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定的种子终于到货了。”
楚祯笑道。
“到货?”
李清照颇为好奇,指了指那些土豆,“店铺里买不到吗?”
楚郎君能买很多神奇东西,反而看似普通的东西买不到。
“我们这的种子是专门生产……专门育种出来的,只能种一次,种出来只能吃,不能留种。”
“啊…”
李清照几人听了,只觉得满满不可思议,买的粮种居然只能种一次。
朱元璋问:“你们这一亩地能收多少米?”
“一千斤左右。”
“一千……”
即使是不通农事的林黛玉,也吃惊于这个数字。
“亩产一千斤稻米……”
李世民在心里算了下,脸上表情精彩:“据我所知,一亩水田一年不过产三百斤,若是能亩产千斤……”
不知能活多少百姓!
“不可能。”
楚祯打断秦王的幻想,“我们这的粮食能高产是因为化肥和农药,你们都无法制造,至多用沤肥技术,唐朝有沤肥吗?”
李世民神情尴尬,他对农桑之事知道不多。
李清照也看过来。
楚祯笑道:“沤肥也很简单,我再给你们打印一份回去,是近现代的沤肥技术。”
“多谢楚先生!”
李世民行礼道谢,朱元璋看了他一眼,没提醒他,反正不差这一点了。
楚祯从箱子里翻出几本书,分给了他们,“这是我买种子的时候,他们顺便送我的种植方法,我多要了几本,你们也一并带回去。”
李世民接过,本来遗憾已经到九月没办法再种的,但楚祯却笑说,长安地区九月份种土豆也没问题,他这才惊喜起来。
“九月十月还能种,三四月份也能种……难怪你说土豆能养活千万百姓。”
朱元璋太知道什么时候该下地干活了。
楚祯笑道:“肥料才是农业根本,海上有座岛,岛上有一亿吨鸟粪。别小看这鸟粪,如果能一年运几千吨回来,粮食产量那才叫暴涨。”
“……朕会派船出海!”
朱元璋是咬着牙说的。
出海掏鸟粪!
“华夏海边也有不少这种岛,千百万年来鸟儿栖息在上面,留下很多肥料,倭国后来也去抢过。待会我开地图给你看下。”
楚祯说的话,李世民都牢记住,奈何心有余力不足,他只能先拿着这些东西回去了。
送走他后,楚祯坐回电脑前,把卫星地图显示出来,问朱元璋道:“你封我的镇国真君是什么情况?”
“是大明应天护国真君。”林黛玉笑说,楚祯看向她,她又转过头去。
李清照依旧坐她身边。
朱元璋把事情简略说一遍,不无得意的说道:“朕不是秦王,不必藏着掖着。”
封建王朝,皇帝一言九鼎,开国皇帝更是如此。
“我没想到你开海禁那么干脆。”
楚祯笑道。
他记得明朝之后的几任皇帝都想开海,但阻碍重重,换成朱元璋却只是一道命令的事。
“你都说了开海的许多好处,朕岂是顽固之人?”
朱元璋看着卫星地图上的琉球岛,又说道:“这些日来,反对开海的奏折没有几封,且只提了海患一事,反倒是你说的官绅一体化纳粮,上谏的奏折跟雪片一样飞来。”
李清照忍不住说:“官绅士大夫不纳粮古已有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伪冒,习以为俗,重禁莫能禁止焉。”
古代人真不是傻子,从皇帝到地方官,所有人都知道土地兼并的问题,所以才有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楚祯说道:“我们这有个词,叫做马太效应。”
三人都看向他,李清照道:“这词听着有些怪。”
“……马太是西方一本经书上的词。”
楚祯解释说:“具体意思就是,富裕的人会越来越富裕,贫穷的人会越来越穷。通俗的说,天下的土地总是会被皇亲国戚、官绅地主所占据,除非土地变得不值钱。”
“土地怎会不值钱?”林黛玉难得好奇问,她林家也置办了不少田产。
“我们这不收农业税,甚至还有补贴,就是你种地国家会给你钱。”
“……”
朱元璋满脸不可置信。
“没有人也没有什么方法能阻止土地兼并。”
楚祯继续说道:“国家能做的,就只能是朝拥有土地的人收税,对富裕者征收更多税收,让贫穷的百姓不至于因苛捐杂税活不下去,被逼造反。”
“税收是一个国家的根基,钱袋子的事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楚祯看向洪武帝,“具体举措,就是把税收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盐引、矿税、免税权之类的别随便乱赏赐,用钱粮来取代,免得收不上税导致打仗缺军饷。”
朱元璋听到盐引,就知道这小子又在说他的政策,忍不住反驳:“朕养百万兵,不废百姓一粒米!”
“卫所制度是吧?明初还好,可惜中期以后卫所田地成为军官私田,军户大量逃走,只能靠募兵来打仗。”
“这——”
朱元璋一时语塞,哪里会想到百年后,他引以为傲的卫所制度变成这样?
楚祯说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伱想把每个人都固定好职业,让他们子承父业,不想打仗的硬要让他上战场,不想学医的安排他成太医,一时半会还可以,但想永久持续是不可能的。”
这一席话又是直戳朱元璋定下的户籍制度,他脸色一沉,当即反驳:
“军户怎么不好了?许多百姓主动要求入军户,朕不得不下令禁止!”
“那是因为现在军户还能分田地,等田地分完,再开始兼并,军户就会开始逃跑了。”
楚祯看了朱元璋一眼,确认他还受得住,才开口说道:“我问你,太医儿子,孙子,重孙子,是不是都是太医?”
“子承父业。”
朱元璋坐在那,脸色不好看:“朕让他们世代专研医术,难道还能越来越差?”
“……”
楚祯只能说道:“明朝嘉靖皇帝差点被宫女勒死——”
“什么?!”
朱元璋大惊。
每次听到后世明朝那些龟儿龟孙的事迹,总是会让他震惊。
李清照摸了摸自己的脖子,皇帝都差点被勒死?
“先听我说完,嘉靖皇帝差点被勒死,太医全都不敢出手救,结果一个新提拔上来的太医就敢,并且只用两副药就救回来了。”
“……”
如果可以,朱元璋是一点也不想听后世这些明朝皇帝的所作所为。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楚祯李清照更新,第76章 朕养百万兵,不费百姓一粒米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