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他们竟然被一个麾下只有三万军队的军阀给打的如此狼狈,再打下去甚至可能会灭国。
这样的结果,让其他列强都坐不住了,纷纷出面调停。
当然,他们也收起了傲慢的嘴脸,在和梁凉的人接触时,显得都非常和蔼可亲。
不和蔼可亲不行,万一把梁凉惹急了,连他们都揍怎么办?
没搞清楚梁凉是如何灭了日本舰队的,他们哪敢得罪梁凉?日本舰队轻松被灭,他们的只怕也强不哪去。
虽然怕得罪梁凉,可他们又不得不想办法限制他,否则真的让他把日本灭了,他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尽管日本活下来对他也没多大牵制,但有总比没有强,好歹能拖延点时间,让大家能搞清楚梁凉的底牌。
这么多列强国家都来调停,梁凉就算有系统做后盾,也不能不考虑一下。他的积分毕竟是有限的,要是花光了,他可就没咒念了,所以还是要给面子的。
面子要给,好处也不能少。在梁凉的指使下,华国百年来头一次如此咄咄逼人,非要将《马关条约》赔付的东西几倍的赚回来。
最后,梁凉要求的十倍远远达不到,赔款只要了三倍,也就是六亿两白银;割地基本没有,只是将湾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等地都收了回来,连朝鲜都要了回来,租界当然也包括在其中;通商口岸则根本没有,不是梁凉不要,而是没有必要。日本比青国开放的多,本来就允许各个港口通商,再在条约里强调,是多此一举。
只是条约虽然签订了,可是执行起来依然很麻烦,毕竟梁凉现在还只是一路军阀,而不是政府。
不过也问题不大,梁凉灭了日本海军,威望已经无人可及,连国父都要退避三舍。
袁世凯更是吓尿了裤子,根本不敢再打了,派人来和国父商量,成立联合政府。
袁世凯这个人虽然不怎么样,但他手下的军队毕竟是华国的精锐,打起来损失的都是华国人。因此,梁凉痛快的同意了成立联合政府,并且主动放弃了政府职务,只要求掌管所有军队、警察、稽查队伍,其他的都不管。
梁凉手里有足够的实力,就算他想当皇帝,也没人能阻止他,何况这么低的条件。至于他可能是日本人的问题,早就不是问题了,他都把日本打成那个鸟样了,就算是日本人,也是值得信任的。
因此,他的要求顺利通过,袁世凯和国父只能去争总统或者总理的位置。
此时的民国精英们,对推翻帝制之后,该采用什么样的民主制度,争论的非常厉害。有人说用总统负责制,有人说用内阁负责制。前者的总统是国家元首,后者的总统就是摆设,总理才是国家元首。
双方争议不下,就有人跑来问梁凉的意见。梁凉表示,他没意见,爱什么制什么制,他不管。
他这话不是敷衍,是真的这么想。
在他看来,什么制度都差不多,既然这两种制度都有国家在使用,就说明都不错。
最关键的问题不是制度,而是有了制度之后要遵照执行。否则,再好的制度如果执行不力,也都是白扯。
还有贪腐问题,他之所以在军队之外还要了警察和稽查两种权力,就是为了亲自处理这个老大难问题。
真实的历史上,民国换了好几任政府,而每一届政府的贪腐问题都非常严重。
不是掌权的人不想治,而是根本治不了。从上到下全都贪,不贪的是凤毛麟角,这个问题还怎么治?
有了梁凉参与,历史已经与原来大不一样了。但不管是袁世凯还是国父,依然很难治理贪腐的问题。
但梁凉就不同了,他有兵权在手,威望又高不可攀,还不怕得罪人,又置身于政府之外,不管闹出多大的乱子,就算清空大半的政府官员,也都是未来的国家元首的问题,和他无关。
而且就算是出乱子,也不是多大的问题。他有兵权在手,就不信谁能翻了天去!谁那么大胆子,跳出来看看!
袁世凯和国父都有组成联合政府的诚意,谈判进度就很快,只用了两个多月,新政府就成立了!
新政府成立后,理所当然的要分封官员,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能安排几万人。
而构成新政府的人当中,主要是袁世凯的手下和同盟国成员。
袁世凯的手下大部分来自满青朝廷,这些旧官员是什么德行就不用说了,说他们是贪得无厌都轻了。
同盟国虽然成立不久,算是朝气蓬勃,但也正因为扩张的太快,导致人员良莠不齐。有些浑水摸鱼的家伙,贪起来一点都不比旧官员差,甚至更加肆无忌惮。
幸好梁凉早有准备,招募了多达三万余人的稽查队伍,分布到全国各个省份,大约平均每省一千人。
这些人别的不干,就专门打听谁贪腐了,谁违法乱纪了,找到证据后就处理,丝毫不留情面!
刚开始查处时,确实造成了不少混乱,找人求情、托关系的,还是手段温和的,甚至有人聚众作乱乃至造反。
对于这样的人,梁凉毫不客气的派兵围剿,就算对方聚集了几万兵马,他也从不妥协。
正因为有梁凉这样的强人镇着,民国在初期混乱了一阵,但很快就安定下来,各处官员即使有什么小心思,也都小心翼翼的隐藏起来,不敢太过放肆。
吏治清明,民国的发展自然日新月异。虽然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大方向上总是好的。
这个时候,梁凉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他的那些工厂上。
当初梁凉是想苟起来发展的,可没想到因为一次意外,竟然一发不可收拾。那些工厂根本没派上多大用场,依然在生产民用品。
这还要多亏霍元甲被芥川龙一打死,否则没有那四千积分,梁凉哪有硬怼小鬼子的能力?也就没有今天的局面。梁凉此时想起来,也不知道该痛恨芥川龙一,还是该感谢他了。
除了最初的化肥厂、机械厂、家电厂之外,梁凉又建了不少厂子。他有系统提供的技术资料,生产的都是科技含量高,不愁销路的产品。这些厂家为梁凉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也养活了大批平民。
不过财富对梁凉来说意义不大,他只是随口吩咐下去,就有人替他把事情办好了。
他现在的注意力,依然放在自身的锻炼上。除了枪斗术之外,他还召集了大批武林高手,在自己不断学习的同时,还出资建立了几十家国术馆,倡议全民习武。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梁凉作为三军总司令,他喜欢的东西,自然有无数人跟风。一时间民国的武风大盛,所有武术家都跟着受益。
武术家们受了梁凉的好处,对梁凉的印象自然极佳。当梁凉请他们汇聚京师,交流武功时,这些人自然都倾囊相授,连压箱底的绝技都拿出来了,让梁凉随便学。
梁凉感觉自己就像是掉进了米缸的老鼠,幸福的魂儿都要飞了!数不尽的功夫,让他想学什么学什么,哇哦!
但是在冷静下来之后,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老话说得好,千招会不如一招精。学的多了未必有用,梁凉现在的功夫已经足够,更重要的是提高境界,在精神上更进一步。
不过他也不是全都不用学,他之前学的主要的徒手搏击,兵器用的很少。而国术当中,有不少兵器的使用方式,而且是各式兵器应有尽有。
在几位武学大师的参详下,梁凉最终选择了刀和枪两种兵器学习。
武侠小说中最常出现的兵器是剑,可是深入了解了就会发现,剑这种兵器其实并不实用,杀伤力低、练起来困难、还容易折断。倒是席前献舞的时候多用剑,耍起来非常好看,比如公孙大娘什么的。
刀就正好与之相反,刚猛凌厉、杀伤力巨大。尤其是在战场上,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用的不是刀就是枪。
还有枪这种兵器,同样是战阵利器。
只是梁凉不太喜欢软杆枪,不是不实用或者威力不够,而是觉得太容易损坏。
枪杆要软,就必须用木质,遇到锋利的兵器,弄不好就会被砍断。
其他人也都用木杆枪,自有办法规避这种事情,但梁凉和他们不一样。
梁凉穿梭于各个位面,遇到神兵利器的可能性非常高。一旦遇到激光刀、高周波震荡刀之类的东西怎么办?只能用同样的兵器抵挡。可木质材料无法用来附加这些高科技,所以还是用硬杆枪吧。蜀南文学
在学习刀法和枪法的时候,梁凉发现了一件可刀可枪的兵器,就是大名鼎鼎的苗刀!
苗刀不是苗族的刀,而是刀的形状像禾苗。这种兵器据说是戚继光所创,在剿灭倭寇时大显神威。
梁凉就喜欢能打小鬼子的功夫,于是下了大力气去学。
当然,除了刀、枪、苗刀之外,其他的器械他也都学了一些,只是没有前三者下的功夫深而已。
所谓“十八般兵器样样皆通”,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为了在危急时刻,随便抓起来一件兵器就能用。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和反派系统作对的反派更新,0047 公私兼顾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