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个不时之需是什么,咱们就不得不提从咱们玄宗开始的天子弃都而逃了。】
好丢脸啊。
李世民气得眼睛里都冒火了,只想要跨越时间收拾了某个不孝子孙。
当然,武则天就方便多了,杀不那么容易下手,石叫他吃苦头完全不手软。
【到了宋朝,他们就更加大气了,一下子东南西北四个京都有了,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和北京大名府。
气不气派?】
明明是好事,也有很多考量,为什么从天幕嘴里说出来就带着一股奇怪的,熟悉的,阴阳怪气的味道?
【先来说说东京开封府。
五代以前,要说都城的选择啊,基本上就是洛阳和长安这两大顶流的battle,但唐末以来,战乱不平,长安和洛阳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长安啊,真就是鞠躬尽瘁,其实到了唐朝时,关中地区已经很明显被消耗过度,资源已经跟不上,“高山绝壑,耒耜(lěisì)亦满”,土地的肥力已经被耗得差不多,粮食的缺口在刚刚就说过。】
李世民还有许多世家都坐不住了,他们都是关中起家,许多家底都在关中,关中本身的落寞不可能避开他们。
只不过,关中被过度开垦的土地已经不是一朝一夕能弥补回来的。
【而开封,也就是隋朝时期的汴州,地理位置优越,连接大运河和黄河,而且在漕运上没有黄河的天险,天然发展漕运的一把手。
“水陆要冲,山河形胜,乃万庾千箱之地,是四通八达之郊。”
“均天下之漕运,便万国之享献。”
从这里往京城运东西可以说是黄金水道,汴河,更是被当作东京的生命补给线,最高年份的漕粮定额达到八百万石,可以保证上百万人口的生存,厉害呦。
这样的生存条件,别人也不是傻子,自五代以后,除了少数几个基本都定都于开封,属于长安的时代终究是过去了啊。】
百姓看了看自己生活的长安,突然有种人走茶凉的落寞感,不行,他们的长安怎么能落寞?
【宋朝看到唐朝后期节度使大权在握的前科,建立以后将各地的精锐部队调到开封,统称为禁军。
一说到这个,我就想起八十万禁军教头。
这么多禁军的供养,哪怕日后宋朝的皇帝想要迁都,也没法避开开封漕运的便利。
当然,像是后面那种不常规的迁都令说啊。】
八十万禁军教头?
这么离谱的吗?
当然,许多人都听出来这肯定是夸张的说法,只不过,他们更加在意的是,宋朝吃空饷的比例是不是太高了点?
八十万禁军?
不用脑子思考都知道这里面的猫腻,真要有八十万,还打什么啊?
况且,光是一个都城就八十万的兵力,还有地方本身戍卫的兵力,大宋如何都不能被打成那副落水狗模样,一人踩一脚都没金兵什么事了。
不单单别人想到,赵匡胤也立刻思考到这个,眼神不善的望向他的好臣子,下面被他喝酒喝完的老兄弟们无所畏惧,心里还在那吐槽:
看我们干什么》?兵权都被你喝掉了,难不成还怪我们?
谁说吃空饷的就一定是武将了?
【说完东京我们来说西京——河南府。
盛极一时的大唐啊,随着衰败,洛阳那些高亭大榭随着火海化为灰烬,跟着大唐一同埋葬。
“兴亡一觉繁华梦,只有山川似旧年。”
洛阳即使经过五代时期的恢复,也不过是恢复过半而已。】
别说了,听得李世民又要哭了,他的洛阳啊,他的长安啊。
【五代时期衍生出来一个陪都的说法,当时的洛阳和开封基本上就是互为陪都,老牌古都和新秀开封之间,终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虽然不至于被拍死在沙滩上,石也是落寞了。
“天子所都则可以祀百神,何必洛阳”
洛阳的政治地位完全被开封取代。】
怪难受的,老百姓都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对他们所处的一座城这么深的遗憾,以及感同身受。
这话谁说的?
就是真被取代,就不能保留点面子吗?
平时来祭个祀也好啊。
【北宋时期,仍然以洛阳为陪都,开封有漕运的地利,但也有个无险可守的地理缺陷,洛阳到底是老牌的古都,之前那么多代帝王的选择,肯定是有他们的道理。蜀南文学
北宋的皇帝贪心的很哦,对着洛阳念念不忘,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仍然吸引着他们,反正是恨不得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在他们的都城上面。
这其实也解释了开封为什么养那么多禁卫军,真以为是钱多啊?虽然钱是挺多。
因为无险可依,安全性能自然得从别的方面补足,禁卫军的作用是护卫,为了养活禁卫军就得依靠漕运,为了漕运的顺利又得派兵保护,水匪可从来都不缺。
这样就导致北宋时期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禁军—漕运—防守,赵匡胤也动过迁都洛阳的想法,希望能据山河之险,最后在赵光义和大臣们反对的声音中不了了之。】
赵匡胤没想到这种事情天幕都知道,他确实在思考这个问题,只不过他的好二弟极力反对,迁都又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最后不了了之。
哪怕是现在,他本身也没有完全下定决心,不知道到底要不要迁都。
这个问题林书没法回答他,她也不知道啊。
【但赵匡胤对洛阳爱得深沉啊,不让迁都,他就把祖坟迁到洛阳。
皇陵杵在西京,这叫谁敢不重视啊,每逢祭祖啥大事,洛阳的存在感怎么能低啊?
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啊。
洛阳到底是有过那么多政治地位,老赵家的皇帝,从赵匡胤开始到宋仁宗,都在不断增强它这个陪都的存在感。
赵匡胤就不说了,祖坟都拿来给洛阳上大分了;
赵光义亲征西原之前,在西京进行过阅兵,还设置了财政机构,能够和东京财政分庭抗礼的那种;
宋真宗时又设立了国子监、太祖神御殿等机构,就宋朝那个对士大夫的态度,西京的政治礼仪象征在不断的加强;
宋仁宗时又给西京大规模的加建外城,陪都的气势越来越足。
只能说,老baby还是有它的实力和魅力的。】
赵匡胤不由得沉默,赵光义那狗东西一直反对他做什么?一副刨了他祖坟的据理力争气势。
前朝的洛阳人看着他们的洛阳没有完全的落寞,反而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心中好受许多。
只不过他们没好受许久,因为,
【但月满则亏,洛阳因为其独特的历史地位,有了特殊的政治意义,成也此败也此。
洛阳自五代开始便吸引了大批的官僚驻扎,政坛嘛,独行侠那可是少见,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小团体,北宋的朋党之争那是历史上都浓墨重彩的一笔啊。
神宗变法期间,还冒出来个“洛阳耆(qí)英会”,这就是咱们的北宋天团,也是新发反对的主要力量,文彦博组织的“同甲会”,司马光组织的“真率会”……
不管给这些会安上多清高雅致的文人名号,但都架不住它就是政治小团体,新法倒台,基本上都是从这些各种“会”里面选替补官员。
小小的团体力量大啊!】
好讽刺的一句话。
本来打着各种文人雅士的团体还真有点如鲠在喉,若是不心虚倒还好,偏偏有的还真不纯粹,没法坦然处之。
【朋党在政治上绝对是皇帝的心腹大患,所以后面的皇帝自然得削弱他们的力量,洛阳就被这些灾舅子连累了啊。
皇城司,也就是宋朝具有监管的机构,开始对西京严密监视,同时,皇帝也直接用行动表示他们的态度,不再临幸西京。
到了神宗时期,西京外城的墙头残破了。
唉,都怪这群搞小团体的,你们有本事倒是自己光明正大出来跟皇帝对着干啊。】
就是就是。
还没因为洛阳到底是有底蕴,虽说辉煌不再,但还是被皇帝重视的百姓生气了,怎么好端端的又残破不堪呢?
一群大臣坏得很嘞。
【第三个京就是南京应天府,它出名的话应该是在朱元璋朱棣那两代,毕竟皇帝起家嘛,被关注的肯定多。
北宋的应天府在隋唐时叫做宋州,赵匡胤当皇帝前当过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讲得粗点,就是它祖坟冒青烟的地方,后来国号为宋也是这方面的考虑。
然后天书爱好者宋真宗为了彰显他们老赵家受上天眷顾,直接改了名,宋州改为应天府,没几年又升了头衔为南京,成为陪都之一。
宋州的这个升迁真是叫人看了都落泪。】
原来是宋州。
赵匡胤就说他怎么没听过南京顺天府,原来是赵恒那小子把名给改了。
考科举的听到天幕的说法,也狠狠代入了,没想到有一天会羡慕一个城市。
如此快速的跻身名气城,都不能用三级跳来形容。
【应天府一下子成为城市里面的新贵啊,在当时,应天书院也是宋初的四大书院,出了许多人才,就有我们特别完美,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听出来很喜欢范仲淹了。
不过,这句话倒是写得心怀天下,若是言行一致,被天幕喜欢也不足为怪。
【南京商丘作为所谓的龙兴之地,还真有点运道在身,赵构当初继位时也是在这里,只不过他跑得也是很快。
北宋前面的皇帝肯定没想到,自家后代这么能跑,三个陪都全没用上,跑得都看不见影子了。】
果然,有些事情就要被人唠一辈子。
老赵家的皇帝很无奈,为什么赵构这个瘪犊子什么地方都能掺和一脚?
三个陪都本来就是在东京出事的备用项,但最后一个都没用上,显得前面的那些操作特别多余。
【最后一个京就是北京大名府,又是一个和禁军一样因为水浒传被大家熟悉的名字。
这个北京大名府并不是我们现在的北京,它位于河南境内,能够升为陪都,主要是依赖于它的军事地理位置。
你要说北宋不知道军事的重要性吧,也说不通。
我不懂。】
别说天幕不懂,他们也不懂。
既然能把军事要地当作陪都,总不能说不重视,但有些操作就是让人迷惑。
【还是熟悉的燕云十六州,没了它北宋真就是一马平川,都城开封直接受到异族的威胁。
大名府就是在中原通往河北以及塞外的要道上,是黄河北边的军事和政治中心,有“北门锁钥”的名号。
寇准就镇守过这里,当时契丹还挑拨离间,说老赵家的皇帝不把他放到中央,反而打发到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寇准就很有大佬风范,北门锁钥之地,就要他来收拾他们。
除了能臣镇守之外,天子北行也是选择大名府。
大名府是在西夏和契丹对大宋攻击时诞生的,我也是无语了,当时又是主张和谈,主张避祸洛阳。
洛阳要是能说话:你们这群瘪犊子可别来了,好事倒是想不起它,到我这躲有什么用?人家要是渡过黄河,我还得被拆一遍。
好在当时还是有骨气的,提出建都大名,表明天子亲征的决心。
契丹听到北宋在大名建了陪都,明白大宋抵抗的决心,打消了此次侵略计划。
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当作无事发生。】
仁宗时期,赵祯十分庆幸他还是硬气了一回,采取了吕夷简的建议,不然这次被撕掉脸皮被天幕嘴的就有他了。
赵匡胤对和谈、避祸完全不意外,果然,要是不出点幺蛾子他都觉得不对劲。
【宋辽后来保持了百年的和平,但后面就是……
北京大名府的威风自然也跟着泯灭,辉煌不再。】
令人唏嘘啊。
一个都城三个陪都都,最后都没用上,谁能想到赵构跑那么南呢?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一只悄悄勤快的小拖沓更新,第354章 北宋的东南西北四个京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