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知道这一切都是表象,他和大明朝都不能松懈。
一旦松懈下来,敌人就会在他背后捅刀子。
敌人都有谁呢?
崇祯伸出手指自言自语道:“首先是李、张二贼,其次是大大小小的响马土匪。还有贪官污吏,士绅地主等。”
“不对!”崇祯忽然抬起头,想起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藩王!
想到这,崇祯对着王承恩喊道:“传旨,让礼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来一趟乾清宫。对了,告诉范景文带着玉碟来。”
之前他就一直想整顿藩王问题,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迫往后推迟。
现在是时候将这件事放在桌面上谈了。
大明朝最有钱的人确实是藩王,尤其是福王,蜀王这类代表性人物。
他们的财富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
但这类人毕竟是少数,很多宗室并不富裕。
大明朝藩王宗室人数多吗?
多,但是拿宗室俸禄的并不多。
大明朝登记藩王宗室户口的东西叫玉碟,想领宗藩俸禄需要向朝廷申报户口,朝廷核实无误后会登记在册然后按时发放俸禄。
嘉靖八年,玉蝶人口总数八千二百零三人。
万历二十二年,玉蝶登记的人口数量是十万零三千,实存六万两千余人。
万历三十二年玉碟登记人数大约是十三万,实存八万多。
(万历二十二年和万历三十三年的数据出自徐光启的《处置宗禄查核边饷议》。佐证这个数据的还有《明神宗实录》,万历四十年叶向高上书曰:万历三十三年玉碟宗支共一十五万七千余...)
天启崇祯年数据不可考,但总数应该不超三十万。
别小看这几十万人,他们每年领取的俸禄高达五六百万两。
就这五六百万两银子,还是朝廷“优化”过的数量。
大明朝这帮文臣里面确实有能人,最早藩王宗俸七成给实物(一般情况下都是米),三成折钞。
成化弘治时期为了减轻朝廷负担,藩王宗俸改为五成实物五成钞。
嘉靖时期又改了,宗禄多的三成实物七成钞,宗禄少的四成实物六成钞。
万历朝又又改了,藩王宗俸统一变为两成实物,八成折钞。
这里的钞既不是银子,也不是铜钱,而是大明宝钞。
是的,堪比废纸的大明宝钞。
明朝初期还有点用,到了后期擦屁股都嫌硬。んΤτΡS://Wωω.sndswx.com/
朝廷除了要给藩王宗室支付俸禄外,还有其他各种费用需要支出。
包括但不限于:亲王的结婚费用,去往封地的路费,封地城池的修补加固,王府修建费用,祭祀费用等。
以福王为例。
他结婚耗银三十万两,修建福王府花了五十万两,封地给了四万顷!
由于河南实在没有那么多地,万历最终赏赐给福王两万顷地。
而这两万顷地里河南承担一万一千二百十顷,山东承担一千二百八十顷,剩下的交由湖广承担。
没主的地还好说,有主的地需要朝廷花钱买回来再交给福王。
这还没完,王府的徭役也需要朝廷负担。
有瓦工,乐工,牲户,屠户,仪仗等等...
这些费用加起来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实际上藩王宗室并不靠宗俸挣钱,毕竟那玩意屡有拖欠,而且分到每个人手里并没有多少钱。
他们是靠藩王宗室的特权来挣钱的。
这玩意在历朝历代都好使。
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插足商业。
虽然朱元璋明令禁止宗室经商,但明朝中后期各种商业行为里都有宗室的影子。
在封地内搞盐,茶,酒,皮草专卖行为...
福王曾向万历皇帝奏讨淮盐三千引,在封地内售卖。为了卖高价盐福王让地方官府发布禁令:封地内盐商不许卖其他地方的盐,只许卖福王府的盐。
万历宠爱福王,对这种压榨百姓吸朝廷血的行为不但不加以制止,还默认支持。
可见万历皇帝的昏庸。
还有更过分的,有些宗室成员伙同地方官员沿途拦路设卡,征收过路费,美其名曰“地方关税”。
这些行为不但伤害了百姓,更让朝廷利益受损。
崇祯不能忍!
两刻后,范景文和方岳贡急匆匆赶了过来。
看着他们走路带风的样子,崇祯知道这两位尚书很忙。
现在已经是九月末。
范景文忙着来年春闱(会试)的事,而方岳贡忙着安排各地衙门收购粮草运往边关。
礼毕后,王承恩率先看向范景文:“范尚书,记录藩王宗室人口的玉碟带来了吗?”
范景文轻咳一声:“没带。”
“哎?你...”王承恩开口打算指责。
结果还不等他的话说出口,范景文抢着说道:“玉蝶太多了没法带,所以我把里面的数记了下来。”
王承恩顿时被呛了一脸灰。
他有些懊恼的看着范景文,试图用言语来反击对方。
可是想了好一会也没找到合适的词来反驳,只能无力地瞪了对方一眼。
其实这是王承恩自己的问题。
崇祯话里的意思就是要数据,而不是要所谓的玉碟。
王承恩第一句话就问错了。
范景文是故意挑事吗?
非也!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告诉崇祯王承恩能力不行,有合适人选的话尽快换人。
一个合格的秉笔太监是不会被内阁阁臣问的哑口无言的。
崇祯不会换掉王承恩。
他不需要王承恩有多少能力,只需要对方足够忠心即可。
崇祯招手让王承恩退至身后。
王承恩还不是这帮老狐狸的对手,得由他这位大明皇帝亲自出马才行。
“范尚书,藩王宗室现有多少人口?”
“回陛下,玉碟登记在册有二十七万四千余人。”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朱连更新,第510章 藩王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