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原本以为倭寇就是倭寇,但是没想到倭寇的根源居然在倭国,如此一来,倭寇有他们本国势力的支持,人员会源源不断地输送,这意味着剿灭这一波倭寇,马上就会又有下一波出来。
不除根子的话,这还真是没完没了!
但是真要让水师,现在应该叫大明海军,跨越远洋去作战,能成吗?
大明虽然建国已经快五个年头了,但是对外出兵这种事还从未有过,满朝的将军武勋们跟元兵作战跟陈友谅张士诚作战,但那都是在脚下这片土地上,现在不光是要去异国他乡,而且还是以海战的方式去,说实话,所有人都心里没底。
前元忽必烈时两次东征倭国,最后都全军覆没,当然这里头台风因素很大,不过这样不更说明大海的凶险吗?
前车之鉴啊,不得不慎重!
朱四维一眼就看穿了大侄子和在场诸大臣们在担心什么:“陛下和列位同僚担心伐倭不胜?”
其实朱四维非常理解他们的想法。
仔细算算,倭国虽然是弹丸小国,但是遍数历史,在冷兵器时代,似乎还真没有一个国家彻底征服过那块土地!
这跟倭国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岛国嘛,四面环水,大海就是天生的防护壁障,当然,这个防护壁障也限制了倭国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这也是倭国后来施行大陆政策的内核因素,没办法,就这么屁大点的地方,啥资源都缺,对外面大片大片的土地能不饥渴眼馋吗?
对于小叔父朱元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坦诚道:“说实话在陆地上打仗咱朱元璋有这个底气,咱大明将士连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都打跑了,其他更是无所畏惧,但是跨海远征,这一道坎就是未知的大海,前途未卜啊!”
等朱元璋说完,胡惟庸立刻附和:“王爷,陛下说的是大实话啊,下官对于跨海远征也没有信心,海上天气多变时常会有大风巨浪作祟,远不像湖泊江河平静,大军行于海上,无从着落,要是沉了船,那就是全军覆没!所以还是要慎重一些为好!”
朱四维闻言冷冷地看了胡惟庸一眼:“慎重?怎么慎重?现在不是我们主动挑起战事,是人家已经杀上门了!我们沿海的老百姓都被杀了,作为朝廷,我们难道不该为老百姓做主?一切来犯之敌,我们都应该给与最有力的回击,你杀我百姓,我就打到你老家去,把你这个问题的因连根拔掉,一劳永逸!”
胡惟庸被怼的一句话都不敢说,他可不想因为此事跟靠山王把关系弄僵了,连忙解释道:“王爷误会了,下官不是说不赞成杀倭寇,下官只是……只是……”
“你只是觉得暂时剿灭沿海倭寇就够了,没必要冒险远征其本土是不是?”朱四维摇头叹道:“并非是我好战,而是此战不得不打!之前我就说过了,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为了己方获胜,他们在本土资源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必会不择手段掠夺周边资源以支撑己方势力坚持下去,除非一方获胜!但这个时间是多久?几十年还是几百年?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源源不断的倭寇会源源不断地袭击我大明沿海,多少财物会被抢?多少百姓会被杀?朝廷又得耗费多少钱粮军力来防备倭寇消除倭患?与其天天防贼,不如冒一些风险一劳永逸!退一步讲,即便第一次远征败了,那又如何?我们可以再积蓄力量完善我们的海军,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尝试也不敢!”hΤTpS://WWω.sndswx.com/
“王爷说得好,平倭之战,下官附议!”刘伯温立刻表明立场。
现在李善长已经致仕,刘伯温就是中书省的第一人,而且满朝大臣也都知道,他接下来肯定会被扶正,接替李善长的位子,做中书省的左丞相。
胡惟庸犹豫了一下也转变了立场:“陛下,臣也赞同靠山王爷的平倭之战,方才是臣浅薄了,没有王爷想得深远!”
朱元璋也回过味来:“小叔父一语点醒了咱!不错,胜了固然可喜,败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再来几次便是,咱就是要告诉这天下,我大明绝不可冒犯!我皇明百姓的一根汗毛外人也不能碰!”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王爷思虑深远,臣等敬服!”
众臣立刻附和道。
朱元璋一旦下定决心,立刻就开始考虑执行:“大家议议,觉得何时出兵合适?”
所有人齐刷刷看向朱四维。
朱四维略作沉吟便说道:“陛下,臣建议半年以后出兵!理由有两个!”
朱元璋笑道:“小叔父快快说出你的高见,没看大伙儿都等不及了?”
朱四维连忙谦虚道:
“没有高见,只有一点浅见而已,臣抛砖引玉,大家参详参详,毕竟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嘛!
臣听过一句话,叫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我们决定平倭,边要做万全准备!忽必烈的两次出海作战,皆是从高丽出发,以对马岛为阶梯登陆倭国,而如今高丽不在我们手里,我们要出海作战的话,却得从福建江浙这些地方远渡东海,从距离来看,高丽和倭国之间的海峡宽度应该还不足我们跟倭国之间的三分之一,从某种程度来说,我们比前元东征要多三倍的危险!”
朱四维见自己说完以后,所有人都面色凝重,他立刻话锋一转:“但是我们也有前元所没有的优势!我是这样想的,如今蒸汽机的优化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可以试着将蒸汽机使用到海军的舰船上,以之作为动力装置,用螺旋桨代替原来的风帆和直桨,从动力上增强舰船乘风破浪的能力!另外,千里眼经过改进后也看得更远了,而且在海面这种一望无际的地方更能发挥其优势!”
朱元璋眼睛一亮:“是啊,咱们有蒸汽机和千里眼啊!”
其他几位大臣神色立刻就变轻松了。
千里眼且不说,蒸汽机现在可是被大明上下奉为神物,部分地区已经在尝试着用于耕地,还有苏州一个匠人将其用在了织布机上,据说效果非常好,织布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在他们看来,将蒸汽机这种神物用在舰船里肯定也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朱四维:“舰船的改造需要时间,起码得三个月左右!改造完以后,海军还得再训练几个月,以适应蒸汽船的操作,这差不多最少也得三个月,前后加起来就是六七个月!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就是跟风向有关了,东海在每年的十月到次年三月会刮东北风,而且风向稳定,所以在十月以后出兵,就能顺着风向直达倭国,省时省力!”
东海的季风气候,是朱四维高中地理学过的!
众人都有些惊讶,靠山王连沿海气候都了如指掌啊!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从最牛皇叔到科学圣人更新,第247章 君臣一心,冬季平倭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