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身也沉浸在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之中。
《赤伶》这首歌,不光曲调朗朗上口,而且背后的意蕴很深刻。
歌声中的那位伶人,在那个时代,虽然只是一位地位低下的戏子,但实际上却是一位抗争侵略者的艺术家。
苏白在通过歌声传递情感的同时,也是在用歌声向那位艺术家致敬。
随后,他稍微收敛了一下心绪。
接下来的一段歌词,是用戏腔唱的,也是这首歌的高潮之一。
他需要全身心投入到演唱中,带给听众最极致的视听盛宴。
苏白双手缓缓拨动着古筝的琴弦,缓缓开口道。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
此时,苏白的声音再次切换为戏腔。
而听着这戏腔,所有人的脸上出现恍惚的神情。
如同时光穿梭,所有人的眼前倏忽间出现了一座热闹的戏台。
台上有一位伶人,正唱着令人心碎的离别歌。
她为何唱着心碎的歌?
她身为一位伶人,心中的忧国之情很难用文字书写出来,只能通过戏曲唱出来。
而台下的人,全是生面孔。
他们是戏园子的客人,吃着肉喝着酒,放声大笑,肆意妄为。
这强烈的对比,让所有人眼眶微微湿润。
古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而歌声中描绘的故事,却与这句古言,截然相反。
一位伶人,竟然比台下的观众,有着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怀,可悲可叹!
此时后台之中的总导演洪滔,听到歌声中的最后一句“谁是客”时,眼神一亮。
他对这句歌词有着自己的见解。
这句歌词的表面意思是,坐在台下的观众,仿佛是戏园子的客人。
实际上呢?
伶人唱完这一场,又唱下一场,每一场都是倾尽了心血去和,人笑痴,人笑狂。
说她是个戏疯子,然而唱悲欢、唱离合俱与她无关。
她才是这场戏的客。
是看戏的人,入戏太深!
……
舞台上。
在一段戏腔哼唱的声音结束后,下一段歌词缓缓响起。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终是客。”
“……”
虽然是同样的一段歌词,但是带给所有人的感觉却是更加深刻起来。
所有人,都在认真享受苏白带来的天籁之音。
此时的评委席上,有一位老者正睁大眼睛看着苏白,目光中满是震撼。
这位老者是戏曲界的大师,德高望重。
就连节目总导演洪滔,面对这位老者,也不得不尊称一声“钟老”。
此时钟老的心中,对台上的演唱者苏白有着浓浓的欣赏。
刚才的他,听着苏白用戏腔唱出来的歌声,脑海中不由想起了《霸王别姬》。んΤτΡS://Wωω.sndswx.com/
程蝶衣是戏里的主,却是戏外的客,无法分晓戏里戏外的是是非非,却能清楚自己内心的对对错错。
而苏白唱出的那句歌词“戏幕起,戏幕落,终是客”。
戏幕起,戏幕落,究竟谁是客!
若不是对华夏戏剧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是写不出这样词句的。
戏剧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一门很是深奥的学问,和散文、小说、诗歌并驾齐驱。
当然单从歌词来说,只是沧海一粟。
但在当下极其浮躁的风气中,不过于追求表面的华而不实,而注重内容和意境以及所呈现出的文化内涵,这是值得推崇的。
而苏白,年纪轻轻就能做到这个地步,实在是难能可贵!
歌词中,还有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是点睛之句。
这句出自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病起书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苏白将这句诗句的前句用在歌词里,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一点都不觉得生硬。
没有这一句,家国情怀就显得浅薄而做作了。
此时的钟老,是真的感到由衷的高兴,甚至是欣慰。
苏白能将戏曲和流行音乐相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
以至于,让所有人在聆听之际,还能感受到华夏文化的传承以及正能量的传播。
这才是音乐艺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想到这里,钟老对这位苏白歌手更加欣赏起来。
……
舞台上。
伴奏声音忽然消失了。
所有人从陶醉状态下清醒过来,下意识地看向苏白。
他们预感到,苏白接下来的演唱,可能是歌曲中最震撼人心的部分。
“你方唱罢我登场。”
“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
“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
“道无情,道有情,怎思量。”
“道无情,道有情,费思量。”
“……”
这段歌声是没有伴奏的,苏白是完全用自己的戏腔清唱出来的。
而这清唱的戏腔,却有着深入灵魂的力量。
无数人,在这一刻,头皮发麻,感到身体在颤抖。
他们强迫自己去忽视身体的反应,去真正感受苏白歌声中的情感。
在苏白的歌声下,所有人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那位伶人。
那位伶人,热爱戏曲,也精通技艺。
所谓不疯魔不成活。
正因为她爱戏,才会如此痴狂,才能把戏唱得这么好,令台下客如痴如醉难以自拔。
然而她也明白和理解戏文所呈现的,是一个高度理想化的世界。
故劝人,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
她理解观众的陶醉,故也不会去笑他们。
她身份低贱,却也关注民生,也在台上歌颂兴亡英雄、批判前朝苛政。
她只谈风月吗?
怕不尽然。
她希望百姓不要再过着青黄不接的苦日子。
她反思朝代更迭的原因,并用戏文记录着那些百世流芳的壮举、唾弃卖国求荣的奸人,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这寥寥几句歌词,将伶人的形象,从一位戏痴,拔高到了一个有自我意识、信仰追求的艺术家。
而观众之所以有这些感知,全是来自苏白歌声的影响。
他通过歌声,将一个虚无的形象,塑造成一位有血有肉,有热爱,有包容,有情怀的真实形象。
如此真实的形象,让无数人的眼中泪光闪烁。
……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娱乐:一首万疆,被国家征用!更新,第113章 戏曲大师的肯定!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