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矢口否认有任何偷盗,在严刑拷问下只好说出蟮珠的事。
官太爷一听,顿时来了精神,非要建昌交出蟮珠不可。蜀南文学
他立即叫打手把建昌口里的蟮珠抠出来,可是打手们抓住建昌时,建昌就暗暗叫''蟮珠帮我'',一个个打手都被摔倒在一丈开外了。
官太爷看到如此情形,心想那鳝珠真是神物,只有杀了建昌才能把鳝珠弄到手。于是他一拍惊堂木,怒喝一声:“把这刁民打入死牢,明天午时三刻正法!“
建昌被关在死牢里,心里一直在想着不知道蟮珠能不能帮自己躲过这一劫。
午夜十分,一个声音在耳边轻轻的说:“建昌哥别怕,我是蛐蟮龙,现在我已经变成青龙了。明天在刑场上,当你看到面前地上冒出两枝竹笋时,你就赶快抓住竹笋,别放手,然后发生什么情况你都别怕:你母亲和妻子也是安全的,不用担心。“建昌听了这话,心里稍感踏实了,
第二天,建昌被拉到衙门刑场上跪着,两个刽字手手执明晃晃的大刀在两边等着。
“午时三刻已到!“行刑官高呼一声,官老爷举起惊堂木正要拍下时,地震却发生了。
建昌面前的地上突然冒出了两枝竹笋,建昌急忙伸出两手抓住了竹笋。接着,地面裂开了,大水从裂口里冒出来,水势越来越大。
在蒸腾弥漫的水气中,一条青龙驼着建昌升腾到空中,向西飞去:整个刑场、衙门很快被大水淹没,沉到水底了,这里变成了一片汪洋。
这就是关于邛海形成的传说,据说在月朗风清的夜晚,如果乘船到邛海中央,可以看到海底下的城市。
现今的城市很早以前叫建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意在倡导建昌那种扑实勤劳,仁厚孝顺的品质。
人们为了纪念蛐鳝龙变为青龙后惩恶扬善,扶弱济贫的精神,就在邛海东岸修建了青龙寺,这座寺庙里有青龙塑像,年年香火不断。
以前有个村子,村里有个姓云的财主,全村二百多口人,都是云财主家的佃户。
这一年,当地大旱,云财主家门前有一口大池塘,几十年来水位从未降过,如今却也快见底了。
云财主忧心忡忡,跑去后院找老管家商量。
老管家已九十高龄,帮云财主家三代人掌过家,如今早就不管事了,被云家当老祖宗一样供奉着。
遇上大事难事,云财主都会去向他请教。
听罢云财主的话,老管家睁开半闭的双眼,说道:“我去瞧瞧。”
他拄着拐杖站在池塘边,看了一阵,仰天长叹一声,对云财主说道:“八十年前,这口塘也干过一次,那年饿死了不少人。看来又有灾荒了,咱们现在就得做好准备。”
回到后院,老管家又叮嘱云财主:池塘见底后,不准人下去捉塘里的鱼。鱼和水就是云家的财富,不能叫人给破坏了风水。
过了几日,池塘果然见了底,只见池底似有一层乌云,不停翻滚涌动。细看之下,原来是一条条尺来长的铁鲶鱼,多到不计其数。
村民们闻讯后都跑来了,这会儿,村里家家户户都缺粮,眼见这唾手可得的鱼,大伙儿都想去捉,但云财主早已安排了几个家丁守着池塘。
大伙只能眼巴巴地瞅着,暗地里大骂云财主不是人。
两天后,池里已滴水不剩,只留下一层密密麻麻的死鱼。
老管家走出来看了看,对云财主说:“鱼死在池底,恐怕不吉利,得清干净才是,就让大家捡了去吧。”
云财主这才行了善举,允许村民下塘捡那些死鱼。
但死鱼没能让村民吃上几顿,很快,家家户户都断了粮,只能向云财主家借。
云财主精打细算,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有利可图的机会,借一升粮,明年就得还一升半,利息高得吓人。
大家明知道云财主趁火打劫,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咬牙借回家活命。
一晃过了半月,眼见村民天天都跑来借粮,云财主心里没了底,这么借下去也不是办法呀!
他眉头一皱,把利息翻了三番,想以此让村民知难而退。
这下大家都忍不住了,围着云财主,骂他没良心。
外面的吵闹声惊动了后院的老管家,他把云财主叫进去,劝道:“如今遇上灾荒了,你不借粮,他们就只能去逃荒了。”
“我的爷爷!”云财主苦着脸说:“谁知道这灾年什么时候才到头,全村二百多口人都靠我养活,我这点小家业还不被他们吃光?”
老管家沉吟道:“话不能这么说,大家都去逃荒了,能不能活着回来还难说,到时候谁帮你种粮,你的债又跟谁要去?”
云财主一时语塞,只能搓手叹气。老管家继续说道:“如今外面兵荒马乱的,又遇上灾年,连王法都不太管用了。人要是饿急了,什么王法刑律,还管得住吗?”
云财主一听这话,不由焦急地望着老管家问:“那,我该怎么办?”
“粮,还得先借着。”老管家说道,“利息呢,我看就不要了。”
不要利息?云财主张了张嘴巴。老管家接着说出了他的想法,让村民挖池塘里的淤泥,以此抵消利息。这样做,一来可为池塘清淤;二来淤泥是上好的肥料和筑墙材料,可储存备用;三来村民必定对云财主心存感激,不再对云家有觊觎之心。
云财主听罢,虽然心疼白白借出去的粮食,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这么办了。
于是他走出去放话,让每家派一个壮劳力挖塘泥,每天借一升米,不计利息。
村民一听,自然欢天喜地。
云家的池塘早裂开了缝,淤泥硬得像一块块石头,用棍子在缝里一撬就是一大块。
老管家站在塘边,吩咐大家先把淤泥搬回各自家中堆放,待云家需要用时再送过来。
这口塘足足有四五亩宽,大家挖了二十来天才把淤泥清干净,家家户户的院里都堆着小山一样的淤泥。
村里每家只派出一个人去干活,其他人便去山上找找野菜,回来加点米一煮,借来的一升米还能剩下不少,自然,大家都对云财主感激不尽。
淤泥挖完后,村民果然都念着云财主的好,不来向他借粮了,只靠着攒下的粮食苦撑度日,这让云财主松了口气。
过了些天,老管家问云财主:“村里还有人来向你借粮吗?”云财主摇摇头。
老管家叹道:“他们那点粮应该吃光了,他们不来向你借粮,看来是准备去逃荒啦。”
云财主哭丧着脸说:“逃就逃吧,我也顾不了这么多了。”老管家叹息着走回了后院。
就在这天夜里,云家的大门“砰”的一声被撞开了,冲进来一伙明火执仗的强盗。
那强盗头子自称他们是百里之外的山上的,由于山上也断粮了,这才不远百里跑到这儿来。
他们只抢粮食,不伤人命,但若敢反抗,必遭灭门。
说完,强盗们风卷残云般把云家凡是能吃的东西一扫而空,连夜走了。
云财主一屁股坐在地上,仰天长叹:“老天爷,你让我怎么活啊?”
老管家过来安慰他,云财主苦笑道:“真是想不到,我云家也要去逃荒了!”
老管家叹道:“放心吧,天无绝人之路,我们还没到那一步。”
云财主哭道:“如今家里一粒粮都没了,即使藏有些钱财,又能上哪儿去买粮?”
老管家抬头看了看天色,说:“天亮了,我跟你到村里看看。”
两人慢慢走进村子,发现家家户户都在收拾行装,看样子是准备出去逃荒了。
一个村民看了一眼云财主说:“我们本来想向东家再借点粮的,但东家的存粮也不多了。”
云财主苦着脸说:“实不相瞒,我家昨晚来了伙强盗,把能吃的都抢光了,如今我也只能跟大家一起去逃荒了。”
听说云家被抢,大伙儿都从家里跑了出来。
老管家颤巍巍地说:“乡亲们,别走啊!老话说得好,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出去了,十有八九回不来啊,咱们死也要死在祖宗之地啊!”
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说道:“老管家,我们也不想走,但不能在这里活活饿死啊。”
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说本来还能指望一下云家,但现在连云家也自身难保了,更是非走不可了。
老管家神秘地说:“只要大家都留下来,东西总会有的,饿不死人。”
全村人都奇怪地瞪着老管家,现在全村哪还有东西可吃?老管家说道:“你们帮云家挖的塘泥呢,抬一块来。”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至尊曲更新,第六百四十四回 救命鱼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