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流民中,大部分来自于北面的定、莫、泰、易、定四州。这些州县此前一直属于两国拉锯交战处,常年受到战争的侵袭,田畴荒芜,人口流失,本就没有多少人,但粗略的统计下来,此次南投的竟有六万余口,这几乎占诸州三四成的人口数量。
虽然人口一直在不断流失,但出现这种突然集中南奔的情况,显然是有异常的,并且不用怎么费脑子,便可猜测到,定然与契丹人有关。
根据细作探查与瀛州何福进那边的汇报,再加自流民口中得,刘承祐发现,上万胡骑分掠诸州,堕城池,焚房屋,毁农田,一副放弃这些州县,向北收缩势力的样子。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回契丹人没有掳夺汉民丁口以为奴,甚至没怎么杀人,只是抢钱抢粮,驱逐汉民。
契丹人的行动中明显透着蹊跷,经过手下文武集中商讨,群策群力下,得出了一个结论,契丹人这是在防御,针对刘承祐这支军马做御备。在幽州与镇州之间,清理出一片无人区,以防其北上袭取幽州。
随着各州的胡兵陆续北撤,幽州慢慢地集结起了大股军队,耶律阮也有些抚慰军心的手段,士气有所恢复。在这种情况下,该感到紧张的应该是刘承祐才对,然而耶律阮下此命令,显然不简单。
耶律阮准备领军北上夺取辽国帝位了!这是郭荣、魏仁浦几人的判断,刘承祐也是这么想的,这也可以解释其破坏四州的奇怪举动了。
原本,若是耶律阮能完全接手契丹灭晋之师,几十万军在手,他便有足够的实力掌控河北局势,保持威压的同时,还能调动兵马北归上京,夺取帝位。
但是,经过栾城一战,契丹损失惨重,兵力大减。以耶律阮此时手中所握实力,再想要两面兼顾,那是不可能的。如欲北去,兵马是少不了的,那么幽州的防御必然受到空虚。
虽然观天下形势,刘军北上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又不得不防。在耶律阮等人看来,刘承祐敢以八千兵袭契丹十几万军,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刘承祐派何福进去瀛州,哪怕采取的防御姿态,仍旧刺激到了幽州的契丹人。真定距离幽州,不过四百余里。
当然,为了集中力量夺取帝位,耶律阮或许可以选择放弃幽州。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些年,辽军能够充分发挥出其骑军优势,纵横驰骋,肆意掠夺,便是占了幽燕地利、无碍而南攻的便宜。
这等战略优势,契丹人中的有识之士又哪里看不出来。这么些年,契丹骑兵基本上都是摁着晋军的头打,骑脸输出,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到手的优势。んΤτΡS://Wωω.sndswx.com/
或者,心念家国,顾全大局,为了维持国家稳定,耶律阮可以无私一点,向上京表示臣服。但显然,耶律阮并不能做到,故他只能在争夺帝位的同时,尽量保证幽燕的安全。
耶律阮的心思如何,刘承祐管不着,但猜到了其大致行动方向,却是有些欣喜的。虽然作为敌人,但刘承祐是很支持耶律阮,北上夺取帝位的,对此,他甚至一直心心念念的。
但不得不说的是,契丹人在易、定、莫、泰四州的破坏行动,确是给刘承祐添加了极大的麻烦。大量难民来投奔,给真定带来的极大的压力,尤其是粮食压力,多了几万张嘴,想要满足他们,可没那么容易。
在迎接刘承训之前,刘承祐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其间,管军、管民、管政。
不是没有人提议刘承祐,驱散投奔之民,由其自生自灭,这等事情,在这个乱世并不少见,但刘承祐还是选择了顶着压力,收容之。
虽然过程会很难,但一旦熬过去,收获必然是巨大的。不说名望之类,就冲着那“活人”之恩,此事过后,他刘承祐便能增添数万拥趸,影响的会是数十万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小看民心这种看似缥缈的东西。
当然,若不是此前缴获了大量物资,使得刘承祐心里有点底气,他可不敢这么搞。毕竟,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即便如此,真定的粮食消耗也加速,哪怕一直是紧巴巴地供应。为此,刘承祐也是操碎了心,节流的同时,刘承祐是绞尽脑汁地收集粮秣。
除了组织流民上山下水觅食之外,便是协调其余各州刺史、守将运粮支持,虽然各地日子同样不好过,但总归能给真定这边一些支持的,新归附的各州将吏,大多识趣地给刘承祐面子,支援了些。同时,于民间坞堡、庄园那些大户人家括借钱粮。
哪怕经过胡人的盘剥抢掠,地主家,总归是有余粮的。没有三五处秘密钱粮储库的,不是一个合格的地主。相比于胡人的粗暴抢掠,杀人越货,刘承祐的手段自然很柔和,很讲道理,并且只要粮食。
说是括借,那便是借。派出了好几名“因粮使”,拿着盖着刘承祐印鉴的借条,寻大户而借。因借条乃是空白,括借之时填写数目,时人呼之“白条”。
不过,以耶律德光此前的“括借民财”政策,各州百姓深受其苦。刘承祐又来这么一遭,虽说是借,总归是让人不乐意的。因此,出现了很多“抗借”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也很是自然地发生了一些士卒强抢欺压的情况。对此,刘承祐早有准备一般,十分果断将那些违反军纪的士卒全部抓起来,斩首。其后,大加宣扬,此事传开之后,官民赞之,解粮之事,果然容易了许多。
这件事,刘承祐做得很漂亮,可谓一举数得,借得粮,安得民,立得威。同时,再次肃正军纪,震慑三军。此前的扩军,虽然加整饬,但龙栖军的整体素质绝对是降低了的。
那些晋兵,虽然原本是石晋禁军,但军纪可谈不上好,被吞并的短时间内虽然有所改善,但远谈不上严明。此前为稳军心,刘承祐但以抚绥,待局势稳定,借着括粮的事厉行整饬,三军由此肃然。
家有余粮心不慌,在文武臣僚的协助下,真定始终维持着平稳的局势。在这个过程中,刘承祐的理政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虽然很累,但刘承祐甘之如饴,将十数万军民协调理顺的那种感觉,他很享受。
镇州不治,何以治天下,这是刘承祐此前一直坚定的想法。在真定,他是刷足了经验。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汉世祖新笔趣阁更新,第109章 治政以安军民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