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如何能是同理?妖道席卷的是关东八个州,八个啊!如今我大汉已经是处处烽火狼烟,君侯手握强兵,不思为国征战,难道反而要委身于妖道不成?”
秦宜禄反驳道:“都说了,书是书,人是人,五十年前琅琊人宫崇就曾向顺帝献太平经,那会儿那张角都还没有出生,再早一些,前汉时(西汉)方士甘忠可曾为成帝献《天官历包元太平经》,此即已经是那太平经的前身了,本质上这太平经乃是从道德经中推演而来。
人家这书里探讨的也是如何辅佐帝王,治理天下,最大的政治主张也是‘无为而无不为’,目标是做“帝王师”,这是文景之道啊,怎么能因为后人没有德行而牵累经书呢?难不成文帝,景帝,也是反贼了么?
再者说了,这太平经中有一半的内容都会医书,不管怎么说,医书这东西,推动社会医疗事业发展,这总是功莫大焉吧?傅主簿不是一直以正人君子,忠臣义士自居么?怎么能因为区区一个张角,就拒绝一本济难天下的好书呢?”
傅燮闻言,一时还真有些被问住了。
却是很快就反应过来道:“君侯,为甚啊!下臣实在是想不明白啊!京中有太平道之内应,据说宫禁之内,就连省中也有这太平道的信徒,值此之时,天下人躲这太平道都还来不及,您为何还要主动往前凑呢?”
“君侯,是早在两年前,甚至三年前就已经料定这太平道必为大祸了吧?这些年您一直都在积极备战,想必也是为此吧?您是个不遵礼仪,狂妄自大,连圣人之言都不放在眼里的人。
下臣跟您讲《礼》,您都不屑一顾,难道到了这太平经这本书上,您反而成了个比我还顽固的博士了么?下臣跟了您三年,却是从来没听说过,您还尊黄老之道,您,到底是为了什么?还请君侯为下臣解惑,否则,下臣今日便跪死在此,臣,说到做到!”
说罢,傅燮跪在地上大礼而拜,一副好像真的要随时跪死在这的意思。
想了想,秦宜禄索性挑明了说道:“也好,你既然问了,那我今日便索性与你们所有人都说明白一些,你们旁人也都听着。”
“我确实是早就已经料到太平道会反了,此前的诸多准备,为得也确实就是今日,说来,我与这黄老之说也未必就没有关系,你们莫不是忘了我给自己的义从取名为玄牝义从么?‘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这本就是摘自道德经啊。”
“至于我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反其道而行之,要看,甚至是要印这个太平经,其一自然是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句不客气的话,张角他若是敢跟我辩这太平经义,大概率,他还真辩不过我。”
“其二,这书确实是好书,乃是历代道学方式前赴后继,精心雕琢而成,最起码其中的医书部分是真正的好东西,反倒是张角,他通过编写歌谣的方式传道,所传内容倒是有许多与这经义不合这处,我不舍因他一人而导致如此巨著被污名化。”
“当然,这两条都不重要,是说给外人看的,反正朝廷要是派人来问呢,我就说这两条,而我印这太平经真正的原因,是太平道现在的信徒多啊,南荣兄,如今这天下百姓,信太平道的人,可是比信五经儒学的人多了太多太多了,我将来想要统治万民,难道还有比从这太平经中汲取营养更合适的手段么?吾以为,天下事,从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当今这天下民心,正是这太平道!只不过是张角这假道士夹带私货,唱歪了经罢了。”
这其实还是从曹操身上获取的灵感。
一个很冷门的冷知识:曹操本人是信道的,他的治下连佛教都不许有,却是允许百姓拜中黄太一的。
他本人的诗作中有许多时候都自称自己为真人,甚至经常写一些真人与神人一问一答的东西,这格式,和特么太平经一模一样!
宦官之后么,刘恒本人就十分推崇黄老这学,曹操的爷爷曹腾跟在刘恒身边肯定也是学点道家的东西的,曹操小时候跟曹腾耳濡目染是完全有可能的。
为什么别的诸侯几乎很少有大规模收编黄巾的情况,为什么曹操打黄巾的时候总是如此的容易,为什么张鲁曾说宁做曹操的狗也不做刘备的臣,为什么曹操会特许张家去龙虎山传道,为什么由黄巾组成的青州兵自始至终都对曹操忠心耿耿,为什么却在曹操死后青州兵大规模的哗变?
如果,青州兵将信道的曹操当做继张角之后的第二位大贤良师,而曹操也默认了这个美妙的误会,是不是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曹操如果是大贤良师的话,这难道不正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么?”
曹丕篡汉之后的年号用的是什么?黄初啊!张角的寓言,这不是实现了么?!
当然这话听在旁人的耳朵里就着实是石破天惊了。
“君侯!!慎言啊!!!”
没等说完,傅燮又一个头咣得磕在地上道:“此乃大逆不道之言,君侯以后不想立身了么?君侯难道就不怕朝廷日后怪罪么?”
秦宜禄闻言,蹲下,直视着傅燮道:“南荣啊,你是聪明人,你说,这大汉朝廷,还有以后么?”
傅燮闻言蹭得就要站起,然而起身之后不知怎的,那脚却是突然一软,又狠狠地跌倒在地。
“君侯以为,黄巾蚁贼,当真能成事坏我大汉江山不成?”
“蚁贼么?这倒是事实,不过这也要看是谁带领他们。况且你这样的大儒,又怎么会不明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呢?”
说着,又拍了拍傅燮的肩膀道:“老傅啊,我记得你原本是三署郎,因为给范津守孝,所以才回的凉州是吧?就算是守孝,但现在三年之期以到,没考虑过会去接着当三署郎么?”ΗtτPS://Www.sndswx.com/
“反正我呢,就是这么个情况,你不是想知道我的平生之志么?现在我告诉你了,实话实说我也挺烦你的,你若是想当你的大汉忠臣,明天你就可以弃我而去,我可以给你写一封荐书,保你有个好去处。若是你想留下辅佐我,我也欢迎,以后,我就跟你坦诚相待了。总之,你自己选吧,不勉强。”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汉末大丈夫更新,第104章 秦宜禄的真实面目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