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说配合,李承志心心念念的甲丁,每家才派了五个?
连派出的人数都一模一样,这明显是提前通了气……
李承志还没办法抱怨。
他问过郭存信,才明白是什么原因。
一是胡氏及胡刺史与昭玄寺狼狈为奸才逼反了僧户,引出了乱事。
二是索思文为逼迫城内大族留守,竟暗通贼兵……
这两件事让朝那豪强对官府和胡家失望透顶,不敢再相信了,所以可能都想着留下最强的战力,准备据堡而守。
至于能不能守的住,就看天意了……
但这些人对李承志竟能以三百新丁破近千乱贼的战绩又很是震惊,因此对他多少产生了一些信心和期望:万一平叛成功了呢?
这才造成了眼下这种不尴不尬,不上不下的局面:青壮有,粮也有,但不是给胡保宗,更不是给官府的,而是给李承志的……
李承志又气又笑:早知道自己面子这么大,他就自己出马了,派什么胡保宗,结果弄巧成拙?
但事已至此,只能想办法补救,也不得不考虑,靠这些新丁,整训多长时间,才能拉上战场?
乱贼可不会给你慢慢整训的时间,说不定哪一天就攻过来了……
所以,如何尽快的提升战斗力和士气,成了李承志眼下最操心的问题。
自问在前世怎么也是纵横网络、嘴炮无敌的侠客,不敢说多有见地,但半调子的水平还是有的。
李承志归纳了一下,无非就两点:一是有钱赚,二是有信仰。
特别是后者。
保家卫国是信仰,抵御外辱是信仰,除暴安良也是信仰……
乱兵何等残暴,城内守军与城民自然已见识过了,就算没亲眼见到,至少也听说了。
所以新丁入伍第一天,便是思想政治课:由军中教习,也就是郭存信召来的那些读书人开讲,让丁卒意识到,如果不奋勇作战,一旦县城或坞堡被乱贼攻破后,家中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都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效果还不错,一群新兵蛋子被激的哇哇狂叫,恨不得当即就提把刀,冲上战场杀贼……
但光有信仰还不行,一是宣教的时间太短,还没有达到让这些新丁产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程度。
二则是,古人也很现实的好不好……
为此,李承志决定双管齐下,一步到位:给钱!
细化之后便是:家中有子弟参军者,即便是辅兵,每月都有禄米一斗。
若是战兵,禄米翻三倍,还能分到城外官田二十亩,可免费租种一年,并免费借予骡马、僧民帮忙耕种……
办法既简单又粗暴,却极见成效:自动跑来应征入伍的贫民子弟,把门槛都要踏破了。
之所以会有这种现像,无非是乱贼来回骚扰抢掠,大部分的农户因为田离坞堡太远,没办法种地,只能坐吃山空,同时发愁今年过冬的粮从哪里来。
此时一听有钱可赚,家人还有地可种,自然争先恐后……
为此李承志还费了点周折,因为胡保宗和郭存信坚决反对。
他们从来没听说过,州郡征兵不但不用丁卒自己备甲、备粮、备衣物、备兵器,还有钱粮可拿、良田可耕的?
就连胡保宗都觉得,李承志凭什么给朝那人当保姆,还要李家出钱、出粮、出兵器甲胄?
这数万亩官田免费给李家耕种一年,产出的粮能不能抵平都还是问题。
但李承志认为帐不能这么算。
要知道,只要胜了,就有缴获……
胡保宗和郭存信表示呵呵呵:一群流民组成的乱贼,你能有个毛的收获?
他们甚至很奇怪,就算李松等人对李承志言听计从,但为什么他都已经动摇到李氏宗族的根基了,这些李氏族人别说劝,连声都不敢吭一吭?
为什么?
李承志动了个毛线的李氏宗族的根基?
不但没动,还在不停的大把大把的往回捞……
再说了,谁说流民就没有缴获的?
乱兵抢了那么多的农庄,甚至还有坞堡,其他的不论,铁总有几斤吧?
到郎君手里,三十斤生铁就能锻一副精钢札甲,拿出去,至少能换三百石粮……
即便不说有没有战功可捞,对李家来说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李松等仆臣脑子被驴踢了才会去劝李承志……
一时半会想不出好借口,李承志也只能拿忧国忧民、不忍看百姓涂炭这一套来糊弄。
胡保宗一边怀疑,一边感动的稀里哗啦……
郭存信却没那么好骗。
看李始贤就知道了。
奸、诈、狠、绝……都快占完了。
虽不缺仁义,但那是对同族及亲族而言,若说忧民,也可能有那么几分,但绝不可能为了剿贼而散尽家财。
再要说忧国……呵呵呵!
包括李松在内,这些仆臣家将,绝对都和李始贤是一路货色。
更何况,李家堡每年的产出,李始贤大部分都会换成铜,埋在府中的地窖里……当他这个小舅子不知道么?
那李承志哪来这么多的钱,给这些兵置办兵器、甲胄,还要养活他们?
绝对是能度支平衡,更甚至有便宜可占,李松等人才不吱声的……
但郭存信脑子都想炸了,也没想到李承志能从哪里弄钱?
甚至他连李承志让胡保宗买铁买马的钱是从那弄来的,都没问出来。
李松等人见了他,就跟防贼似的……
……
锻甲的农庄与军营紧挨在一起,都是就近选址,离县城不到三里,所以转着念头的功夫,李承志就到了城下。
今日领兵守城的是李亮,即便早已将他这张脸刻在了脑子里,但李承志还是早早的让李显打出了旗号,到了城下,还主动把令牌吊上去让其验证。
上有所施,下有所效!
因此只要是公共场合,或是需要守规距的地方,李承志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进了城,催马走了半刻,就到了县衙。
李承志早搬到了军营,现在县中的内政民生都全权交由郭存信一手操持。
有没有经验没关系,只要豪强大族配合,放头猪当县令,都能管的井井有条……
至于胡保宗?
自知道只要让这家伙出头,起到的绝对是反作用之后,李承志就只能让他管理度支钱谷粮草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魏春更新,第一百零三章 一步到位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