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文学>其它小说>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第 316章 刘邦和大风歌
  听完了歌,刘晓希还在继续给这些祖宗们看视频。

  {《大风歌》欣赏}

  百姓们不知道大风歌是什么,但不耽误大家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毕竟他们可以获取知识的机会不多。

  当爹娘的顺带还把娃提留来,开始上课。

  知道大风歌的文人墨客们,有嗤之以鼻,也有人称赞不已。

  刘恒摸摸下巴,他很想知道他爹现在的表情,会不会很开心。

  刘邦倒没有开心,他正悠闲的躺着安逸极了,也没料到这大风歌会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大风歌,汉高祖刘邦的作品。

  有趣的地方在于只写了三句,然而就是这简单的三句,普及性极高,几千年来,被不少人推崇备至。

  古人写诗词的不少,但能有作品流传下来还被众多人所知的,亦是少数。

  就像很多人即便是将唐诗宋词都学了个遍,写出来的内容辞藻华丽堆切,但就是空洞乏味。

  大风歌不同,它重点就在于意境,文笔反而成了次要}

  宋元明清的读书人也很感慨,这有灵感的时候能文思泉涌八千字,但灵感缺乏,憋了半天也凑不出一句完整的内容,以至于对那些诗词永流传的文学大家们是真羡慕啊。

  汉朝的百姓们得知这首诗是他们的高皇帝写的,一时间这崇拜之情滔滔不绝。

  刘邦都惊得从榻上坐了起来,脸都快笑僵了,“没想到还是朕写的啊,看样子还写得不错,都传到后世去了。”

  吕雉眉头一挑,她都很意外就是了。

  刘盈三兄弟更是咧着嘴傻乐,他们爹真厉害。

  {说起这首诗,那就不得不提到其创作背景。

  这是刘邦在公元前196年所作,当时淮南王英布起兵叛乱,刘邦亲征得胜归来,顺路回到家乡沛县,一群人酒过三巡写下的。

  那英布为什么会叛乱,往前又可以说到韩信和彭越相继被杀的事上}

  光幕下

  原本正高兴的刘邦,脸上的笑容瞬间没了,最后实在憋不住气急反笑,“英布叛乱?那韩信、彭越又犯了何事?”

  吕雉也同样坐不住了,脑子里暴风似的旋转。

  “陛下,可要做好准备,如今这个消息一传开,只怕不会善了,若这三人一同反叛,对江山社稷可不利。”

  ......

  汉初的功臣集团也都不平静了,显然三个人的死亡还是给大家心里产生了想法。

  在家歇息的萧何,心里十分沉重,终究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在封地上的英布看着光幕也慌了神,自己怎么就叛乱了,还有韩信和彭越,难不成是刘邦不讲道义,想要杀了他们?

  韩信和彭越同样急了,连忙召集手下谋臣想办法,若是刘邦当真要杀他们,那就别怪他们就此反了。

  后朝的观众们也是说什么的都有,尤其是对韩信的死争议还是很大。

  {首先是韩信的死。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被世人称为兵仙,可见他的军事才能有多牛。んτΤΡS://Www.sndswx.com/

  不过和萧何、张良的结局相比,韩信的结局却显得过于凄惨。

  有人说他是功高盖主,所以不得好死。

  也有人说他明明已经夹着尾巴做人了,还要被杀,属实太冤了。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在汉高祖六年,有人上书告发了韩信谋反。

  刘邦假装巡视云梦泽,在陈地会见了诸侯王。

  韩信也知道刘邦是针对自己,本想发兵造反,但想到自己没什么过错,于是把窝藏在自己这儿的西楚余孽钟离昧逼死了。}

  刘邦安静的看着听着光幕里的内容,同时脑子里也在思考该如何解决好这件事,一个弄不好,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大汉,就要土崩瓦解了。

  吕雉坐在一旁也没打扰刘邦了,她心里也在想办法,韩信的能力可不小,尤其是在封地上,这一旦闹起来,那麻烦可就大了,更何况还有彭越和英布两人。

  薄姬在自己的寝宫内也心绪不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她又不是不知道。

  戚夫人急得在寝宫内团团转,天哪,她虽然觉得自己不怎么聪明,但想想也知道这三人不会坐以待毙,若是陛下赢了自然好,但要是输了,自己和儿子那不也完了。

  刘盈、刘肥和刘如意这三兄弟,围坐在一起惊得都说不出话来,显然也知道此事重大。

  {韩信想要通过此事来讨好刘邦,不过却被押送到了洛阳。

  这次刘邦赦免了他的罪,不过夺了他的王爵,改封他为淮阴侯。

  但在汉高祖十年,这一次韩信被人告发参与陈豨谋反。

  只是吕后棋高一着,假装陈豨叛乱已经平定,让大臣们进宫庆贺。

  萧何帮吕后把韩信骗进宫。

  韩信看到是有恩于自己的故人相约,无奈只好去了。

  结局是韩信被吕后杀死在长乐宫,诛三族。}

  百姓们看得眼睛都瞪大了,像后面的朝代,对史料了解比较多的人,可有太多聊的了。

  茶楼里,文雅隽秀的读书人和友人说着自己的见解,“吕后要杀韩信也能理解,韩信的年纪才多大啊,若是汉高祖和吕后都走了,以韩信的实力说他可以决定皇位继承人都有可能。”

  年轻的武官很是遗憾的开口,“为了儿子和皇位的安全,吕后是真的敢动手,就是一代兵仙就这样没了,未免还是太过可惜。”

  教书先生很是无奈的摇摇头,“其实韩信若是能学萧何和张良,或许还能善终,但他的野心是裂土封王,这刘邦怎么可能放过他。”

  ......

  秦朝

  军营里,韩信双拳紧握,死瞪着樊哙和卢绾。

  樊哙:...干他何事?

  卢绾:...瞪他干啥?

  其实韩信心里也矛盾极了,即恨刘季、吕雉还有萧何害死自己,但想到自己谋反,若真是如此,那好像又没什么底气。

  另一边

  刘季也无语了,自己现在啥都没干,结果倒好,韩信不得恨死他了。

  吕雉现在同样很郁闷,以后和韩信好好相处都别想了,别弄出个仇人真不是什么好事。

  萧何也感到头痛欲裂,以后面对韩信他该咋整?

  汉初

  刘邦还算松了口气,这不能赖他吧,不是韩信谋反了吗,只是他对吕后和萧何合谋弄死韩信还是很意外。

  但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虽然证明了事出有因,但事情也不可能就这样完了,不仅要安抚大臣,还有韩信现在也是颗定时炸弹啊。

  “唉,让张良、萧何、陈平他们进宫。”

  吕雉点点头,只是手心里都是汗,只有她知道自己心里有多紧张。

  还在家中的萧何,此刻人一下老了好几岁,对韩信的死,也许他真的谋反,但自己骗他入宫,光是看到这里就愧疚不已,而且还要担心陛下怀疑他和吕后的联系。

  张良也很心累,好好的游山玩水、隐居作乐多好啊,可惜了,或许是人各有命,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对应最后的结局。

  “准备准备,要进宫了。”

  ......

  戚夫人看着韩信的死还是没忍住惊呼出声,“吕雉这疯女人,嘶,果然够狠。”

  楚国

  韩信笑得有些发狂,只是眼神里终究很是悲凉,“萧何啊萧何,我没想到最终你也推了我一把。”

  蒯彻在旁边很是着急,“楚王,如今还是早准备吧,只怕长安那边会随时发作于你啊。”

  ......

  {其次是彭越之死。

  陈豨叛乱,刘邦亲自带兵平叛,然而向彭越征兵时,彭越称病不去,他想坐山观虎斗,只派了几千人去应付了事。

  需要用你的时候你偏偏就生病了,刘邦很不满。

  在受到刘邦的责备后,彭越很害怕想去请罪,但被手下阻止了…

  彭越想处死他的太仆,太仆很害怕啊,就跑去告诉刘邦,说彭越想谋反。

  于是彭越被逮捕囚禁在洛阳。

  本来刘邦想流放留他一命,但吕后觉得彭越是个人才,不该放虎归山,怕他逃到敌国成了祸患。

  刘邦听取了吕后的建议,处死了彭越。}

  此时的梁国

  彭越原本提着的心也落地了,眼泪如泉涌,笑中带泪尤为凄凉。

  “狡兔死、走狗烹啊,高帝和吕后,真不愧是夫妻,都一样狠,哈哈哈哈哈”。

  ......

  长安宫内

  刘邦的眉头深深皱起,不管这两历史上有没有造反,但现在的可能性却极大,一想到后面还有一个英布,刘邦的心更是死得透透的。

  吕雉的呼吸不免紧促,她现在得罪了俩,只怕韩信和彭越都要恨死她了,不行,她不能慌,一定有办法。

  文帝时期,刘恒很无奈,他爹现在只怕头疼死了,可是自己却没办法。

  刘彻他们这些后代皇帝心里也只能同情一下高祖,希望他可以摆平这些事情吧。

  {最后就是英布了。

  看到韩信、彭越接连被杀,尤其是彭越还被剁成肉酱分给了诸侯王。

  英布自然害怕啊,结果直接给人逼反了,就暗中部署谋反一事。

  就在准备阶段,英布的小妾生病求医,英布怀疑小妾和下属贲赫有染。

  贲赫恐慌之下就去长安告发了英布想谋反的事情。

  刘邦派人来调查,但英布觉得自己经不住查啊,索性杀了贲赫全家,直接反了。

  而由于叛军的势力强盛,刘邦不得不带病出征。

  在亲征中,刘邦不幸中了箭伤,加重了他的病情,等回到长安后病情进一步恶化。

  汉高帝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刘邦去世。}

  英布一拳锤在桌上,不用多想也知道历史上是自己输了,即便知道了刘邦受伤也没活多久,英布也高兴不起来。

  韩信、彭越也是如此,再如何刘邦都比自己活得久,越想就越是不能平静。

  朝中大臣们心里也是各种想法,可以说有野心的人已经按耐不住了。

  皇宫内

  刘邦原本就郁闷,他倒是不怕死,但现在自己历史上的死期被爆出来了,那些有野心的又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如今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内部其他人也不见得就安分守己,再加上这三个家伙若是联合起来,那事情可不就大条了...

  越想越紧迫,刘邦已经顾不得休息了,连忙召唤心腹们入宫开会。

  吕雉眼里一片肃杀之色,现在可是汉朝生死攸关的时候,若是解决不好,那等待她们的唯有死亡。

  薄姬抱着儿子,紧张得发抖,现在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刘盈、刘肥和刘如意这三兄弟,得知他们爹的死讯,都哭成了泪人。

  刘盈泪如雨下,他一直知道父亲对他的期待有多大,原本自己身为太子本该是为父分忧的时候,但偏偏还让老父亲带病亲征,刘盈这一刻是真的恨透了自己的平庸。

  ......

  汉初的老百姓们在担惊受怕,看到高皇帝的死心里都止不住的悲伤,好不容易结束了战乱没多久,若是朝廷内部再发生叛乱,那还有什么活路可言啊。

  当然大多数百姓还是希望不要再乱了,都知道陛下的后代还有好几位明君,谁也不想出现其他的新皇帝出岔子,万一昏君当政,对他们更是祸害。

  其他时空也不知道此时的汉初是个什么情况,但后朝百姓们提起这三位还是很唏嘘。

  {回到正题,平定了英布的叛乱后,刘邦在家乡沛县做了这首诗。

  此时的汉王朝先后经过了臧荼、韩信、陈豨的叛乱,再加上现在英布造反也被平定。

  然而在北方,还有匈奴窥伺,整个大汉摇摇欲坠。

  刘邦写这首诗时,心情必然是极其复杂的,透露出一种胜利者的悲哀。

  开头的‘大风起兮~云飞扬’,风起云飞,群雄竞逐,不过几场叛乱都是依次发生,用来解释几场叛乱不太行得通。

  或许可以理解成对天下局势的暗喻,天下如同大风,只要有一点变化,有野心的那些人又会像云一样聚拢,战火又将会被点燃}

  刘邦现在都没心情欣赏他的诗作了,当务之急是等他把韩信三人处理好,拖下去问题更大条。

  可以说,现在的汉初年间,从朝廷到民间,都透露着暴风雨欲来的诡异感。

  其他时空倒是不受影响,百姓们跟着光幕一起品鉴诗句,时不时再结合前面的叛乱背景,似乎理解的更加深入了。

  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感觉比夫子讲的要容易理解。

  当然古代的夫子们现在也不是没有改变教学方法,只能说一步步来。

  {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威是威风凛凛,加是凌驾天下。

  迎面而来的豪迈气势,武力荡平了各路野心勃勃的诸侯后,风风光光回到家乡。

  全诗的重点还是在最后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虽然是皇帝,但想要保住天下,就要有能守卫四方的猛士。

  然而有谁能替他守住这片江山啊,是希冀、也是疑惑。

  功臣们一个个谋反,只剩下他拖着年迈的身躯在这感伤,还有心中对大汉朝廷前途的担忧。

  担心王朝随时被颠覆,天下又将陷入动乱,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所以他希望可以找到能够安心守卫国家的猛士,然而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某个人身上还是不切实际的}

  光幕下

  看着后世的解读,不少百姓们彷佛也看到了一个垂垂老矣的帝王在暗自神伤。

  汉初的百姓们都快烦死了,他们想要和平、不想要战争,就想安安心心种地过日子,对那些为了一己私利想要搞事情的家伙,可以说在百姓们嘴里都死千八百次了。

  嬴政也算是能理解刘邦的感受,如今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对秦王朝的未来,也是同样担忧,扶苏的能力虽然见长,但就像光幕里说的,把未来放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不切实际,还需要更多的人才建设啊。

  刘邦没说话,他现在心里很不好受,可是事情还是要一件件的解决,想太多也没用。

  刘邦的后代皇帝们,心里也动容了,他们的高祖皇帝也不容易,尤其是刘恒,这当儿子的自然很心疼他老爹。

  点开评论,各时空的眼神自然而然看过来。

  【大风起兮云飞扬,多有画面感啊,脑子里一下就能浮现出风起云涌的场面】

  【曹操说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感觉用来形容刘邦就很贴切】

  【刘邦想要韩信做臣子,但韩信想到是战国时期的模式,做诸侯,这种矛盾就无法调节,刘邦收不了韩信的野心,韩信的野心也接受不了王爵被撸,只能被吕雉杀】

  【韩信可能会忠于刘邦,但不一定忠于他儿子,刘邦死后,韩信做大后还是要反的】

  【在韩信彭越英布他们看来,自我定位是公司的合伙人,而不是老板的得力下属】

  【这首诗主要还是普及性强,三句话能流传至今也很厉害了】

  ......

  光幕下

  看着后世人聊得欢,各时空的老百姓们也讨论起来,一些半懂不懂的内容,大家一起聊,总比自己瞎琢磨热闹。

  嬴政一连得到几个消息,韩信是兵仙,军事能力超一流,但是这家伙若是真想做诸侯王,这点嬴政也是不允许的,好不容易才完成了大一统,怎么可能再恢复到以前的模样,所以韩信此人,还是先放在军营再看看吧。

  汉初

  刘邦看着后世人的分析也陷入了情绪中,有些矛盾没办法调节,当然若是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当然好,都是一路走来的,他也不想看到最终兵戎相见的那一天。

  韩信深吸了口气,坐以待毙不是他的作风,他必须早做打算,历史上要是他真谋反,那没什么好说的,最好可以谈,否则那就战场上见了。

  彭越一想到被剁成肉酱,心里就恨得不行,事已至此,他是真要反了,一想到还有两个同盟可以联系,他心里还是稳了不少。

  英布的想法和彭越差不多,虽然心里害怕,但想到还有韩信和彭越,他还可以找盟友,这样刘邦面对他们三个也不敢轻易动手…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更新,第 316章 刘邦和大风歌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