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能中举的人,基本上算是踏入官场了,大明每届乡试,录取士子只有470人,直隶100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等布政司各40人,广东、广西各25人,而会试能录取两百多人,基本上二比一的比例。
没有被会试录取的举人,如果不介意的话,回乡之后,也可以充当吏员,九品,朝廷认证的。当然,不是每届只有470人参加会试,往届落榜的人也会参加,越往后竞争越激烈。
中举的士子到了京城之后,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大部分人并不是专心温习功课,都是走亲访友、拜访名士,或者参加文会,目的很简单,拓展交际圈子,积累名望。
很多来参加会试的人,明知无望也要来凑这个热闹,就是为了结识名流和朝中权贵,如果认识了这些人,就算考不上,也有可能被放个实缺;最不济也认识了朝廷重臣,回乡之后,说一句“我认识**尚书、**侍郎”,当地的官吏、士绅都会给他几分薄面。
今天的宴会,是李景隆主动发起,邀请这些士子的,所以这些人无论能不能榜上提名,都有了很大的资本,无论是仕途还是名望。
李景隆放低了姿态,让众士子很受用,一时间,桌上气氛很是融洽,气氛也热烈了起来。
“能得国公大人相招,乃是我等莫大的荣幸。前些日子国公一首《临江仙》,名震京师,今日能否请国公为我等赋诗一首,以壮声威!”周孟简一直怀疑李景隆的词有猫腻。
李景隆今年都四十多了,才气一直不显于世,他突然间做出一首名震天下的诗词,任谁都怀疑。现在市面上闹得纷纷的《小儿语》,周孟简也看了,他只能用幼稚二字来形容这篇“大作”,完全不符合李景隆文豪的气质。
一听周孟简这话,李景隆心里暗喜,他安排这场宴会,除了笼络曾啓三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装叉!李云睿给了他好多诗词,让他当文豪的。
“呃……”李景隆先是皱了皱眉,低头沉思了一下,脑中不断盘算,李云睿给得诗里面,哪首比较符合现在的氛围。
十多个士子此时齐齐看向李景隆。
李景隆深吸一口气,看了看士子,开口说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里最为著名的一首,被李云睿给了李景隆,如果龚自珍知道了,肯定棺材板压不住了。
“好一个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曾啓听后,不禁觉得精神大震。
在众士子眼中看来,大明刚刚经历过四年的靖难之役,“清君侧”只不过是朱棣争权夺利的一个借口,数十万百姓遭遇生灵涂炭,无数忠臣含冤而死,现在朝堂留下的大臣,大都是屈从朱棣的武力,又或者是投机。这些人迫于朱棣的威势,不敢过多表达自己的意见,搞得朝堂上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利用“九州生气”指出新帝初立,又用“万马齐喑”来指出朝堂气氛,接下去两句道出心声,期望有更多的人才充实到朝廷中,救济斯民!
曹国公忧国忧民的情怀,果然不是盖的……
“国公胸怀天下,乃万世之表……”
“曹国公以家国为己任,我等敬服……”
“昔有范文正,今有曹国公……”
一时间,众士子纷纷出言赞扬,让李景隆很是不好意思。
李景隆站起身来,走到窗户前,看了看窗外的湖光山色,慢慢说道。“诸位士子,我已经年近半百,可谓垂垂老矣。诸君乃是少年之人,大明的将来还要靠你们,我有几句话,赠予诸位!”
众士子一看此情此景,赶紧起身恭听曹国公的教诲。
李景隆看了看曾啓等人,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
“大明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世界则国胜于世界。”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大明,与天不老!壮哉我大明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李云睿就背过了前后两段,写给了李景隆,李景隆今天就拿了出来。这是《少年中国说》中,感情最充沛,气势最磅礴、感染力最强的一段,任何人听了,都会心潮澎湃、豪气丛生、热血沸腾。
为了规避文抄公的风险,李云睿肯定不能把“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拿出来,略作了删改,把中国改成了大明。
听着李景隆激情如潮,文思如海的“教诲”,曾啓等人非常震撼,恨不得立即拿来纸笔,记录下来,回去之后好好研习。
“国公谆谆教诲,我等谨记,铭记于心!他日若能金榜题名,定不负国公所望!”周孟简听了李景隆的诗后,有些惭愧,为自己的小心眼感到羞赧。再听了李景隆的《少年大明说》演讲后,更是无地自容,只能对天发誓表决心了。
曹国公这等情怀,岂是普通人能懂?
“我等定不负国公所望!”一群士子满脸正色,齐齐朝李景隆施礼。
“负不负我,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不负百姓所望,不负大明所望,不负陛下所望。”李景隆将姿态摆的很高,毕竟儿子说了,一定要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姿态。
只有这样,朱棣在对曹国公府下手时,就要顾虑一下,一个忧国忧民的勋贵,直接一棍子闷死,会不会让百姓和官员寒心。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小公爷更新,第162章 《少年大明说》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