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文学>其它小说>父慈子孝>第一百一十八章:思想钢印
  “陛下!”

  当长孙无忌,高士廉,房玄龄等人,一到两仪殿就跪下。

  李世民着实吓了一大跳。

  “发生什么事了?”他急忙问道。

  “陛下!”

  长孙无忌激动的喊道: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李世民眼睛一突,难以置信的望着长孙无忌,“辅机,这话是你……。”

  “陛下!”

  “此言是殿下,在崇教殿,不,是天启殿,面对臣等,诸多名士大儒说的。”

  魏征面色潮红,激昂的说道:“此乃我大唐千千万万百姓之情怀理想。”

  李世民三步并两步上前,让众人起来,追问道:“快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陛下……是这么回事。”

  群臣在与李世民讲述。

  与此同时。

  东宫一事在长安传出,迅速发酵,引起前所未有的轰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士子们疯狂奔走,争相传告。

  大街小巷疯了一般,涌上街头,他们不约而同的朝着承天门外而去,站在不远处,望着飘扬的国旗,不断呐喊。

  随着时间推移,百姓越来越多。

  这四句话,不论是士人学子,还是名士大儒,又或者是普通百姓。

  他们都能够从中感受到,强烈的精神追求,远大的理想抱负。

  太子是对他们说的。

  是对全天下人讲的。

  他们如何能不激动?

  “殿下!”

  “百姓们聚集在承天门,高声呐喊殿下四句。”

  “他们都像是疯了一样。”

  长孙冲又惊又怕,不敢相信名士大儒,士子学生,普通百姓,竟然有一天能站到一起,喊出共同的口号。

  “什么?”

  李承乾傻眼了。

  他没想到,给大唐上个超级光环,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你们是不是有点太过夸张了?

  “走!”

  “去承天门。”

  “不,从通训门过去,等陛下。”

  李承乾镇定道。

  事情闹的有点大,超乎他的想象。

  他不能自己一个人去解决,李世民那边肯定也知道了。

  与李世民一起去,是最好不过。

  他要单独过去,反而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真的是……。”

  李承乾有点哭笑不得,大唐初期百姓,精神世界是不是有点太过空洞了啊。

  几句话就能撩拨得他们欲罢不能,高潮迭起的。

  不过,转念一想,又能理解了。

  隋唐之前,汉王朝可是遭受过史无前例的危机,汉人差点灭绝,思想文化几乎出现断层。

  隋朝建立,还没来得及在思想文化上进行重建,二世而亡。

  唐朝建立,又面临内忧外患。

  李世民得位不正,导致内部一系列思想文化体系,无法有效确立。

  外部又要频频用兵,根本没有时间把重心放在思想文化上。

  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唐初时期的文人,实际是迷茫的,找不到方向。

  在思想文化混乱的背景下,李承乾的四句,不亚于为他们指明道路,找到前行的方向。

  可以说,这是为大唐文人,千万百姓带来了精神指导,注入了精神动力。

  你说他们能不激动兴奋吗?

  当李承乾的步撵,从通训门抵达太极殿广场,就见到李世民与一众大臣赶来。

  李世民的眼神是复杂的,他在认真审视,自己的嫡长子。

  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标准。

  一个四言,撩动大唐人心弦。

  以至于在承天门外自发聚集,高喊大唐万年,陛下万年。

  “承……承天门外,百姓汇聚,乃是民心昭然。”

  “太子与我一同前去,顺应民心……。”んΤτΡS://Wωω.sndswx.com/

  李世民还是没敢把亲近的称呼喊出口。

  他不知道怎么的,面对李承乾有点不太自信。

  怕他冷脸相对。

  怕他并不领情。

  “是!”

  李承乾无所谓李世民的态度。

  一行人登上承天门城楼,一眼望去,承天门大街乌泱泱一片,人山人海。

  有博士,名士,大儒,有士子学生,还有许许多多的长安百姓。

  甚至你能看到,站在边缘或者稍后的商贾小贩。

  人人神色激动,举手高喊。

  “大唐万年!”

  李世民胸腔有一股豪情与骄傲,跃然而出。

  他伸出一手。

  禁军将士开始跺脚震地。

  百姓们开始安静下来,看向承天门的天子。

  “拜见天子!”

  “天子万年!”

  呼啦跪下一片,山呼万年。

  李世民神色潮红,有着难以言喻之感。

  “免礼!”

  李世民开口,站在他身边的李承乾,发现李世民的声音,竟然有些颤抖。

  “谢陛下!”

  百姓起身,殷殷的看着大唐天子。

  “朕的子民。”

  “你们的心意,朕感受到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李世民高声,道:“朕在此,将以此四句,作为朕的志向与目标。”

  “此生将忠实践行,夙兴夜寐,不敢懈怠!”

  “朕的子民,你们也当奉行这一崇高信念,远大理想。”

  “朕与尔等共勉!”

  好!

  李承乾暗自叫好,为李世民点赞。

  他本来就是想大唐百姓,认识到自己肩负何等重大的使命。

  自己说的,可没有李世民站在承天门上,郑重对百姓的承诺,并赋予给百姓的使命责任,更加有份量,更加有意义。

  可以说。

  今日承天门事件传开,大唐人人将彻底奉行这一理念。

  “陛下圣明!”

  群臣当即跪拜高呼。

  百姓们再次跪下高喊。

  整个承天门,在这一日,注定为成为史书上浓墨重彩一笔。

  在后世产生的影响无穷无尽。

  李承乾发现几个史官,跟疯了一样,一个比一个书写的动作快。

  恨不得把此时此刻的场景话语,一字不落的全部记载下来。

  他真没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也没想到百姓的激情会这么饱满与冲动。

  不过也好。

  从李世民口中确立,算是彻底给天下百姓打上无可抹去的思想钢印。

  有了这一道思想钢印后,大唐的发展会如何,思想文化会有什么变化,他不得而知。

  但他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往后许多事情,都不用再去考虑,古人前贤怎么说。

  我们现在要为天地立心,你古人前贤说的并不是一成不变,我们要承上启下,也要探索发展。

  简而言之,这是解放思想,解开思想枷锁,解开思想禁锢。

  以后面对顽固不化的守旧分子,举起什么不尊圣贤的大旗。

  他们也能拿出‘为天地立心’四句的大旗来反驳。

  说白了,有一群人总是拿古人来背书,压的其他人没办法反驳。

  但现在有天子背书,难道还能怕你不成?

  ……

  回到两仪殿。

  李世民坐在主位上,还是没能恢复平静,处在兴奋状态。

  四十多年来,他心里总算是找到主心骨,找到明确治理大唐,缔造盛世的道路。

  李承乾不亚于把治国方针,治国理念,用喂饭的方式喂给了他。

  “太子,朕伐炀如武王伐纣故事,朕也当效仿武王之举,治理天下。”

  李世民心情美妙的地方,不仅仅是一个。

  这个也是让他心情大好之一。

  他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李承乾是怎么异想天开,会这样把拿大唐跟周王朝类比。

  这不仅抬高了整个大唐的历史地位。

  把高祖抬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

  他李世民要是比作周武王,那高祖皇帝不就成周文王了嘛?

  也让他这位大唐天子,成为活着的如周武王一样的君主。

  这种飘飘欲仙,一个劲上头的快感,差点让他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太子。

  你可太特么会说话了。

  我怎么能是周武王呢,多不好意思的啊。

  “朕何德何能啊。”

  他嘴上说着谦虚,但在场的人,谁看不得他那自得开心的样啊。

  李承乾暗自摇头。

  这事,其实是不太站得住脚的,只是他强行类比,带入进去。

  毕竟是他太子说的话,还把全大唐的人都给抬了一手。

  你们要还不是要呢?

  不要,敢反对。

  你看脑袋能不能保了。

  所以,再站不住脚,也只能沉默,并且还要在后续,把站不住脚的地方,找理由自圆其说。

  “其实,朕是想成为周文王一般的贤明君王。”

  李世民心还不是一般的大。

  毕竟周文王是公认的明主贤君,名声在外的。

  他这话,不知道是不是在暗示。

  他不想要武,想要文。

  李承乾也不答话,任由你自己说便是。

  文字你想要?

  非要在驾崩后,给你上武。

  “陛下!”

  这时,魏征道:“太子居东宫,几近不出,一年未理国事。”

  “臣以为不妥,太子有废怠国事之嫌,是否该让太子署理政务,处理国事。”

  长孙无忌没想到会突然来这么一出,电光火石之间,他就知道魏征的用意。

  陛下心情大好,太子表现也是极佳。

  这是趁热打铁啊。

  “陛下,臣也觉得如此。”

  “太子之前专心养病,治疗足疾,如今足疾大为改善,是应该肩负储君之责了。”

  他说道:“若是太子一直不署理政务,百官难免猜测太子怠政,对太子不利。”

  房玄龄见陛下看他,也急忙道:“臣觉得在理……。”

  “太子,你觉得如何?休养一年,我不说什么,但群臣都有意见了。”

  李承乾道:“陛下,臣的足疾还有点时间才结束疗程,等到时候再说吧。”

  他这是婉拒了。

  额。

  众人大感意外。

  不是啊太子,气氛都烘托到这份上了。

  大家伙在发力,陛下也不反对,怎么到你这里就掉链子了呢。

  你一口接过去,一切不就顺理成章。

  你好我好大家伙的局面嘛。

  不会你还在跟陛下来气吧?

  李世民鼻间重重呼出粗气,道:

  “既然如此,那就等太子结束再说。”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父慈子孝更新,第一百一十八章:思想钢印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