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冬天大雪封了山路,城镇周围很少能看到人影。这段时间连着大晴天,来集散地交易的野人也就多了。
吴勇和美丫卸货。
村长看了看帐篷门口挂的牌子,走进了其中一间。
林潇潇跟在村长身后,只看不说长见识。
村长进了帐篷后,找到一位着深衣的官吏,缴纳了一枚布币后拿到一块木牌。
布币是郑国和胡国使用的铲形铜币,也就是交易货币。
木牌上写着一个篆体的“肆”字。
村长让林潇潇“肆”号摊位前等着,他出去找美丫他们。
所谓摊位就是一块木板,木板上刻着数字。
此刻帐篷里人不少,其他摊位是从其他地方赶来交易货物的人员。大家都在各忙各的,林潇潇没有贸然上前打招呼。
林潇潇放下背包,假装手伸到包里,实际从仓库拿出一把扫帚,开始打扫摊位周围的卫生。
村长很快就带着吴勇回来了。
吴勇两个肩膀上各扛着一个竹篓,里面放着村民要捎带过来出售的物品,以及今天的重头戏木炭。
吴勇放下东西后又回去看着板车,换了美丫进帐篷。
林潇潇和美丫把木炭取出来摆在摊位上。
到了开城门的时间,村长叮嘱了他们几句,然后一个人进城了。
收拾好摊位,林潇潇左右张望,发现其他人大多是搬了石头来坐。她趁着没人注意掏出两张马扎,和美丫一起坐着马扎守摊。
他们带来的木炭开价五十布币一篓。有人询价,均都嫌贵摇头走了。
林潇潇对五十布币的购买力还不太了解,但在听到隔壁摊位一布币可买一捆木柴后,怀疑木炭的价格是不是开高了。
五十布币的价格是村长定的,林潇潇不打算越俎代庖改价格,等村长回来提一句就好。
这里货物的交易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用布币,一种是以物易物。
美丫不是第一次来这种集散地卖东西,以前偶尔会跟着父亲兄弟过来卖猎物。
美丫一样样从背篓里取出东西摆在摊位空出来的地方。
有手工制作的木制小玩偶,有缝制的针线布料,还有几块风干的腊肉。
摆好这些东西后,美丫非常郑重地从背篓里掏出一支麻布袋,打开布袋口露出里面的东西。
里面装的居然是松子,看上去还不少,有七八斤的样子。
之前林潇潇带孩子们打劫松鼠的储备粮,孩子们根本舍不得吃而是偷偷存了起来。
这次听说美丫要来坂城卖东西,大家就拜托美丫带到城里试着卖卖看。
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大丫拿出来的。他家几个孩子总是跟着林潇潇,家里也不缺吃的,大部分松子都被存了起来。
这些松子是烧熟了并开了口的,直接拿起来就可以吃。
林潇潇眼睛一亮,想着要不要从仓库里拿些零食出来卖,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仓库里的零食越吃越少,卖了就没了,哪怕留着做念想都是好的。
“松子要卖几钱?”林潇潇好奇问美丫。
“入冬前我家卖过一批,六钱一斤。如今这些小食难见,我哥说可卖十钱一斤。”
十钱一斤算下来比木炭贵。林潇潇觉得差不多也该是这个价钱。
如果能进城里卖当然可以价格更高。但这里是集散地,客流量受限。
干坐着太无聊,林潇潇跟美丫交代了一下打算周围转转。
林潇潇他们所在帐篷的摊位基本都是卖木柴的,没什么好看的。
旁边一顶帐篷里是专卖野味的。有风干的腊肉,有新鲜刚打死的野兽,甚至还有活着的小动物。
有一只笼子里竟然装着一只小雪貂。这可是牢底坐穿兽啊。
活物中最多的居然是兔子而不是山鸡。
林潇潇不由想起以前农村的兔子养殖场。
不知道能不能在这里搞个养兔基地,万一遇到兔瘟该怎么应对呢......
在另外一个帐篷居然有卖新鲜蔬菜的,还是大白菜。
“你这菜怎么卖?”林潇潇忍不住上前询价。
对方老农伸出三根手指:“黄芽菜,三钱一颗。”
原来这里把白菜叫做黄芽菜。
“你自家种的吗?”林潇潇好奇问道。
老农愣了一下咧嘴笑了:“不是,俺们村子后山上有一片黄牙菜地,都是野生野长。这东西冬天放不坏,就是吃起来没啥味道,但也是青头,冬天里见点青头可难。”
林潇潇笑了,感觉这老农挺实在。可惜她没钱,不然就囤一批放仓库。
话说仓库里的蔬菜真的不够吃。
林潇潇想以物易物,但是仓库里能拿出来交易的东西真的太少了。
这年代人们主食是黍和各种林潇潇叫不出名字的粗粮。
像是大米面粉这类的,这个年代的粮食构成还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她敢在五丈村拿出来,却不敢给不相识的人知道。
林潇潇想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可以用什么来交换,只能无奈放弃。
把整个集散地逛下来,林潇潇没在发现想要的东西,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家的摊位上。
林潇潇从背包取出保温杯喝了口姜汤,然后递给美丫。
美丫笑嘻嘻抱着保温杯,缩着手小口小口地喝着,好像很舍不得的样子。
这种帐篷两面通风,屋顶又透不进太阳,待在里面比在外面还冷。
林潇潇眼睛一转,假装从包里拿东西,从仓库里掏出一个痰盂。这个痰盂是她爸妈的,家里的老物件了。
“山女?”美丫好奇地盯着痰盂。
“用这个当炭盆,”林潇潇拿起几块小一些的木炭丢尽痰盂里,“太冷了,烤烤火。”
木炭乏人问津。林潇潇懂得广告效应。
几块小木炭在痰盂里慢慢燃烧,果然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好几个人特意过来打听木炭的价钱,只是都被五十钱的价格吓走了。
旁边卖木柴的小哥过来蹭热度,林潇潇没有赶他走,而是借机跟他聊了起来。
“小哥哪里人?”
“俺是莱山的,你们呢?”
“五丈村的。小哥一个人来的吗?”
“不是,我哥在外面守板车,俺还有好多柴火在车上放着呢。”
“柴火好卖吗?这快一上午了,我瞧小哥的柴火才卖出去两捆,要是卖不掉咋办?”
“肯定能卖完,俺都连着来了四天了,每天的柴火都卖完了......”
经小哥详细介绍,林潇潇才知道莱山距离坂城很近,单程只有一个时辰的脚程。
坂城内的木柴主要就是莱山供应的。每天都有很多莱山野人来集散地卖木柴。
这段日子天气好,路上好走。如果遇到下雪天,他们仍然会来这里卖木柴,那时候价格会高一些。
小哥家兄弟五人,小哥和大哥每天负责卖木柴,剩下三个兄弟每天负责上山砍木材。这就是他们整个家庭的收入来源。
单一收入来源容易造成经济崩溃。以家庭而言,就是朝不保夕。
林潇潇默默在心里叹了口气。
不过她现在没资格同情别人,她现在可是无收入来源,想买颗黄芽菜都没钱。
小哥望着她们摊位上的木炭,眼睛里闪烁着羡慕。
“你们这些木炭肯定也能卖掉,再过一会儿,城里贵人家的采买就要来了,他们会买木炭。”
林潇潇眼睛一亮连忙追问详情。
原来小哥那里也有会制作木炭的人家,人家每年冬天卖木炭的钱够吃一整年。
“听说吴家得了城里贵人的赏识,用不了多久就能进城当国人了。”
卖炭能搭上贵人?还能靠卖炭成为国人?
林潇潇挠了挠自己的下巴陷入了沉思。
难道是她小看了烧炭这项技术?不应该呀,打造青铜器这些不需要高温吗?这年代烧火不就是靠炭吗?
林潇潇深切反思自己当初没学好历史了。
不得不说广告真的会产生超出预期的效应,而且也被卖柴小哥说对了,后面陆续卖出了四篓木炭。
林潇潇终于明白了,穷人赶集趁早,有钱人买东西不着急。
日头晒得暖洋洋,那些城里贵人府邸负责每日采买的人才出现在集散地。
这些人听了五十钱的价格并不会还价,直接就买了。只是买的量不大,都只是买了一篓。
连着接待了四位客户,收入的布币装满了林潇潇的背包。
他们一共准备了十二篓木炭。板车上放不下,只放了六篓。其他都在林潇潇的仓库里。
林潇潇借着出去拿货的机会,偷偷从仓库里拿木炭,所以仓库里现在只剩两篓木炭了。
与此同时,林潇潇见证了隔壁小哥卖木柴的火爆程度。
隔壁小哥家的木柴很讲究,全都劈砍成同等长度,粗细分开,而且比较干燥可能经过用心的晾晒,堪称烧火做饭最佳选择。蜀南文学
货比三家,大家都选择隔壁小哥的木柴。
还不到中午,隔壁小哥家的木柴全都卖掉了。
林潇潇在旁边看着,默默数着隔壁小哥大概卖了二十几捆木柴,也就是二十几钱。
原本看人家生意好还有点眼热,想到自己包里的两百布币,心里又有些五味杂陈。
林潇潇正在感慨,忽听得背后传来村长的声音。
“山女,美丫,收拾摊位,咱们进城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双姝重生记更新,第15章 卖炭(下)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