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实力对比德兰士瓦实在是太强大了,英国拥有两百万以上的陆军,七百多艘战舰,三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超过三亿的人口,并且还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从各种角度上看英国都没有失败的可能,两者之间的国力差距十分悬殊。
德兰士瓦联合南边的奥兰治自治邦,兵分四路,北路两支军队朝着南非铁路枢纽马弗京,钻石开采中心金伯利进军,这里是战略要地,得到了这里就可以切断南非与英国北边殖民地之间的联系,可以极大的减缓英军驰援的速度。
而另外两路则集中兵力攻占开普铁路,直取南非,最后就是与英军主力决战,茹贝尔亲自率军攻打英国在南非的指挥部莱迪史密斯。
他们手中只有不到八万的军队,却要一口气突袭四处战略要地,可以说是险象环生,但他们的首战人数是有优势的,因为同时间英军指挥官西蒙斯手上只有六万英军,双方素质差不多的情况下,布尔军队有先发优势。
西蒙斯对此也出现了一些误判,他认为布尔军队肯定会集中兵力攻打一点,所以他没有分兵,而是集中兵力顺着开普铁路过去揍这帮布尔人。
随后塔拉纳山战役打响,这是英军完成陆军改革后的第一战,英军配上了最先进的恩菲尔德弹匣式步枪,使用0.303英寸的子弹,这是不逊于毛瑟步枪的高档货,甚至在弹匣容量方面,恩菲尔德步枪比毛瑟更大。
英军的战术也经过了改革,他们不再着迷于排队枪毙的散兵战术,毕竟伦道夫对这些没什么了解,单纯的认为这种排队枪毙的战术有些太蠢了,因为现在的火炮越来越大射速越来越快,还有机枪这种对群神器,你排着队过去不是找死吗?
所以他顶着老将军们的反对设计了一种新的战术,那就是挖坑,是的,学德国人挖堑壕,以及定点冲锋,堑壕战是个好东西,布尔人的主力部队其实是骑兵,他们的步枪射程没有英军远,美国人给他们送的火炮也是小口径的迫击炮,这就意味着他们没有一口气掀翻英军阵地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挖一个小坑,架几门机枪就可以轻松的守住阵地。
等到英军这边集中好优势火力之后,再发动进攻,这种先守后打的战术被老将军戏称为小孩子打架,你一下我一下,他们还认为伦道夫这个陆军大臣一点陆军都整不明白。
而西蒙斯虽然也对这种战术有点偏见,但是你架不住伦道夫这个逼人要求一定得按着他的战术打,不然回去给自己撤职了,卧槽老子当了快三十年的军官,资历年龄都比伦道夫大,他凭什么能撤我职啊?
但是没办法,你架不住人家才是陆军大臣啊,是大家伙的顶头上司,你不服他还有话说呢,西蒙斯也只能按照他的打法来打了。
由于布军首先占领了高地,英军不占优势,那好啊,老子直接跳过对射阶段,隔着远远堆了一米高的沙袋,然后开始吃着火锅唱着歌,拼后勤是吧,今天就蹲着不走了,熬死你。
结果两军在山下对峙了两天的时间,终于布军忍不住了开始冲锋,再等下去英国援军过来了,到时候玩鸡毛啊?
结果就变成了英军步枪的活靶子,第一战英军就干翻了布军几百人,而英军这边几乎没有伤亡,毕竟没有换血的对射,反正拼后勤布军根本没有任何优势,我长手打短手,你气不气嘛。
这极大的打击了对方的士气,打退第一波攻势之后,英军立刻收拾东西,开始向前挺进,只要遇到激烈的抵抗,就立刻避其锋芒,靠后勤优势跟他们耗时间。
他们要是着急了,那就用机枪收割他们,他们要是后撤了,那我们没怎么打就胜利了,这种战术在西蒙斯看来很坐牢,而恰好镇守莱迪史密斯的指挥官乔治·怀特中将也是这么想的,他觉得伦道夫他懂个屁的打仗,给老子冲就完了。
带着士兵排着队就去送人头了,结果就在尼克森峡谷被布尔人暴揍了一顿,伤亡高达一千多,很快就包围了莱迪史密斯。
随后来自英国本土的上将杜勒接管了战局,他抓了两万的兵力想去解莱迪史密斯之围,这支军队是身经百战的殖民地军队,杜勒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但是莉莉安给他派了一位副手,是身为英国陆军元帅的罗伯茨,元帅来给一个上将当副手,这种事情正常来说是不太可能的,而罗伯茨倒也没什么不愉快的,他实际上是莉莉安安排过来给杜勒兜底的。
而杜勒也不负众望的做出了很弱智的决定,他要分兵,他觉得自己的部队可以在劣势兵力的情况下战胜布尔人,这遭到了罗伯茨的反对,这不是脑瘫吗?你肯定是人多欺负人少啊,我们这边大优势,你为什么要派人去送呢?
这一下给杜勒提溜回来了,最终凑了三万英军驰援莱迪史密斯,还带了二十门120毫米榴弹炮,罗伯茨决定使用火力压制对面,不去发动自杀式的进攻,也不尝试去跟人家玩什么绅士间的对射。
而这项战术十分成功,英军集中了优势兵力进攻布军防御薄弱的侧面,最终战争完全倒向了英军,几个星期之内,英军就将战线重新退回了奥兰治境内,现在局势十分危急。
为数不多的好消息是布军成功夺取了马弗京和金伯利,但是南下的两路接连受挫,而随着时间的经过,英军的线列冲锋战术就再也没什么人用了,因为有些头铁的军官使用这种战术根本就打不赢。
不如缓步推进来的稳妥,靠着这种原地蹲坑的战术,西蒙斯成为了第一支打进布隆方丹的军队,随着奥兰治的投降,德兰士瓦也岌岌可危。
但就在这个时候,英军突然停下来了,他们向德兰士瓦政府发出所谓理性的呼吁,要求德兰士瓦共和国同意与英国体面的停战,并再次重申,英国人绝不要求布尔人的土地。
德兰士瓦被迫同意了英国的停战要求,英布双方在弗里尼欣签订了协议,布尔人承认英国对南非的完全主权,并重新加入帝国联邦,双方建立关税同盟,兰德金矿再次转让给英国,并同意英军在边境驻军。
而英国也给了布尔人一个体面的条款,他们赋予了布尔人自治的特权,并补偿了三百万英镑给布尔人重建家园。
自此,布尔战争结束,这场战争只打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场在otl中困扰了英国三年的战争,被社民党统治的英国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
这一战没有让英国走向衰落,反而使其巩固了在南非的统治,并震慑了分离势力,英国的战争总花费还没有补偿给布尔人的钱多。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欢迎来到实力至上的19世纪欧洲艾蒂尔更新,第153章 几周就能结束的战争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