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看吧。”女皇扭回头去,坐正身体,大病初愈的她面色红润,病根虽未除去,但看起来已与往日无异。
南宫婉儿踌躇半晌,压低了声音禀道:“公主在奏疏中,请求陛下敕封苏贤……王爵!”
“什么?”
女皇大吃一惊,扭头瞪着南宫婉儿,刚刚恢复的从容与淡定轰然倒塌,身体一晃,差点从龙撵上一头栽下。
南宫婉儿也认为王爵的封赏太过了,但还是复述了一遍。
“封王?不够!远远不够!”女皇认真摇了摇头,慢慢坐正身体,似是陷入沉思道:“自朕登基以来,封爵之人仅限威武郡公一人而已。”
“威武郡公一门忠烈,曾为我大梁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朕赐予郡公的爵位,满朝上下无不赞服。”
“那苏贤竟想封王爵,呵呵……”女皇轻笑,竟被逗乐,最后神色一定,说道:“除非,他能立下不朽之功勋,不然封爵之议不可再提!”
“遵旨!”
南宫婉儿在旁松了口气。
女皇心情好,没有借此惩罚兰陵公主与苏贤,就是最好的结果,封王的确是想多了,根本不可能。
龙撵一路往南而行。
路过贞观殿,穿过大业门与烛龙门,来到万象神宫。
宰相们已在万象神宫中恭候多时。
先前女皇服药之际,就已派人去请他们。
女皇下得龙撵,步入议政的大殿,众宰相行君臣大礼,女皇口称“众卿平身”。
“眼下,缺粮为第一紧要之事,满朝文武的俸禄,以及赈灾的粮款必须优先筹措!”
时间紧迫,女皇刚坐上龙椅,便点出急需解决的难题。
她缓缓扫视着下面十多位宰相,接着说道:“可是如此一来,我朝的粮食供应必然出现缺口,不足以支撑到下一季粮食收获!”
吏部尚书出列禀道:蜀南文学
“陛下莫忧!可调太仓、广通仓、常平仓、回洛仓之粮入京,供给文武百官及京中百姓;河阳仓、洛口仓、黎阳仓就近开仓放粮,以供赈灾之需!”
吏部尚书拥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所以他就是宰相,而且他还是李幼卿的人。
应该说,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兵部、刑部的尚书,全都是李幼卿的人,且都是当朝宰相。
女皇点头道:“准奏!”
中书省的长官,钱中书见此,不甘落下风,也出列禀道:
“至于因赈灾而出现的粮食缺口,可派人前往蜀国购买,蜀国粮价两三文,可助我大梁度过此次难关。”
钱中书是坚定的太子党,与兰陵公主是政敌。不过中书省连带他也才两位宰相而已,单就宰相的数量来说,远远比不上李幼卿。
女皇点头道:“准奏!”
另外一边,门下高官官刘侍中,则是个中间派,刘侍中虽不参与党争,但亦不想门下省的风头被中书省与尚书省盖过,于是出列禀道:
“陛下,我朝缺粮之事万万不可对外宣扬,倘若百姓知晓,恐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倘若周边的蜀国、辽国知晓,莫说向他们购买粮食,恐怕还有人会趁火打劫!”
女皇点头道:“刘卿所言有理,准奏!”
至此,缺粮之事,大体上有了解决的方案。
君臣间又仔细商议了一个多时辰,敲定各项细则,包括派谁去开仓放粮,派谁去蜀国购买粮食,以及如何避免消息走漏等等。
详细而又繁琐。
若女皇身子没有恢复,一定不能坚持长达一个多时辰的朝会。
接着,女皇着手处理赈灾之事。
其实早在她卧病的那段时间内,宰相们请示过她后,早已往各大灾区派出“黜置使”,总览一地之军政大权,方便救灾。
朝廷赈灾,有先例可循,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只要解决了粮食的问题,一切都不是问题……
三大难题已去其二,最后,剩下幽州危局,与蠢蠢欲动的辽国。
这是大梁的老大难问题,并不好处理。
这时,一个太监突兀闯入大殿,他虽横冲直撞,但一路上却无人阻拦,因为他一路都在高喊:
“边关急报!”
但凡帝国边疆传递的紧急军情,一般只送到宫门口,再有专司传令的太监负责送到皇帝手中。
这时的太监拥有特权,若谁阻拦就是杀头的罪过。
这是为了保证边关急报能以最快速度送到皇帝的手上。
“速速呈上!”
女皇腾地从龙椅上起身,大手一挥之下,南宫婉儿早已迈着细碎而又快速的脚步走向传令太监,接过急报,回身送到她的手上。
女皇立即展开,当着众宰相的面看了起来。
大殿中鸦雀无声,宰相们甚至动也不敢动一下,心中都在猜测这是哪个方向的急报?莫非是幽州?
“辽国出动五万铁骑,袭扰我幽州边界!”女皇看完急报,面色阴沉如水。
“陛下莫忧,我幽州之北有蓟门关天险,重兵把守,凉五万辽军短时间内无法攻破,就算他们来十万大军也不行!”钱中书大声说道。
女皇瞥了他一眼,沉声道:
“蓟门关已破,一触即溃……”
“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蓟门关……竟然一触即溃!?被攻破了!?”宰相们顿时乱做一团,拍着手叹气不已。
“那不就是说,辽国五万铁骑直奔幽州而去了?可是幽州只有两万将士驻守啊……”
“陛下,后续如何?那急报上可有说明?”
“……”
女皇叹口气,面色难看。
她将边关急报递给南宫婉儿,南宫婉儿又传递给宰相们,宰相们凑近看完后,面色全都大变,齐齐僵在那里。
急报上只说了五万辽军攻破蓟门关之事,至于后续如何,并没有只言片语。
幽州城现在是什么情况更是无法预知!
“幽州,帝国北部边疆的门户,若幽州有失,整个河北道都将笼罩在辽国铁蹄的淫威之下……”有人喃喃自语。
“我大梁这是怎么了?先是含嘉仓城被一把大火焚毁,接着又遭遇百年一遇的洪灾,最后就连幽州也……”
“天要亡我大梁吗?”有人暗自嘀咕,心中惴惴不安。
“……”
一时间,大殿中的君臣一片愁云惨淡。
这时,又一位传令太监跌撞着闯入大殿,两手高举着一本奏疏,看见女皇后伏地拜道:“启禀陛下,兰陵公主八百里加急送来塘报!”
“塘报?”女皇及宰相们神色都是一变,塘报一般专指军情,兰陵公主身在河北道,那这塘报应该就是幽州的情况。
“速速呈上!”
女皇面色阴沉,从南宫婉儿手中接过塘报后,立即便看了起来。
宰相们翘首以盼,心中惴惴,大殿中鸦雀无声。
良久之后,女皇合拢奏疏,似是陷入了沉思,喃喃自语道:“又是他!”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书生有种更新,464 边关捷报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