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充分放权给下面人,让他们自由发挥。
自古思想工作无非两个办法,一是耐心引导,二是棍棒教学。
从长远来看,耐心引导效果最好。
从短期来看,棍棒教学更胜一筹。
不过大将军王也注意到营中出现大量自己的泥塑,说是丁副主任的意思,用于加强包括宗室在内的八旗子弟爱国思想教育工作。
对此,贾六原则上是不同意的,他一直强调不要过于突出他,就是不允许搞他的个人崇拜。
“最近有人讲本王是大清英雄,这個说法是有问题的,难道除了本王外,咱大清就没英雄了?”
“还有,你们把本王塑像同太祖太宗们并排放,这个会不会刺激到一些人?从而在本王出征以后在皇上那里进本王的谗言?然后搞什么十二道金牌把本王召回来?”
“......”
贾六有太多的顾虑。
“当今天下,试问何人能称英雄!”
“数风流人物,还看王爷啊!”
“皇上真要弄什么十二道金牌,我等就保着王爷杀进紫禁城!”
“江山轮流做,怎么着也要轮到王爷了!”
“没有王爷就没有我等今日,王爷真要不肯再进一步,那我等也只好把王爷架上去了!”
“......”
在众人诚意满满的反复劝说下,以及自己的确是大清唯一英雄的现实面前,再三思量之后,贾六终还是听从民意由他们去了。
只是强调不要太过份,不能因为抬高他就要贬低大清的列祖列宗。
因为他目前还没有找到任何法理上自己可能姓朱的依据。
所以,短期内,爱新觉罗的皮还是要披的。
至于什么言而无信,收钱不办人事的指责,王爷本人并不知情。
都是下面的人曲解王意。
再说,收上来的钱又不是王爷自个拿家用去,全是贴补在这次出征的。
别的不说,八旗将士的开拨银总要给吧。
虽说不多,一人只需五两,可这么多人下来,十几万两总是要的。
这钱朝廷是不给的,大将军王又不能自己出钱,所以只能宗室自筹了。
同时,王爷本人是坚决不允许反战、厌战情绪蔓延的,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这次出征事关大清存亡,不管是宗室子弟还是八旗子弟,人人都要争当岳武穆。
谁敢反战厌战,畏战怯战,谁就是大清的千古罪人!
内务委员会正在完善战场军纪条例,对于反战畏战的宗室子弟,轻则开除宗籍发四川劳役,重则就地枪毙。
为了表示自己与贼兵誓不两立的决心,贾六更是手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命人用长幡置于自己的正黄大纛边上。
不管他走到哪,正黄大纛就到哪,同时“精忠报国”的长幡也跟到哪。
不是“越是没有越要强调”的意思,而是真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这些年来,朝廷虽然多次下旨降低岳武穆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将武圣改为关二爷,但在八旗子弟心目中天下一等一的大英雄,除了岳武穆爷爷,还真是没人能当得起。
政治层面上,岳武穆的后人岳钟琪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生战功显赫,在平定青海叛乱、逐准安藏及讨伐大小金川的过程中屡建大功,被乾隆誉为“三朝武臣巨擘。”
“终大清一世,汉大臣拜大将军,满洲士卒隶麾下受节制,钟琪一人而已。”
如此,大将军王以武穆为榜样,以“精忠报国”激励将士的行为,自然不会受到任何怀疑。
军费的着落有了,保守估计能通过议罪银收上不低于二百万两的军费,怎么着也够大军从卢沟桥走到长江边。
到时打还是不打,就看朝廷后续开不开支票了。
这一点,贾六与他的部下意见非常一致。
军粮这一块户部正在筹备。
相比军费,军粮这一块相对容易的很。
因为早在大清开国之初,朝廷就在京师、各省州县、八旗驻防区设立包括京通仓、各地官仓、常平仓、兵丁驻扎区的仓廒等在内系统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以确保军粮支出和国家的粮食供应安全。
户部负责军粮调拨的是侍郎和珅,为了东阁贤弟能够一举平贼,挟大胜之威扶保皇上,和珅这两天忙的连觉都没睡。
“部里已经给各地仓库发文,凡办理军需所需官兵口粮及马匹草豆,如有仓贮、厂贮未动者,一律拨来大军。”
和珅又说除了户部直辖管理的各地粮仓外,又发文给河南、陕西、四川、山西、直隶五省,让这五省为大军供应军粮,绝对保障出征将士不会饿着肚子打仗。
“东阁,留给皇上的时间不多了,一切都要看你了!”
和珅走时,鼻子很酸。
相比自己,东阁贤弟肩上的担子更重,承受的压力更是旁人难以想像的。
为了重振爱新觉罗子弟,重振八旗的武勇,他宁可得罪宗室也绝不妥协,单这独往也的精神,就是那帮尸位素餐的王爷们远不能及的!
“和兄放心,为了大清,为了皇上,我哪怕流尽爱新觉罗最后一滴鲜血,也绝不放弃!”
贾六神情坚定,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已经等了好久了。
军粮的事情是解决了,可眼下最让贾六头疼的其实不是粮草问题,而是如何筹措大军出征所需的火枪、火炮、甲衣军械、战马及其它军中耗材。
这次出征,仅从京师出发的部队就有正白旗护军、虎枪营、善扑营,还有重建的健锐营,内务府包衣营,火器营,圆明园护军营,总兵力差不多15个团近两万人。蜀南文学
贾六自己直属的亲卫部队、出来演习拉练的热河骑兵部队,这又是近五个团人马。
光是正规军总数就达到了两万五千人。
这边又妖蛾子似的非逼着人家宗室子弟从征,一个黄带子营,一个红带子营,两营加一起一万五千人肯定是有的。
出动战马七千余匹,拉车的驽马和驴、骡子、骆驼等牲畜近万头。
也就是说光从京师出发的部队就有四万人,且清一色八旗子弟,实是自和通泊之战后京师八旗的最大规模动员。
也有人说是八旗的最后一口气。
这话细细扳一扳的话,那真是一点也不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事。
人多是好,武器装备哪里来?
贾六十分头疼。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人得加钱搜读更新,第七百四十六章 八旗的最后一口气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