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陆儁就没有那么的大压力,他不仅要离开庐江这个是非之地,还要把能带走的人口、军队和物资都带走,不留给袁术和孙策这两个仇家。
半个月不到,整个庐江郡已经有将近二十万军民表示愿意跟随陆儁南渡长江往吴郡迁移。
还是那句话,陆儁对于这些投靠的人全都来者不拒,他把男女老少和他们的能带走的家产一律打包带走。
庐江郡原本有五十几万人口,孙策大战陆康这些日子以来,因为战争、饥饿、生病去世的的人将近有八万人,向长江南逃的有六左右万人,现在又被陆儁带走二十万,整个庐江的实力迅速下跌,就算将来袁术派孙策拿下此地,他们也收不到多少赋税,招募不到多少兵马。
而且老百姓的心中都有一杆秤,谁真心对他们好,谁只想盘剥和压榨他们,经过时间的验证都会一目了然。
相信到那个时陆氏再强势回归,这些受尽磨难的人一定会对他们夹道欢迎的,和他们一起反攻袁术和孙策的。
想着给袁术和孙策留一个破烂摊子,陆儁的内心这才好受一些。
为了抓紧时间南渡长江,在袁术和孙策反应过来之前回到吴郡这个安全之地,陆儁带着陆家人迅速行动起来。
二十万人拖家带口迁移,这可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
这当中牵扯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了,稍不留神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一旦有所损失,军民南迁的积极性就会遭遇重大的打击。
为此在大部队还没有动身之际陆儁就做了三步至关重要的准备。
第一步,派出两拨人马,一路向广陵郡的赵昱求援,请他派出人马和船只接应,另一路向太史慈的人求助,请他派出人马赶来接应。
这都是离开徐州时和公孙续说好的,只要有任何困难都可以向他二人求助。
至于为什么不像新任扬州刺史刘繇,陆儁很清楚他现在的处境,刚刚到达江东不久连自己的事情都没有处理好,他又怎么可能顾及得到其他人的事情。
第二步就是让陆氏族人先把父亲灵柩送过江,只有这样他才能专心投入到迁移民众的事情当中。
第三步,陆儁派出一支三千人的精锐部马步军先行一步,对迁移路上的贼寇和盗匪进行清除,以免这些人看到队伍的物资而见财起意,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三步安排下去之后,陆儁又把二十万军民编成十个编队。
每一个编队有陆氏族人、庐江郡的地方官员、父亲遗留下来的军队、青壮百姓、老弱百姓。
陆氏族人起到稳定民心和带头的作用,让百姓看到陆家人始终和他们在一起。
地方官员起来组织和协调的作用,军队布置在队伍的前后和两侧、起来保护的作用。
青壮混在老幼之间对他们起到照顾和扶持的作用。
十个编队分散开来的作用非常的明显,一下子就把二十万的人口的压力也分散开来,这样就算有什么情况也不会造成大规模的混乱。
而陆儁自己则亲自带着他父亲陆康留下来的三百精骑和一千精锐步卒给大家断后。
如此安排就像一根定海神针一样竖立在二十万军民的心中,让他们安安心心的、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向吴郡迁移。
不得不说陆儁办事之老辣、想得之周到、调度之有方……丝毫不逊色他的父亲陆康。
公孙续还不知道,他原本只想把陆逊和陆抗这种人才划拉到自己麾下,以便为将来培养出顶级的第二代和三代人才,没想到其实人才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而且他已经接受他父亲的遗命发誓终身效忠于他,永远都不会背叛。
经过陆儁的努力,二十万军民终于分批次、安全的到达长江渡口。
那里有来之前留下的船只,并且有士兵在这里看守。
虽然船只的数量较少,每天不停的来回穿梭也能把几千人渡过长江。
几天后泰山军将领吴敦奉广陵太守赵昱赶来支援,他不仅带来一千人马,还在沿途征集不少船只和船工,这一下渡河的速度就大大增加。
又过了两天,太史慈的兄弟老刘也带着人和马车赶来。
有了老刘的帮助,只要渡过长江的军民就可以不用逗留,只需要马不停蹄赶往吴郡就可以。
令人惊奇的是吴敦从广陵郡带来的不仅有士兵、船只和船工,他还带来五个看病的郎中、三十几个学徒和一大批常见的药材。
据吴敦透露,这是公孙续特意交待的。
百姓迁移是大事,也是最无助的时候,一旦路上生病或者受伤只能听天由命,命硬的中以挺过去,倒霉的就会死在迁移的路上。
为了保证他们生病有药治受伤有人医,郎中和药材就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就从广陵郡把这些郎中和学徒抽调过来。
看着吴敦和老刘忙碌的身影,看着北岸边越来越少的百姓,陆儁除了把一颗悬着的心慢慢放下来之外,他的眼眶突然变得泪眼婆娑。
这才是一心为民、面面俱到的好官,这才是值得效忠的主公啊!
对,就是主公。
如果说陆儁把公孙续叫为大公子的话,那么现在已经从内心深处认公孙续为主公了。
两个月之后陆儁终于凭着一腔热血把二十万拖家带口的军民从庐江郡安安全全迁移到吴郡。
事后根据统计,此次迁移无一人掉队,无一人逃离。
当然,万事都不是完美的,途中还有六百五十一生病或者受伤死亡。
毕竟古代的条件摆在那里、就算有郎中和药材随着一起行动也不能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二十万人的庞大基础下陆儁能做到如此已经非常的不错了。
……
九江郡寿春。
其实早在一个月之前袁术就收到陆康病死,他大儿子陆儁带着庐江郡的百姓和一些物资往南迁移的事情。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家父公孙瓒开局让我娶甄宓更新,第482章 二十万百姓过长江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