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一般的孩童,一年能学完一本就难得了。
掌柜一改态度,从柜台后出来,笑着招呼李初元:“客人想要什么书?”
“我想看看《朱子家训》、《千家诗》。”
一个月背完这两本,再抄写出来应该差不多了。
要是今儿全买了,下回他爹就不让他来县城了。
李初元给自己留了后路。
陈小满紧跟着道:“我要一本《千字文》一本《百家姓》。”
掌柜诧异:“你也要买书?”
“先生要我先背这两本。”
掌柜更是惊骇。
小公子启蒙早也就罢了,小娘子竟也有先生教导?
不说庄户人家,就是县城的大户也舍不得让女儿读书哇。
书本、笔墨纸,哪样都不便宜。
再加上先生的束脩,花销就大了。
小公子读书能参加科举。
再不济也能找个账房先生的活儿干。
小娘子读书,却是一点回报都没有。
况且这小娘子的年岁看着更小,竟然已经学完《三字经》?
不止掌柜,就连正挑书的一位公子也颇有兴趣地看过来。
“你们在何处启蒙?”
陈小满看过去。
年轻男子一身青色长衫,腰间用锦云腰带束着,腰带下悬挂一块白玉平安扣。
眼睛狭长,一双剑眉好似要飞入鬓角。
“我们在村里的私塾读书。”
李初元朗声应道。
公子语调上扬,发出“哦?”一声,便问他:“哪个村?”
陈小满咧了嘴:“我们是青石村人。”
青石村。
离县城倒是不远。
不过那村子只有九十八户人家,竟也有私塾?
公子放下手头的书,笑着看向陈小满:“你也在私塾读书?”
“对呀,我们都是刘先生的学生。”
陈小满指指李初元,又指指自己。
这位刘先生倒是妙人。
竟连女学生也收。
不过这两孩子倒是更奇特,小小年纪竟然独自来书店。
公子越发来了兴致,又问了些私塾的事。
得知私塾如今只剩下四个学生时,心里重重叹了口气。
庄户人家交不了多少束脩,只四个学生,怕是他们那位刘先生都吃不饱饭。
也不知这位刘先生能坚持多久。
心中这般想,却也知道这种事再平常不过。
“县……”
掌柜一开口,就被公子的眼神制止,他赶忙换了口风:“若是王公子想聊聊,可去我们后堂坐坐。”
王公子难得遇着两个有意思的孩子,当下笑着问道:“两位小友,坐着聊聊?”
李初元连连摇头:“我爹一会儿就来接我们了,我们要赶紧买完书。”
掌柜赶忙道:“你们还有什么要买的,都告诉我,我帮你们找。”
李初元不乐意:“我还想看看别的书。”
“我们都没逛过书店呢。”
头一次来书店,陈小满也想多转转。
坐在屋子里多没意思呀。
掌柜急了:“这位可是王公子!你们跟他聊天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哎哟,这两孩子真是让人着急。
县城多少人想跟王公子搭上话都没机会。
他们竟然还不愿意!
“有什么好处?”
陈小满反问。
掌柜一下噎住了。
好处……好处当然很多。
可跟这么两个孩子说不清楚啊。
王公子伸手在半空压了压:“掌柜不用客气,我与两位小友边看书边聊,也是趣事。”
掌柜不好再多说,只得跑去准备两位小客人要的东西。
李初元和陈小满还是头回看到这么多书,两人兴奋地跑到书架跟前,仰头看。
“这么多书,可以看好久呀!”
陈小满感叹:“我们家书架能像这样摆满书就好了。”
“你们还有书架?”
王公子好奇问道。
“很大很大的书架!”
陈小满张开双手,画了个大大的圆。
她家一个房间都是书架屋子里打了好多排书架呢。
李初元拆穿她:“书架上又没书。”
“我们努力赚钱,把书架装满就好了。”
陈小满不以为然。
以前他们连书架都没有呢。
王公子听着好笑。
多少人为了生计忙于奔波,也不过糊口而已。
可在这小娘子口中,赚钱似乎很容易。
到底是孩子啊。
他哪里知道,就在来书店之前,小满才赚了十五两。
“你们家种地能供得起你们两人读书吗?”
“可以啊,先生收的束脩很少。”
陈小满脆生生应道。
一旁的李初元道:“家里愿意供我们读书,村里其他人本来也读书的,天旱后家里人就把他们喊回去帮忙种地。”
“爹说明年会大旱,收成更少。”
陈小满忧思起来。
王公子错愕:“你爹能看出明年的天气?”
“我爹是干庄稼的老把式!”
陈小满骄傲道。蜀南文学
爹说下半年没雨,到现在还没下呢。
李初元倒是没她这么护着自家人,还道:“村里老人一块儿看出来的。”
“那爹也看出来了。”
反正爹很厉害。
王公子心下一动:“你们村如何应对?”
“爹和村里人商量,这两年收的粮食都不卖,要留着自家吃。”
陈小满丝毫不瞒着。
夏收时,老李头就跟村里老人商议过。
家家勒紧裤腰带,能少吃一口就少吃一口,把粮食攒着,若是明年年成差了,总不至于饿死。
老李家收的就有高粱,可老李头舍不得用来酿酒。
万一明年收成不好,粮食不够吃,高粱又被酿酒了,那全家得饿肚子。
“若你们庄户人家都不卖粮,粮价岂不是要涨了?”
王公子脸色凝重起来。
李初元便道:“这该是县太爷考虑的事。”
王公子反问:“为何?”
“县太爷是父母官,该保一方百姓平安。”
李初元理所当然道。
陈小满道:“县太爷不会种地,肯定不知道收成减少。”
“县太爷不该在县衙坐着,他要去山野田间走访,关心百姓的生活呀。”
王公子:“这是谁教你的?”
“圣人有云,为官当清慎勤。”
李初元朗声道。
王公子深深看向李初元。
如此幼童,竟有如此思想,百年难得一见呐。
“小友所言甚是。”
“县太爷不知道大旱,又没去乡野田间看过,明年粮价涨得大家都吃不上饭怎么办?”
陈小满忧心忡忡:“要不我们去县衙找县太爷,把这事告诉他吧?”
王公子好笑。
平常百姓恨不能绕着县衙走,她倒是大胆,还主动往上凑。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更新,第178章 有什么好处?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