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人家年夜饭定的情况比每年都好,从三十到正月十二,大小包房全部预订出去,同时散台也定出去不少。
这是一个忙年。
老谭和张丽都采取了年前年后分批休息的办法,所以春节期间员工出勤情况良好,虽然忙,但人员充足,很好的完成了所有接待任务。
并且出现了两个冒高营业额,正月初六卖了十六万,初八卖了二十万。
春节期间家家饭店忙,生意是平时的两倍,有的甚至是三倍。
由于忙,员工不能回家过年,老板在三十这天都给大家发红包。红包有大有小,一般来说普通员工都是一百,管理层会多些,有五百的,一千两千的,多的还有上万的。像老谭在滨海的时候都是五千。
关东人家也不例外,三十这天徐总手里拿着一沓红包挨个的给员工发。
最后发到老谭这,老谭笑呵呵的接过红包,连说谢谢。
等徐总走后李忠清笑着问老谭:“谭师傅,你的红包最大了,多钱?”
老谭也不谦虚,直接把红包打开。
厨房好多人都用羡慕的眼光看过来,在他们的意识里徐总至少得给老谭包一个几千元的红包。
可是,红包里只有一百块钱!
一百块钱!
大家都难以置信,但确实是一百块钱。
老谭的脸色有些难看------
他也没想到会是一百块钱,虽然接红包的时候感觉很薄,但怎么也没想到会是一百块钱。
这有点骂人了。
就算是普通员工也得给一百块钱,何况还是总厨?
大家也都不相信,但红包在那摆着,不由得你不信。
老谭脸色难看,李忠清尴尬了。
大家尴尬了…
“给是情分,不给是本分,不嫌少,来,小弟,拿去买烟。”老谭缓和一下后把钱递给身后的打荷小弟,叫他去买烟抽。
小弟很明白事,拿起钱就出去了。
大家也都收回目光,该干啥干啥去。
红包事件对老谭来说确实生气,但很快就过去了。还是那句话,给是情分,不给是本分,挑不出什么理来。干的是工作挣的是钱,一个红包活不了一辈子。
当然,也确实造成点影响。有说徐总抠的,有说徐总准备不用老谭的,也有说徐总做的过分的…
至于徐总为什么只给老谭一百块钱,这个没啥好解释的,因为王刚、张丽、胡静也都是一百块钱。
在某方面讲,这也是一视同仁。
在这里不得不说徐总做事很怪,该是收买人心的时候不收买,非得叫大家心里不痛快。
另外现在关东人家的生意确实起来了,每个月达到了二百万,春节这个月破天荒的卖到了三百二十万,成为历史性记录。
春节前,甘旗卡的袁姐给老谭打了电话,由于八项规定的影响,园区酒店生意很不好,客房入住率也不行,集团决定暂时关闭一段时间。
这样正好,把那里的孙海成、小龙、孟梦调回来,过完年饺子馆新店开业直接去上班。
图雅琪琪格也准备过来,这样前台经理也有了。
呼和浩特张宇的饭店生意不错,春节前已经上升到了九千块钱。
乌兰和杨志军俩人配合的挺好,听说现在已经处上了。
爱情呀,真的是无处不在。
老谭一直没去呼市,也没去甘旗卡,他实在是太忙了。
很快,过了正月十五,饭店不那么忙了,开始进入春节之后的淡季。
这期间老谭领着儿子回了一趟老家北票,看望一下母亲。也没在家待几天,饺子馆新店还在装修,儿子马上开学,很快就回来了。
回来后抓紧装修饺子馆,同时在老店招兵买马,培训人员。
这次培训老谭没有亲力亲为,厨房这边交给了华清负责,前台李爽负责,俩人只需把老店的模式复制出来就行。
现在是华清、孙海成、小高三个厨师,老谭通过老四有招了一个,新店开业之后小高带着新招的厨师过去,他任厨师长。
凉菜这边方建军是师傅,又给他配了一个小弟,这样新店开业之后小龙过去主理凉菜,手工制品在老店制作,然后往新店配送。这样既保证了菜品质量,又节省了人力。
王红现在是总饺子师,负责调馅与和面,新店开业后饺子馅和饺子面全部从老店进行配送。王红在老店,孟梦去新店。现在师徒俩的任务是培训饺子工。
图雅琪琪格过完年就来了,跟着李爽学习前台管理,新店开业后过去做经理。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有条不紊。
老谭每天把关东人家的工作安排好,然后到新店去看一下,中午饭口的时候会回到关东人家。下午休息的时候再到装修现场视察指挥,晚上回到关东人家,下班后来到饺子馆,看看这边的培训情况。
时间安排满满的,每天到家都十一、二点。
回到家,儿子和林燕早睡了。他先是洗个澡,然后坐在书桌前抽根烟,把一天的事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过一遍,然后把第二天的事考虑计划好。
这是他一天之中最安静的时候,也是最费脑伤神的时候。
关东人家的生意是起来了,但需要稳定住。俗话说大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用了近十个月时间,硬生生的提高五十万效益,其中不稳定的环节很多,需要彻底固化下来才放心。
生意好,工作量自然要大,有些岗位需要增加人手。灶台上得增加一个厨师,相应的就得增加一个砧板和一个荷台。凉菜也得增加一个人,面点也是。
过完年他和王刚先商量了一下,然后俩人一起找了徐总,徐总倒是答应了,但看样不怎么乐意。
谈完后老谭没在意徐总的不乐意,很快把人补齐。用他的话说没人咋干活?中餐还没达到肯德基麦当劳的程度,流水线似的作业。
人是招来了,但马上又面临一个新问题——生意好,忙累在所难免,几乎是别人家的两倍劳动量。举个简单例子,关东人家的厨师平均一天炒一百二十个菜,别人家的厨师顶多八十个。要是赶上周末有结婚包席,早上七点就得上班,一天下来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好几个砧板、荷台都累跑了。
这么累,员工自然要求涨工资。
而涨工资又是最难整的问题。
像李旭、李忠清这样的老员工不要求涨,有工分制呢,分数到了自然往上涨。可厨房大部分是新员工,他们等不到那时候,于是就要求涨工资,不给涨就不干了。
说实话关东人家确实累,如今在省城餐饮圈里流行一句话,“在关东人家,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驴用。”一听说是关东人家招人,都摇头说不去,那不是人去的地方。
老谭虽然把人补齐了,但工资上不去很多员工不爱干,打离职的很多。不但厨房这样,前台也如此。
张丽一下子招来六个服务员,六个服务员当天就累的脚起了水泡,第二天全走了。不但这六个走了,还拐带跑两个,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关东人家到现在已经是四个年头,属于老店了。
四年的老店有自己的底蕴。
前后加起来一共一百五十个员工,工作两年以上的老员工占一半,这些员工在这里干习惯了,也就不觉得多累,有了归属感。
加上工分制对他们有利,觉着只要在这里好好干,不犯错误,工资就能自动上涨,要比去别的地方挣的多,还稳定,也就拿这里当单位了。
毕竟这里效益好,能保证开资,养家糊口没问题。
在外打工不就是想找个能按时开资的稳定地方吗。
但是,只有一半稳定员工是不行的,还得有另一半。
只有把工作环境变得轻松,工资待遇比同行高一些,才能招到人和留住人。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于是就有了老谭和徐总的一次长谈。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更新,第105章 新问题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