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文学>穿越小说>马眧马腾>第225章 针锋相对,安民三策
  翌日,大朝。

  杨安殿内出现四位新身影。

  将作大匠杨阜,太子少傅尹奉,太宰令常林,谒者仆射司马芝。

  马超举荐的四位官员分属不同部门,但他们都将是马超在朝堂上的助力。

  除此之外,马超的政治盟友还有太傅董承、光禄勋韦端。

  但是,他的政敌——杨彪和赵温的影响力要更胜一筹。杨彪四世三公,赵温总领尚书台,一个是名望最大的三公,一个是实权最大的尚书令。蜀南文学

  马超要想推行自己的主张,少不了费口水。

  天子询问百官有何事上奏。

  马超当即出列,再次向天子呈递奏表,请求天子下诏,迁徙河东、河内二郡百姓入雒阳定居!

  天子让百官议一议。

  太尉杨彪第一个出来反驳,理由和一个月前一样——劳民伤财!

  杨彪说完,太尉下辖的太常卿郗虑、卫尉卿桓典等都站出来支持杨彪。

  尚书令赵温也进言道:“陛下,春耕已去,秋收在即。此时若按司隶校尉的方略,迁二郡百姓入雒,恐会激起民变啊!”

  赵温发话,尚书台的一帮子议郎、仆射都站出来。

  御座上,天子放眼望去,竟有数十人反对马超!

  天子本人都觉得压力山大,更遑论遭到政治围攻的马超。

  一个月前,马超就有过同样的遭遇。

  那一次,马超选择退让。

  而这回,马超不准备再让了!

  否则朝廷大好局面真要被这帮子清谈之士毁掉!

  马超手持笏板,挺胸抬头道:“太尉、尚书令,你们可知我为何要迁徙百姓入京师?”

  赵温说:“在下知道司隶校尉是想充实户口,但生民繁衍需合乎天道,岂有强迁百姓的道理?”

  马超眼见赵温把天道都搬出来了,露出不屑的笑容:

  “天道?尚书令岂不知,天之道,去有余而补不足。”

  “今河内、河东户口皆有百万之数,安邑的行人走在大街上肩贴着肩,后背贴着后背,几无立锥之地!”

  “反观雒阳,京师都城,口不过万,官员又占七八,朝廷以千余百姓供养数千官员,这岂是合乎天道的?”

  马超说完,向赵温拱手。

  刚才一通话,马超将赵温的论点完全摧毁!

  就连御座上的天子,藏在袖口的双手都不禁要为马超鼓掌!

  但是,赵温还有话要说:

  “司隶校尉高才,在下佩服。但是,秋收在即,百姓能愿意吗?”

  马超对他说:

  “尚书令之前说过,秋收在即。既然如此,朝廷先定下方略,秋收后再施行便可!”

  赵温继续反驳:

  “迁徙百姓,必会伤民!伤民,则民心尽失!司隶校尉历经百战方才为朝廷收复河左,您难道又要亲手毁掉它?!”

  马超回答:

  “有国放能有家,河内与冀州接壤,袁绍大军如果打过来,河内百姓岂有安生之日邪?”

  “国乱岁凶,雒阳户口凋敝,朝廷每次发兵都需从雍、凉征调,耗费钱粮不说,若延误战机,诸公难道又要让陛下西迁吗?!”

  两条理由,让赵温找不到反驳的点。

  不过,赵温的狗仔还是强行从马超的话缝里找到漏洞。

  尚书台的议郎赵彦驳斥马超:

  “既然如此,也只需迁河内之民南渡,司隶校尉又何苦让朝廷搅扰河东呢?”

  马超笑道:“吾征河东时,曾闻河东豪家如卫氏、贾氏等趁天下大乱,藏匿关西、关东户口,其门下僮客、隐户成千上万。卫、贾一声号令,响应者何止万人!此等大豪若放任不管,恐怕将来河东人只知豪首,而不知朝廷啊!”

  “朝廷若迁河东户口入雒阳,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削豪族、释百姓。”

  最后,马超讥讽赵彦:

  “赵议郎久在朝堂,不知地方,吾不怪你~”

  赵彦觉得自己遭到羞辱,神色气愤地退回班列。

  赵温见状也不再说话。

  尚书台败退,太尉领又上来围攻。

  马超舌战群儒,挨个驳退反对派的官员。

  其实,马超在之前的一个月里,早就和司马孚探讨过今日的局面。

  有司马孚帮忙准备,马超才能在今日的论战中表现神勇!

  半个时辰过去。

  太尉杨彪的党羽终于被马超击退。

  似乎今日的政潮将以马超全胜而告终!

  然而,就在太尉领、尚书台退却,天子准备采纳马超的意见时,天子的谋主——太仆荀攸站了出来。

  荀攸没有直接反驳马超,而是提了一个问题。

  “司隶校尉,您主张朝廷迁徙户口,但迁来的百姓又要如何安置呢?”

  马超微微一笑。

  他明白,荀攸最终还是选择站在自己这一边。

  毕竟以荀攸的才智,岂会不知道充实雒阳户口的重要性?

  荀攸此时提问,明显就是在给马超搭建舞台供马超表演。

  随后,马超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奏疏。

  “陛下,臣这里有如何安置百姓的章程,请陛下过目!”

  天子让宦官把奏疏拿过来。

  马超接着说:“陛下,还请让臣在诸公面前解释。”

  天子点头,让马超但说无妨。

  马超转身对百官讲:

  “诸位大臣担忧的,无非百姓迁来如何管教,如何让他们不生事。”

  “吾有三策,可使百姓迁入雒阳后绝无怨言!”

  御座上,天子急忙看向三策:

  安民三策,一曰均田,二曰免赋……

  “三曰复京城!”马超的安民三策,掷地有声。

  百官竖耳恭听,等待马超解释详情。

  马超告诉百官,他上任司隶校尉的这一个月,每天都在忙着整理雒阳地区的土地籍册、实地考察田亩状况。

  经过马超的调研,河南尹有大片大片无主的荒田。雒阳周边有伊水、洛水交汇,适合耕种的土地何止百万亩!

  就算给每个迁来雒阳的百姓分100亩田,都还绰绰有余!

  不止分田,还要给百姓免赋。

  马超建议免除百姓三年口赋、算筹,再免一年田赋。如此,百姓绝对没有怨言。

  但是,马超只建议免除赋税,而徭役还得保留。

  保留徭役涉及到第三点,暨重建雒阳!

  如今的雒阳城实在太残破,天子、百官居住都不方便,更不要说百姓了。

  同时,残破的雒阳城对朝廷来说就是一记伤疤,时刻向世人昭示大汉王朝的衰落。

  而重建雒阳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

  天下人若得知雒阳恢复往日荣光,肯定会对大汉王朝重拾信心,朝廷对司并雍凉四州的掌控也会更稳定。

  所以不管是为了京城居民的居住环境,还是为了重振大汉荣光,都必须重建雒阳!!

  马超陈述完三策,叩首拜天子:

  “陛下,为大汉江山社稷计,请准允!”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马眧马腾更新,第225章 针锋相对,安民三策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