蜀南文学>穿越小说>反清>第十九章:活路
  风势渐起,雨越下越大。

  空中电闪雷鸣,震耳欲聋的动静一个接着一个,雨滴在营帐的顶部汇聚成流,银丝般流淌而下。

  树枝被风吹得喀嚓喀嚓作响,李自敬紧了紧腰间的雁翎刀,再度环视众人。

  台下的一百余名老本兵,都是随营转战多年,同官兵、清军都作战过,每个人手上都有许多人命。

  等了这么一会儿,李自敬便是发现,这些人脸上不耐烦的神情愈发明显。

  李自敬明白,若不是身后站着的刘芳亮,此刻这群人怕早就是对自己破口大骂,群起攻之了。

  想到这里,李自敬心中些许庆幸。

  区区一百来号老本都如此难管,要是直接做了这个前营制将军,两千多的老本还不将自己淹没。

  不能总是依靠刘芳亮带着左营的人给自己站台,没有嫡系,很难控制得住下属。

  大顺军未能脱去流匪的作风,与清军在后紧追不舍有些原因。

  无论攻破京师,还是兵败山海关,这些都来的太过突然,大顺军还没来得及进行转变,就被打回了西北。

  李自敬本部的老本兵足额二百五十六人,到场不过一百余人,但都随营转战多年,是流寇中穷凶极恶的老匪。

  把其中一个人扔在外边,能轻松威慑住几十个流民。

  这些老本兵素质都不低,比清军绿营更强,训练出来足以和正规满洲八旗一拼。

  所欠缺的,就是铁一般的纪律。

  这些人久不受管束惯了,连裹挟女人随营这种陋习都流传至今,需得尽快改变了。

  想起方才那女子死时的眼神,李自敬神情微微一凛。

  时间不多,想使这群旧日的流匪为自己所用,就需让他们的身份彻底转变过来。

  往日的匪寇习气,要彻底杜绝掉!

  乱世用重典,李自敬现在深刻的理解了这五个字。

  “带人犯。”

  那两名在营中被李自敬威慑住的顺军士卒,一左一右将一名顺军老本兵押缚出来。

  见状,周围更是议论纷纷。

  大家都不明白,李自敬大晚上这是在搞什么,就算是刘芳亮在,也压不住了。

  “小闯王,您这闹的是哪一出?”

  “弟兄们白日与清虏作战很是劳累,要是没事,小的就先回去了!”

  看着怨声载道的老本兵,刘芳亮眼神一凝,正欲喊话帮帮场子,却听李自敬的声音传来。

  “此后军中以官职相称,再唤小闯王者,斩!”

  喊出那话的老本兵顿时大吃一惊,脸色涨得通红,憋了半天,也还是退了回去。

  “遵命。”

  “小...部、部总!”

  话到嘴边,刘芳亮没有再继续说出口。

  李自敬环视众人,欲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

  “我带他来,是为严整军纪。”

  “此后本部之中,再有抢掠百姓,裹挟百姓妻女随军者,斩。”

  说着,李自敬将手按在腰间雁翎刀上,轻声询问。

  “尔等有无异议?”

  有异议是肯定的,李自敬之所以这么问,就是在等他们顺着自己的问题跳出来。

  古往今来,抓典型杀鸡儆猴总是最有效的。

  大顺军野战五营的老本兵基本都是西北出身,历史上之所以在畿辅一带掳掠甚重,回到西北却军纪见好,正有这个原因。

  在京师抢掠,谁也不认识他们,自然能抢的放心,杀人也不必担心被熟人看见。

  可回到西北就不一样了,讲究的是一个光宗耀祖、荣返故里。

  甚至于很多大顺军骨子里的想法就是在京师附近抢点弄点,然后回老家置办宅子田地,娶婆娘生孩子。

  根除他们的匪寇习性,需要一步一步来,但李自敬没这个时间,必须直接下猛药。

  多少年来的规矩,连李自成在京师都没有废止,眼下忽然被废了,老本们自然是接受不了。

  百余人的老本兵们,入目所见,尽是忿忿不平。

  一名身着棉甲的老本兵,先是装模作样抱拳,随后凶狠的眼神直射过来。

  “弟兄们跟随陛下转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咱大顺没有定月饷银,一向以拷掠助饷,部总不许抢,叫弟兄们如何过活?”

  他这话说完,余的老本兵们纷纷出言附和。

  “我等追随陛下出生入死,为的就是功名富贵。”

  “陛下不给发,但许我等抢掠,如今部总不许抢掠,便是不给弟兄们的活路!”

  李自敬的神情渐渐凝重,在后世研究毕业论文时,他便已经意识到大顺的主要问题之一,即没有一个完善的赋税饷银体系。

  大顺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是以以追赃助饷代替按田亩计征。

  准备毕业论文时,李自敬也根本找不到任何大顺正式收取过赋税的史料记载。

  也就是说,十有八九李自成是根本没收过赋税的。

  权贵富户是有限的,地方州府的权贵富户听见大顺军来了,要么提前举家迁徙,要么便将家产转移到南方去了。

  以至于大顺军越往后越是难以得到粮饷的补充,没有这两样作为基本,军队的秩序就难以维持。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可解一时之困,却不能一直让士卒替你卖命作战,只能允许他们就地补充给养。

  就地补充给养,则要给各级军官放权,允许士卒抢掠地方。

  抢红眼了,抢习惯了,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如此一来,本是由于爱惜百姓而不收取赋税的政策,最后造成的恶果又全都回到百姓头上。

  相较正常收取赋税,这种兵过如匪的影响更甚。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赋税饷银体系,来改变现有这种就地补充饷粮的奇葩状况。

  以定月粮饷佐以严格的军纪,加以管束,将这些大顺老本转变成正规军不难。

  问题的关键是,李自成在去年襄阳建政的时候为了迎合民心,宣布大顺占领区内三年免征。

  这个政策当时看来是好的,但一经下达,更促成如今大顺军没有定月粮饷的境况。

  从占领区内征收粮饷,就打破了三年免征的承诺,若不征收粮饷,便没有一个固定的粮饷来源。

  在入京后,李自成其实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有些改变的苗头,开始拉拢缙绅和前明官员。

  并且在今年四月初八,下令停止大顺境内的追赃助饷行动,将被押官僚缙绅无论完赃与否一律释放。蜀南文学

  只不过,这个苗头在北京才刚刚开始,就被清军入关生生打断进程。

  然后便是一路被追着跑回西北,占领区内风起云涌,争相反叛,再没时间去考虑什么赋税饷银体系。

  默许裹挟妇女随军,也是李自成无法满足士卒粮饷,睁只眼闭只眼的无奈之举。

  想要严整军纪,这道坎是过不去的。

  李自成的措施是一回事,在李自敬看来,自己的队伍就应该有正规军的样子。

  既然已经建立大顺,就不应该再以流寇自视。

  找个稳定的基地建立起赋税饷银制度还是其次,最为主要的,是把班底先培养起来。

  有一支听话的精兵,万事不难。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反清更新,第十九章:活路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