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荨的目光也忍不住落向那在唐高宗面前受赏的人,听到他的名讳后更是眼前一亮,“你是员半千?”
员半千对着郑荨礼貌颔首,“在下员半千”
郑荨噔噔噔就站起来跑到他面前,“你就是华夏历史第一位武状元吗?好厉害!你给我签个名吧!”
员半千有些脸红,他所在的位面还是李治在位呢,武状元之称实在有些不敢接受
郑荨也不管这些,扭头便开口向始皇帝他们介绍道,“老祖宗们,此人在唐高宗调露元年,参加岳牧科制举,对答兵书天阵、地阵、人阵之说,博得高宗李治赞赏,对策擢为上策
长安二年,在女皇正式开设武举选拔中,他参加考试并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位武状元!
除开他在军事理论和战略思维方面的造诣外,他还心怀百姓,直言敢谏,在担任武陟县尉时,面对连年旱灾,他积极建议县令赈济饥民,在县令不从的情况下,趁其外出之机开仓放粮,使百姓得以稍免饥馁
担任正谏大夫时,他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针对朝廷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敢于提出批评和建议,例如,他认为控鹤之职古无其事,且授任者多为轻薄少年,非朝廷进德之选,于是上疏请罢此职,虽然因此触怒了女皇武则天而被贬官,但这种直言敢谏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因而后世评价他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且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
老祖宗们闻言纷纷向此人投去欣赏的目光,二凤陛下在旁边警惕地看着他们,这可是他大唐的人,谁都不许抢!
说到了武状元,郑荨自然是要说一说武举的
“老祖宗们,我来说说各朝武举的情况吧!
武举始创于唐代武则天时期,长安二年“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不过武周时期的武举还处于创制时期,制度不够完备,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
到了宋代,武举被纳入整个科举体系之中,确定了三组考试的程序和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制度臻于规整,其实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真正第一个获得“武状元”之称的是福建人薛奕啧,弱宋竟还有武举,搞这玩意不是“浪费”钱吗?反正重文轻武,到处给人当儿子给孝敬的…”ΗtτPS://Www.sndswx.com/
听到郑荨的嘀咕,赵匡胤攥紧了拳头,忍住忍住,随即看向旁边畏畏缩缩的好弟弟,一脚就踹了过去,忍不了一点好吧?
郑荨听到动静愣了一下,“咳咳,宋祖莫要生气,晚辈没注意您也在场,不好意思”
赵匡胤…
闭嘴吧你!这后世人就是故意的!
郑荨扭头继续给其他老祖宗科普,“唔,然后元代时期武举废止不行,这我就要说了,薛禅汗,你们得弄这个啊!人才可不能浪费了,晚辈还想看蒙古铁骑在世界范围内肆意驰骋呢!
随后明朝武举考察内容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明代武举一直没有殿试,也没有设立一、二、三甲的区分和鼎甲名号,直到崇祯四年王来聘才成为明代第一个武状元
清代在制度上基本沿袭明末,考试程序、办法等并无多少变化,但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清代武举考试分四个等级进行,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为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武进士中的一甲、二甲、三甲等…”
被点名的各个朝代…
老朱冷哼一声,“前元不过百年就导致中原生灵涂炭,这样后世人你也喜欢?”
郑荨闻言看向成吉思汗,“您昨天跟二凤陛下承诺过,会善待中原百姓,可还算数?”
成吉思汗闻言想了想,昨天喝酒以后他确实说过这话,而且在现代这么久,他认为与中原势力和睦相处,才是对自己部落最好的保护,随即起身面向天空,神情肃穆,双手向上伸展,仿佛在与长生天沟通,“长生天在上,我以我的生命和荣誉起誓,若有违背,愿受长生天的惩罚。”
其他各大可汗也纷纷跟随成吉思汗的动作,起身立誓,其他老祖宗一见如此情况,也纷纷软和态度,不过该防备还是会防备的,毕竟他们身后是千千万万的百姓,现在只是看在后世的面子上,双方尝试走上一条和平的道路而已
郑荨笑着继续开口,“老祖宗,我们继续说武举!
后世认为武举制度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军事人才,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和整体素质,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过分强调武艺和技巧,有时忽视了军事理论和战略思维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事人才的全面发展!而且在后期,武举制度也逐渐变得僵化,存在一些弊端!
至于详细资料,我已经叫系统发送到你们的手机上啦!武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之久,对中国古代的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望各位老祖宗予以重视哦!”
说完这些,郑荨拿出了自己的集邮小本本,从武则天开创武举制度开始,到清末废除武举,这1200多年间,有名可查的武状元总共约293人呢!这些人的签名她统统都要拿到!特别是以下几个人,那是死缠烂打都要跟他们说上话的!
首先是郭子仪,历代状元中,他是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对唐朝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平定了安史之乱等诸多战乱,被誉为“再造唐室”的功臣!
然后是郑冠,他也是唐朝年间的武状元,并且是唯一一个先是考过文状元,又考取武状元之人!
朱虎臣是宋绍兴年间的武状元,皇帝赐他武状元时,年仅九岁,是中国科举史上年龄最小的武状元!
当然还有李遵顼,他是西夏元庆十年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状元而当皇帝的人!
后面还有马全,他初名马王泉,曾在清乾隆十七年的武科进士考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后因与同僚发生矛盾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再次参加考试,终于在乾隆二十五年考中状元,成为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人!
这个叫张三甲也很厉害,他清光绪二十四年的武状元,也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传说他力大无穷,武艺高强,180斤的大刀耍得虎虎生风,霍元甲在他面前过不了两招,郑荨倒是能亲眼看看他是不是真能打遍天下无敌手!
…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我有个乖崽崽叫扶苏爬呀爬呀虫更新,第153章 武状元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