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文学>穿越小说>战国从赵王雍开始>第一百零三章 质的飞跃
  接过宫人递来的水漱了漱口,遂接着问道:“这是海盐?”

  爨人有些吃惊地点了点头,如实回道:“王上真乃金口,此物确为燕地的海卤。”

  听闻爨人此言,赵雍身边的陈忠一干宫人,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一股惊异之色。尤其是陈忠,他也算是看着赵雍长大的,他怎么不知道自己王上还有这等本事?若说赵雍闻香识女,他可能还没有这般吃惊。

  赵雍微微颔首,爨人的回答印证了他的猜测。

  刚才从粗盐中尝到的非常浓的苦味、应该就是海盐中的硫酸根离子和少数的镁离子造成的,若是其他的品种的盐,苦涩的味道应该没有这么重才对。

  当然,海盐中所含的矿物质也并非是不能食用,只是有点苦罢了。或许是身体先天上的代入,他此前竟然一直未曾注意膳食中的这股苦涩。

  走出庖厨,赵雍转头便对着陈忠吩咐道:“大令差人,去传内史进宫。”

  “喏。”陈忠回道。

  ……赵雍前脚回到龙台宫,午膳便紧跟着端了上来。

  一大盆黄米饭(黍,也是小米的一种),和分切好的烤羊、羮煮的菹(腌菜汤),此外还有两个用黄金制作的小碟,其上分别呈放着一盘干枣和一盘熟栗。

  赵雍确实有些饿了。他夹了一块烤羊肉放到嘴中咀嚼,些许是提前有了心理映视,他这次能明显感到烤肉上有一股苦味,虽然苦感并不强烈。

  他随后又拿汤勺舀了口菘菜羹汤(白菜),菜汤倒是酸辣爽口、且还带着一股羊肉味,可能是有了沸水的蒸煮,盐中的苦涩明显低了很多。

  赵雍对面、同他相对而坐的几位嫔妃,正张着樱桃小口小心地进食着,和大口朵颐的赵雍形成了鲜明的差距。她们大多就吃了一些栗子和干枣,肉类和黍基本都是赵雍自己吃的。

  咽下口中的食物,赵雍对着众女问道:“卿等能尝到食物中的苦味吗?”

  几女都有些疑惑地盯着他看。

  珊瑚回道:“王上是说苦荼?(苦菜)今日午膳之中臣妾并未尝出有苦味呀。”

  “并非苦荼,是盐巴中的苦味。”赵雍指着菜肴道。

  盐巴?众女都是摇了摇头。

  “……无事,用餐吧。”赵雍无奈回道。

  过了片刻,孟柔夹起一小块烤羊肉放到嘴中。或许是吃到了其中没能融化的细小盐块,她突然轻呀一声:“是有一股苦味,以前臣妾都未有注意到。”

  姒越和珊瑚似乎是发现了新大陆,纷纷将筷子指向所剩不多羊肉。没过一会、她俩便露出了和孟柔一般的神情。

  “真的有苦味,以前怎么没有注意到呢。”

  赵雍点了点头,看来几女的味蕾还没有被饮食习惯同化。

  她们能尝到,别人应该也能尝到。况且她们所能吃到的盐巴都是经过数道步骤甚至数十道才加工出来的‘精盐’,民间的劳苦大众的条件肯定更差,吃的大概都是经过初步煮筛而来的盐块。

  如此,那他的精盐计划便可以实施了。若是能成,赵国的财政也许能有质的飞跃。

  ……用过午膳,赵田便捧着一摞简犊于宫外求见。

  赵雍宣他前来,正是为了过问财政。

  赵国的内史有点类似于汉初的大司农,准确来说应该是大司农的前身正是战国时期的诸国内史。

  赵国内史其职责除了统管农业生产外,还执掌全国的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

  算是集多数权利于一身的权臣。

  这个时代的官,权利普遍都比较大,不只是文官体系,包括武将行列。

  赵雍觉得应该和这个时代的竹简有关系、和知识信息的载体及政令的传播方式有关系。如果过于分散权利,统治者的政令反而不容易传播。

  竹简一大堆,赵田叙述完毕时间却只过去了短短两刻钟。

  但其叙述内容却全全包含了、赵国最近几年税务收入和贸易收入。赵田也算是言简意赅。

  赵雍随后又着重询问了一番与其它列国的盐政和贸易。

  通过赵田的深度讲解,他虽然早有猜测,但实际的情况还是让赵雍有些吃惊。与赵田的一番对话,他才得知,赵国历年来的盐税收入、竟然基本和租税收入相持平。(租税便是赵国的整体贸易收入。)

  要知道赵国可是贸易大国。整个华夏列国中,若论比拼富裕,那齐国说第二别国不敢说第一。但在贸易这一块,赵国基本是稳占鳌头。除了自身是贸易的进出口大国外,凡是北疆、燕国、齐国、秦国、中山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基本上都要经过邯郸。

  但更让赵雍吃惊的还是赵国的食盐支出。

  赵国的盐政支出,竟然还要远远高于其盐税的收入。尤其今年逢战之时。

  换句话说,就是赵国对于食盐的需求,完全不能自给自足,三分之一需要依赖‘进口’。

  这也是无奈之举,赵国随着国土的扩大,但国境之内却无大型的盐产之地,自然而然造就了今日的囧状,盐产之地,早年一直是赵国的腹心之痛。

  不过,通过赵田的解释,原来自先君成侯之时,赵国便有意囤积盐产,再加上自身也有少许产出,而今虽缺,却并无患。

  而今华夏有五大盐产国,齐国、燕国、魏国、越国和楚国。

  食盐又被分为海盐、池盐(湖水中提取的)、泉盐(井盐)这三大类,前两者的产量要远高于后者。

  至于后世的崖、砂、石这三大盐类都被统归于土盐之中,而赵国境内便是只有几座规模不大的土盐矿区,分布在晋阳、邯郸和邢襄这三地。

  燕、齐、越三国自不必多说,临海之国,必是产海盐的大国。昔日的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便都是靠着‘海盐’而得以称霸一时。再观今日齐国之强,除了自身的变法改革外,亦是因为其背靠一条源源不断的经济龙脉而得行霸业。

  与海盐不同,池盐最大的产地,乃是魏国的安邑(运城)。安邑池盐历史由来已久,自上古之时便是华夏最大的产盐地,千年过去,至今也是华夏列国产盐量最大的一处盐产地,没有之一。

  因为这处盐池而爆发的战争,从上古黄帝、蚩尤时期一直延伸到了今日。三晋分家,安邑归了魏国。而今,随着魏国的衰落,河东之地的曲沃、陕城时常为秦国所夺,但安邑却一直牢牢握在魏国的手中,这应该也是魏国虽衰而未败的一大原因。

  现在,赵雍也不由得对安邑产生出了觊觎之心。

  至于楚国,其境内便多为泉盐。不过,楚国的泉盐大部分都是从巴国抢来的。早在楚肃王时期,楚国便开始针对泉盐产地、而发起对巴地的侵略,至其孙楚宣王时期,巴国的三大泉盐产地便全部为楚国所占。

  惹不起楚国的巴国,由此不得不转而朝着西面的蜀地发展。巴国而今的衰弱,与其失去三大盐泉不无关系。

  赵国君臣就列国的商盐贸易畅谈了大概一个多时辰。

  随后,除了贸易、盐税,赵雍便向赵田询问了一些关于新农法、屯田实施中的难处。其实主要还是担忧去年晋阳一战中俘获的那万余秦卒。

  赵田却表示,一切顺利。俘获的秦卒已经全部打散,并将其分散在了远离秦境边线的代地和燕、齐交接的边界线,并且已经按照赵国新法的规定将其全部登名造籍。

  对此赵雍不得不夸赞了对方几句。

  屯田之策的实施,赵雍最初设想的其实比较简单,主要是为了避免战时向边防军队长途跋涉的运送粮食。所以最初制定的屯田计划主要还是军屯。正式实施后通过与众臣商议,赵雍又责令将各地所犯轻缓的罪徒和奴役而来的战犯增加在了其内,最重要的是招募到了自愿前往的百姓。

  有了底层臣民的支持。如此以来,赵国的移民实边政策,便由最初单纯的军事屯田,变成了现在军事防御和农耕生产相结合的屯田措施。

  ……待内史退去,赵雍拿过几案上的那封简犊,移步到偏殿,开始盯着木墙上的那副阔大的堪舆图暗暗分析。

  就盐产之地而分析。韩国的西边,魏国还占着平周(介休西)、蒲阳(隰县)、汾城(襄汾)、绛城(翼城西)、曲沃、渑池、安邑这七座城池。除此之外河东的十余座城池已经全部为秦军所夺,昔日的西河郡也早就没了踪影。

  若赵国此时想夺取安邑盐产,只需沿着汾水南下即刻。魏国的国境如今被韩国分割成两部分,仅仅凭借其西部的这些兵力,想来阻不了赵国的铁骑。

  盐池的诱惑有点大……

  过了片刻,赵雍又顾自摇了摇头。

  此时对魏开战或为不妥,若贸然大行兵事,无疑是将自己雪藏起来的锋利爪牙、公之于众。况且不说能不能夺来,就算夺来了,也会拉长了赵国与秦国的边境战线,且又违背的三晋盟约,加大与魏、韩两国的矛盾。

  打下了、守不守得住还两说,可能最后为秦国做了嫁衣……

  既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盐的问题,那便曲线救国。

  恰巧今日无国事,说干就干。

  ……召过陈忠,赵雍再度走进了外宫的庖厨之内。

  赵雍随即命爨人收拾出来一间稍小的庖房,但其内灶炉等物一应俱全。

  屏退多余的宫人,赵雍朝着陈忠比划了一番:“去给寡人拿来两个这般大的鼎。”

  陈忠这一路跟着王上东奔西跑的,至今他也不知道自家王上相要干啥。但他见赵雍也没做什么荒唐事,便只能任由着对方去了。

  难道王上想亲自下厨了?

  等四五个宫人抬着两个小鼎进了屋,赵雍继续对着陈忠吩咐道:“再去找些石灰过来,记得要磨成粉。”

  石灰?什么膳食要用石灰……陈忠无奈,只得差人去太医署取,这东西现在倒也常见,只不过大多都是用作药材。

  在没有现成的化学原料情况下。石灰、草木灰便是很好的附着物载体。海盐中的苦味除了镁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等其它杂质,而许多杂质并不能通过简单煮沸来消除,那便需要通过吸附和解吸来分离。虽然赵雍知道原理,但却一直没有实际操作过。

  实践的过程是复杂的,整了一个多时辰也没有弄出自己满意的成品。虽然已经能弄出细盐,但味道始终带着异味。

  又过了半个时辰,赵雍才反应过来,不同的物质溶解与水的温度是不同的。

  又过了半个时辰,通过不断地倒腾卤水,总算找对了路子。

  一小盘,形如细粉的雪白结晶物终于呈现到了众人眼前。

  赵雍忍不住尝了尝,虽然还有一些苦涩味,但也几近于无了。且卖相比最初的卤块好了十倍不止。

  “这是盐?”陈忠在一旁惊诧地问道。

  他的脸此时和赵雍一般,都黝黑黝黑的,但比之一旁负责烧火的几位小宫女还是好了不少。

  此时几人的脸色和几案上那一小撮雪白的盐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雍看着对方吃惊的模样,满意的点了点头。

  “汝等辛苦了,一会去领十钱。”赵雍转头对着几个负责烧柴的小宫女说道。

  小娘们面色顿时一喜,立即俯身便拜道:“奴婢谢王上赏。”

  “去将盐巴用丝帛包裹好。”

  “喏!”

  再出得小屋,天已经蒙蒙发黑了。

  赵雍却是一脸的舒畅,‘盐巴’终于是弄出来了。

  回到寝宫,他接过宫人递来的丝帕抹了一把脸,就匆匆地朝着内殿走去。

  “磨墨。”赵雍对着侍立一旁的小宫女吩咐一声,便顾自拿过一旁的空白竹简写了起来。

  通过此次卤炼,赵雍总结出了两道工序,先是将盐块熬煮成卤水,然后再把卤水在低温中过几遍晶体盐板,最后再把卤水蒸干,形成一层层晶体盐。再将晾晒在席子上晶体盐块、用五十度左右的温水一遍遍渗透淋洗。得到的晶体盐经过晾干研磨,便是最后的成品了。

  步骤虽然不复杂,但也足足写了三十片简犊。

  将笔放到一旁,赵雍长出了一口气。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战国从赵王雍开始更新,第一百零三章 质的飞跃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