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文学>都市小说>结荡寇志>十六、卖友求生
  陈希真收复了兖州以后,就有了正式归顺朝廷的资本。于是山东安抚臣刘彬、山东检讨使臣贺太平、山东镇抚将军臣张继、山东登莱青都统制臣云天彪联名保举陈希真。宋江、吴用利用这个机会,让蔡京怂恿天子接见陈希真,以便在中途行刺。奏折到了朝廷,天子突然圣明了起来,不理会童贯的阻挠,坚决提拔了陈希真。这样,陈希真通过两战蒙阴,由贼变成了民;又通过三打兖州,由民变成了官。んΤτΡS://Wωω.sndswx.com/

  陈希真、刘广、范成龙三人上京面圣,途中留宿仪封县仙厄镇的客栈。同住这家客栈的还有一个太师府里的旗牌官范举人,带了一仆,是个鲜眼黑瘦子。这二人分别是萧让和时迁,萧让的儒雅风度和从容举止,让陈希真完全的解除了怀疑。当晚又来了一个范举人的文姓同年,身躯壮伟,正是这次刺杀行动的主角武松。但由于未与陈希真等相见,又因为萧让的缘故,并没有引起陈希真的怀疑。再晚些时候,来了一个奇形怪状的人,正是那个一日能行一千二百里,种师道派来迎接陈希真的信使康捷。

  半夜里,时迁为萧让盗马,让他先走,然后武松冲入陈希真的屋内行刺。几乎成功之际,范成龙、刘广先后赶来,武松敌不过三人,只好逃走。谁知康捷闻声赶来,抓住了也想趁机逃跑的时迁。刺杀行动宣告失败。

  俞万春对此次刺杀事件失败的官方解释是:吴用计非不妙,争奈蔡京报信疏忽,并不提及刘广亦同引见,以致吴用单遣武松,独力难支,不能成事,于是弄巧成拙,反断送了一个时大哥。

  这就和上一篇里,吴用懂得改造铁穹庐,但想不到火药怕水的常识一样了。难道吴用能暗中知会蔡京,定下妙计,却连陈希真一行几人都懒得探查吗?诚所谓知己知彼,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蔡京报信疏忽的问题。按常理,不弄清楚敌人的行踪人数,吴用根本不可能派出刺杀队。俞万春在这里又一次强奸了吴用的智商,这位智多星在荡寇志里,计谋全都是漏勺型的。看起来的确高人一等,但却拥有常人都不会出现的致命漏洞。对付一般敌人都是互有胜负,哪里能是刘慧娘的对手?

  其实,俞万春完全可以利用突然出现的康捷这个意外事件来打破吴用的计划,这样整个事件将会合乎逻辑的多。可惜他明明让康捷在此处登场,却只让他起了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这次事件的发生地仪封县,知县恰巧是升任过来的张鸣珂。于是陈希真和张鸣珂设了一个“两头烧通”的计策来陷害蔡京。先将此案正常上报,由于萧让冒了蔡京旗牌官的名,奏章自然被蔡京的党羽压下了;然后,陈希真赴京面圣,种师道突然将整个事件全盘托出。徽宗大怒,直接在殿上责问蔡京通敌,蔡京情急之下,只得命人火速回府销毁与梁山通敌的书信。当时正值蔡京之子蔡攸在家,他父子本来不和,蔡攸为了保性命,将书信交出。蔡京一党因此覆灭。

  关于这件事的分析,我在第四篇奸寇勾结中已有交待,这里不再重复。总之俞万春通过一回书的战场外内容,奠定了陈希真的地位,除去了宋江在朝廷的内线。此后,陈希真据顺讨逆,无往而不利了。

  陈希真从东京回山东的路上,遇见了本书最后一位重要人物——徐槐。这徐槐虽不在雷将之列,却是日后灭亡梁山的关键人物。他这次正好进京投供,到了东京后,听说东京城外的元阳谷被一伙贼人占据,官军近他不得。于是就地访贤,又引出了一位人物,秦明的表亲——颜树德。这颜树德又是一个决计不肯投梁山的主,与韦扬隐也是故交。此次来京,正是听了韦扬隐之言,来投奔一个叫任森的财主。这任森又是一个哈兰生、召忻般的民团人物。谁知任森手下的人根本就不让颜树德这样的穷光蛋近庄,所以颜树德才投到了徐槐的帐下。等到徐槐带着颜树德去拜访任森时,三人才正式聚到了一起。

  这个荡寇志全书中破坏力最强的三人组一成立,就轻松靠徐槐的计谋和颜树德的武勇扫平了元阳谷的贼人许平升、韩同音,余党溃散。徐槐等人自然升官,此后韦扬隐来投,再后,韦扬隐的师兄李宗汤来投。徐槐等五人先按下不表。

  为了让徐槐出一次彩,有一个好的开场白,俞万春居然在东京的眼皮子底下造出了一股贼寇,而且极其嚣张。徐槐向车夫打听元阳谷时,车夫竟然说:“不敢晓得”;“官兵还敢近他!”官兵不敢,谁敢?车夫又说:“只有一人,想该斗得他过。”当然这个人就是指颜树德了。

  俞万春大概忘了他笔下的宋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朝廷了。动不动就二十万雄兵,梁山动不动就能碰见一个了不得的太守、都监、团练,忠义又强大的民团势力遍地都是。难道都跑到山东去了?东京眼皮底下居然有朝廷不敢碰的山贼,可高俅手下随便拉一个都监出来,都比许平升、韩同音厉害多了。这种俞万春平时根本看不上眼的炮灰草贼,形象居然突然高大起来,无非是他想编个借口烘托徐槐三人更高大的形象,再借机给几人升一下官罢了。

  却不料小小的元阳谷逃出的残党中,藏有一个日后令梁山几乎实现大逆转的人——白瓦尔罕。两名贼将火万城、王良,护送白瓦尔罕来投梁山,宋江却由于吃了魏辅梁和真大义的亏,怠慢了二人。火、王二人忿忿的离开了梁山。这时吴用劝说宋江,不能因为一两个人就堵了贤路,又自称对新人有照察之法。宋江于是派人打探,欲追回火、王二人。

  这时宋江眼伤痊愈,准备夺回兖州。吴用却献计,趁云天彪不备夺回清真山,这样可以和莱芜、新泰一起成为梁山东部有力的屏障。于是宋江派李应佯攻兖州,大军偷偷潜入莱芜、新泰,直奔清真山而去。云天彪大军未到,俞万春自然会让防守清真营的风会、李成拖住宋江。官军先用埋伏计胜了一阵,以致吴用不敢轻动,双方只好斗将。风会与秦明、鲁智深、武松连战五日不分胜负。吴用只好设下陷阱欲擒风会,却擒到了李成。

  李成倒不是故意中伏,但到了这个地步却不愿意白白送命,于是假降了宋江。宋江自从走了火、王,又变得求贤若渴起来。招了李成后,听了李成之言,打算招降大名府的另一员猛将闻达。吴用这时祭起了他的所谓照察之法,让杨志紧跟李成,并让二人前去迎战云天彪大军,好试探李成的真心。云天彪主力到达清真山,听到李成的消息后,众人大惊,只有云天彪心存疑虑,便派遣闻达前去试探。两军对阵,杨志出马大战闻达。这时李成痛下黑手,从背后刺死了杨志。并与闻达合力杀奔宋江,云天彪大军齐出,梁山大败,乱军中又折了孔明,失了吕方。

  作为一个十八散仙级别的正面人物,李成失手被擒,按俞万春一贯吹嘘的那样,理应慷慨就义,这样既合符逻辑又成全了李成的形象。俞万春反正最后安排了李成一死,为何不轰轰烈烈?这样也符合后来俞万春对李成的评价,“壮哉此人,死犹不死矣!”可按书中的情节,李成的人品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由于不是求荣,而是求生,所以我把他这种行为总结成“卖友求生”。

  李成不愿白白送死,他自己想“我若任性拗他,白白的送了性命,与国家毫无益处,不如趁他笼络之时,我便将计就计投降了他,就中取事。或除得来宋江更妙,万一不能,就剪灭他几个羽翼,也胜于白死。”不管假什么朝廷贼寇的名义,这样做就是“失信”,当然也失了“义”。关羽投降曹操,一定要斩将立功,才会离去。就算宋江对李成没有那样的隆重,李成也至少应该像沮授一样,暗中设法逃走。前者有信有义,后者无信有义。可李成这样做就只能是无信无义了。

  上面的分析表明了俞万春这个人的立场,就是对身分低下的贼,是不用讲什么信义的。反正是怎么实用怎么来,靠坑蒙拐骗赢得胜利也行。但如果梁山使用这些伎俩,他就会义正辞严的予以抨击。无怪他死后清廷对太平军采用了同样的手段,而俞万春青年时参与的剿匪行动,这些伎俩想必也是使用过的。

  战场之上,李成想的是“今日如此徇情,臣多一友,君少一臣矣!”徇情两个字用到这里是什么意思?等于说,处于危险境地的人是杨志,而不是李成。李成根本不用考虑逃跑的问题,因为并没有人阻拦他的任何行动。吴用的所谓照察之法在哪里?既然让杨志监视李成,怎么最后反而让杨志上去单挑?监军上去卖命,俞万春的想像力的确与众不同。

  李成的想法的另一个意思是,他根本没有把杨志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否则不杀杨志,只是君少一臣,并不会臣多一友。这就辜负了前面杨志对梁中书夫妇的情义。而这段杨志护主的情节,不是来自于水浒传,是俞万春自己把他的正面人物写成无信无义,同时把反面人物写成了有情有义。何也?

  正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亮相武将:

  康捷,种师道部下

  军武智情名

  特技:[神行],

  一日能行一千二百里,连戴宗也望尘莫及。能擒戴宗、吴用,武艺不可能太低。

  徐槐,杭州人

  军武智情名

  梁山致败的关键人物,统军、智谋绝不亚于吴用。若非妖术,梁山真奈何不了此人。

  任森,东京人,使烂银点钢枪

  军+武-智+情名

  武艺相当于徐宁,而且作为徐槐的参谋,应有些统兵能力。

  颜树德,四川人,使七十二斤镔铁大砍刀

  军武+智情名

  武艺十分高强,但性格过于莽撞。最后酣战卢俊义、徐宁、张清三人的战例,虽然惊人,但由于是在乱军之中,此战例并非十分有效。令人称道的战例是力斩秦明,不过虽然稳胜秦明,但最后还是受了任森的帮助,武艺勉强评为+。

  蔡京,山东镇抚将军北宋末权奸。字元长。兴化军仙游人。

  军武智情名

  大奸臣,但书中智商似乎受损。

  杨志,杨家将后人,使刀

  军武-智情名

  书中无出彩之处,但表现了与闻达、李成相当的武艺。

  斩将擒将记录:

  元阳谷头目千丈坑许平升死于乱军之中

  颜树德斩元阳谷头目冰山韩同音

  李成斩青面兽杨志

  云龙擒小温侯吕方,后者在都省被正法

  欧阳寿通斩毛头星孔明

  康捷擒鼓上蚤时迁,解赴京师正法

  范天喜逃亡自尽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结荡寇志更新,十六、卖友求生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