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文学>穿越小说>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第3章 何为国运?
  “早期是高句丽,高句丽和吐蕃。”

  没有丁点思考,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情,朱标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高句丽先不说,说说吐蕃,那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山高皇帝远,从周天子分封诸国,一直到秦王扫六合天下归一,先后经历汉,新,汉,三国混战,晋,五胡,隋朝。”

  “这段历史有一千五六百年了吧?”ΗtτPS://Www.sndswx.com/

  陈楚话音落下,朱标点了点头道:“周王八百,两汉四百余,汉末至五胡又一一百数十年,至隋,已有近两千年。”

  “是啊,自周天子开始,中原华夏的敌人都来自哪里?”

  朱标道:“北方。”

  “那为何唐朝覆灭突厥之后,北方在唐朝强盛时期很少出现乱子?”

  “因为…因为…因为…草原被打怕了?”

  “笑话,被打怕了?你被打怕了,就不用吃饭了吗?你只要不死,你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吃饱饭。”

  “唐朝解决草原的最大原因是汉地产出够多,能够用贸易的方式,用中原过剩的粮食去换草原的战马牛羊等物资。”

  “草原人吃饱了,有足够的粮食,他们还会拼死南侵吗?怕是有人想南侵,也会被其他想过安稳日子的人给压住吧?”

  “这个可以看当今圣上,只要吃饱饭,谁会去造反呢?造反那买卖,那么容易做的吗?”

  陈楚自然不敢直呼朱元璋大名,更不敢说他当和尚的事情,门外还站着两个锦衣卫呢。

  他敢肯定,只要他大放厥词的喊朱元璋,外边的两个锦衣卫肯定不需要勾红就能拉着他去砍头。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这个…确实是这样…”

  朱标低着头,思考了半晌,开口道:“先生,这和国运有什么关系?”

  “你再考虑考虑,吐蕃那个地方,高原地区,凭什么和唐朝争斗数十年,甚至稳占上风,现在的吐蕃高原,还有能力和中原争锋吗?”

  “不是我吹,根据我所知道的,吐蕃敢叛乱的话,朝廷虽然会损失很多粮草,但打他们就跟玩一样。这又是为什么?”

  “是大明比唐朝强,还是吐蕃高原比唐朝时期弱了?”

  “他们为什么会变弱?大明又为什么会比唐朝还有差距?能悟出这个,才算真的悟了,如果是我说出来,你只是记住。”

  陈楚在读博的时候,就在各大学府做临时讲师,而朱标不过二十的年纪,后世也就大学的年龄。

  教他还不是手到擒来。

  如果事事都他讲出来,那不说没啥教学生的乐趣,更是会导致学生丧失独立能力,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大明比唐朝还有差距…大明为什么会比唐朝有差距?大明建立在废墟上,父皇如何努力,也需要时间恢复民生,有些差距很正常。”

  “吐蕃为什么会突然变得那么强,能和唐朝争锋数十年而不败,为什么现在吐蕃再也没有唐朝时期的强盛,保儿哥领着几万兵马,轻松让吐蕃来应天换了大明的印信,金书…”

  无数的问题在朱标脑海中回绕着。

  “是什么…是天?天能左右的是什么?是风调雨顺?还是…好像,我…”

  内心中疯狂回忆着唐朝和吐蕃发生的历史大事,心中念念有词,考虑着其中的问题。

  不过片刻功夫,朱标猛地站起身道:“先生大才,我悟了,我悟了。”

  “悟了?悟什么了?”

  陈楚心中些许惊讶,暗暗思忖道:“这家伙脑子转的那么快?古人的智商都这么高吗?”

  “悟了,悟了,之所以唐朝那般强盛,是因为老天眷顾唐朝,所以唐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吃饱喝足,朝廷余粮颇多,既能稳定北方草原,又能供养大军。”

  “而老天是公平的,它既然让唐朝风调雨顺,那自然不可能只让唐朝风调雨顺,在高原的吐蕃,因为风调雨顺,能够种植更多的粮食,供养更多的人口。”

  “随着人口增长,吐蕃本就耕地稀少,自然要向外扩张,南边有雪山阻挡,无论他们是向北通西域,还是向东进川蜀关中,都是在和唐朝厮杀。”

  朱标用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措辞,将心中所悟讲了出来。

  点了点头,陈楚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不过你说的老天眷顾唐朝,这是错误的。”

  “老天不会眷顾任何朝代,也不会眷顾任何人,老天就是老天,不是老天眷顾了唐朝,而是唐朝建立在老天眷顾生灵的时期。”

  “你可以理解为,老天感觉冷了,就稍稍加了一点天下的温度,天下的温度上升了,自然粮食产量就高了。”

  “你能悟出这一点,很不容易,给你个作业,今晚想一想,为什么唐朝会灭亡。”

  “如果明天起来,我还没死的话,记得给我交作业。”

  陈楚心中大喜,他教的学生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但像眼前这人一般聪慧的,却是少之又少。

  但并非没有。

  可在这诏狱中,一个如此聪慧的人…

  想到这里,不免伤心。

  他要死了,他的学生可能也没几天活头了。

  “先生放心,大明律规定,勾红必须由今上圣裁,任何人不可代劳,今上忙于国事…”

  朱标刚要安稳陈楚,忽然见到一群锦衣卫冲到旁边的诏狱,托着一家七人,听着那撕心裂肺的吼声,生生拖到了刑场。

  噗嗤噗嗤的血崩声,不绝于耳。

  “这…”

  朱标愣了半晌,一脸尴尬的看着陈楚。

  “人有尽时,睡觉。”

  陈楚双手抱着耳朵,他的透风窗口正好对着行刑场,外边的血腥味…让陈楚无法挥去脑海中的恐惧。

  被砍头,谁会不怕被砍头呢?

  朱标看了眼躺在杂草上的陈楚,叹息一声,走到牢门口,轻声说道:“去和毛骧说一声,把这个人从名单上勾了,不论他犯了什么事,等孤出去在行决议。”

  “喏。”

  守在门口的锦衣卫轻声应道。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更新,第3章 何为国运?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