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来到博望苑的消息不胫而走,平日里很少有人来的地方,一下子成了门庭若市的热闹所在。
但这里毕竟是太子属地,所以来的人再多,也都非常自觉地在五百米外观望,期待递上的名贴能被太子或是董夫子看到。
董仲舒的到来,也让那些还有些观望想法的人下定决心,加速向长安赶来。
不到十天时间,各地推举的六十位贤才就到了一大半。
要知道,在成千上万双眼睛的注视下,昂首挺胸地走进博望苑,那份荣耀足够他们炫耀一生的了。
对每一位前来论策的贤才,太子府都是热情招待,先由田千秋和张安世等人安排住所,再由金不焕和他们几人共同餐叙,看似闲话,其实任何人都知道,这三个人都是太子身边的红人。
三人之中任何人的一句话,都能直接决定他们的前途。
尤其是金不焕,不但太子离不开,他还可以直接出入董夫子房中,那可是他们求都求不来的特殊待遇。
随着远在蜀中的王平和卓王孙等人到来,六十位贤才全部到齐。
这其中,刘据也看过金不焕和田千秋等人拟定的贤才名单,但是他并没有单独接见他们。
他的考虑只有一个,有董夫子在,他不宜出头。
但是王平,卓王孙和司马愚这几个人不同,都是他在蜀中时的旧相识,自然和别人不同,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口食,他让赵小小把他们请到了太子府。
卓王孙和卓少儿爷孙相见,自然喜不自胜。
自从上次武帝强留他炼丹一事之后,卓王孙一直心有余悸。此次若不是卓少儿提前在家书中提及了武帝的情形,他万万是不敢来的。
即使如此,见了太子刘据,他还是有些欲言又止,刘据知道他心中想的是什么,低声道,“先生不必挂怀,本宫的意旨便是终旨。”
卓王孙如何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闻言心怀大放,哈哈大笑道,“殿下放心,老夫一把老骨头,埋在哪里都一样。”
王平头上的白发又多了不少,但整个人看上去神采飞扬,红光满面。
“殿下风采依旧。”
王平这话倒不是刻意赞誉,而是刘据看上去的确没什么变化。
刘据呵呵笑道:“孝方先生倒是有还童之相,不知有何秘诀?”
王平连连摇头,几人相视大笑起来。
司马愚谦恭谨慎地陪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刘据奇道,“修儒何故如此小心?”
司马愚恭声道,“在老师面前,没有弟子说话的份儿。”
他是太子公学中首批学员,在刘据面前执弟子礼也属正常。
刘据笑道,“这是在家里,不用讲大规矩。”
王平微笑道,“董夫子若在,该讲的规矩一点都不能少。”
“什么人在背后编排老夫啊?”
董仲舒在金不焕的陪伴下步入堂中,王平赶紧上前两步,一躬到地,“弟子王平,见过恩师!”
董仲舒呵呵笑道,“王平……蜀中偏远之地,能有你们这样的人为圣人布道,老夫应该谢你才对。”
“弟子不敢!”王平一边说着一边搀扶董仲舒坐下。蜀南文学
卓王孙目光闪烁,呵呵笑道,“老夫子今年有七十多了吧?”
董仲舒点点头,“七十有五。坊中传言,你奉旨到深山修丹,可有收获?”
卓王孙连连摆手,“老夫子莫要吓我!”
几人又大笑起来。
王平见隙上前拜倒,“弟子司马愚见过师祖!”
“师祖……?”董仲舒一愣,司马愚道,“弟子师从太子殿下,殿下以您为师,您自然就是弟子的师祖!”
董仲舒心怀大放,笑道,“果然有趣!司马愚……司马相如是你何人啊?”
司马愚道,“是弟子的表兄!”
董仲舒点点头,“可惜……司马相如胸有大才,却英年早逝!”
提到司马相如,卓王孙神色略有不喜,董仲舒看他一眼取笑道,“还和故去之人计较?”
卓王孙老脸一红,“老夫子说笑了。”
董仲舒的到来,让原本轻松的家宴变得庄重起来,席间自然少不了他的一番高论,众人听得极为认真。
“蜀中富庶,盐铁官营之策与平准均输策实行得如何?”
董仲舒停止了高来高去的立论,忽然向王平问起实策来。
王平看了一眼刘据,刘据向他微笑点头,他起身道,“回恩师的话……”
董仲舒示意他坐下,王平落座后说道,“盐铁官营和平准均输两策在三蜀之地推行良好,百姓深受其益。”
董仲舒眉头皱了起来。
“如何好法?”
盐铁官营自不必说,平准均输策也是桑弘羊等人主张推行的增税措施。
简单来说,就是把各地运往京城的贡物统一交由官府设立的均输官收集存放,统一运输,统一管理。物价贵时将这些物资推往市场,用以平抑物价,这些事由朝廷专门设立的平准官来执行。
如此一来,朝廷直接掌握的物资便大幅增加,平抑物价的同时,也打击了不良商贾囤积居奇的野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确确实实惠民的良策。
可任何政策都要由人来执行,政策效果如何,基本上取决于执行政策的人怎么样。
和盐铁官营一样,这些政策在最初颁布的时候的确起到了预期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的良策也逐渐变了味道。
最初用于均输的物资范围只限于贡品,可是地方官员发现其中有利可图,便把范围一再扩大,最后变成了所有物资全部纳入均输之中,官商勾结,按平准法推向市场的物品价格几倍于市价,完全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抑制物价变成了操控物价,受益的是官商,受损的是小民百姓。
但是这种情况在三蜀之地就完全没有。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太子刘据在三蜀停留时推行了“公私共存”和严格登记许可的制度,垄断没有形成,自然也就左右不了市场。
王平详细地讲解了其中要义,董仲舒听得虽然认真,表情却一丝变化也没有,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汉芳华更新,第313章 太子的远虑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