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文学>穿越小说>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第一章 多事之秋
  “王恭厂的事情处理好了吗?”靠坐在床榻上俊美少年放下手中的茶杯,如是问着。

  “皇爷,都处理好了。王恭厂己经迁到京郊了,万事妥当。皇爷心系京城百姓安危,皇上宽仁啊。”站在一旁的年轻太监弯腰回答道。

  听了方才小太监的话,少年皇帝的眉头才略微松开,摆摆手让他出去。没错,这位少年皇帝是个穿越者,16年前成为了刚出生的皇孙朱由校,也就是未来的天启帝。如今他己经登基半年有余了,穿越以来所做的唯一可称道的大事恐怕也就是迁移王恭厂了,如此一来天启大爆炸想来应该是将不会发生的。

  当然,发明创造什么的他其实也搞了不少,在他还是皇孙时就曾力求万历爷支持,利用皇庄来生产手纸、玻璃、肥皂、香水等等事物,起初确实挣了不少银子,但不久就被人仿造,价格大跌,再加上底下人手脚不干净,如今的收入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每年也就获利十几万两银子而已,对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于大局并无影响。

  专利技术对这个时代来说并不现实,但商税,商税呀,这个问题很难扮,可是迟早要处理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朱由校大大增强了对皇庄,官营的控制力,如此一来许多事也就好办了。现在的大明朝廷还不至于像后来崇祯是那般入不敷出,而现在的皇帝内帑也比历史上要充实的多。

  在登基后,他立刻命令上林苑监、司苑局的人寻找并试种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不过时间太短,尚未推广,未见其成效。

  海河连运的事虽还没有眉目,但好在输往辽东的军需、军饷己被成功改为海运:物品先从天津走海路运往旅顺口、宁远城(兴城),再转陆路运往绵州,辽沈防线。如此虽然损耗增多,但所经过的人少了,贪墨也因比大为减少,真正用到实处的银子反而增多不少;而且海路总比陆路要快得多。

  朱由校也趁机到皮岛(今朝鲜平岛),建定军镇,又在山东与辽东之间的长生岛、大小长山岛等一连串岛屿上建立军事据点。

  总体来说,目前为止他对这个世界的改变还是微乎其微的:世界还是那个不断前进的世界,大明还是那个日益腐朽的大明。但这不能怪他,虽然他前世喜爱历史,可也做不到对每个细节都一清二楚。况且前世的他只是一个小市民,当过的最大官职也就小学时的班长而己,又怎会有什么治国理政的经验,而作为这一世的朱由校也从未受过什么皇室教育,甚至詹事府(皇储教育机构)的人都未曾见过几面,连识字方面都是以他自学为主,所以治国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他能做到的只是续命而已,如果可能,不使神器落入异族之手。

  去年(1620年)如同原世界历史轨迹一般,他的老爹朱常洛日夜“操”劳,宿夜匪懈,狂吃补品,一命呜呼,最终给他留下了这个烂摊子和一个惊天大案。老爹的离世着实让他难过了好一阵,不论如何生养16年,多少有些感情。但更多的却是头疼:如今的大明是朝政腐败,吏治政坏,国库空虚,辽东一溃千里,而辽饷却逐年增加;看似繁华,实则民生艰难;看似拥军百万,实则无精兵可用;看似休明盛世,实则是大厦将倾。

  按原历史发展,今年(1621)后金就会攻克辽沈,整个辽东半岛将只有金州,安东等极少数地区可以免于猩膻;四川会有一个叫奢什么明的土司造反,随后西南不少的其他土司也会效仿,致使西南靡烂;再过一阵,山东的闻香教也会有所动作一一唉,真是多事之秋啊。想到这里,朱由校的眉头不由得又皱了起来。

  “皇上,可还有什么不妥吗?”说话的是一个四五十岁中年人,眉发花白,一直站在床侧的他弯着腰,把头压得很低,此人便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作为皇帝的大伴,看到皇帝眉头紧锁,他不由得有些不安,毕竟他与这小皇帝接触时间尚短,对新君的性子还完全没摸透呢。

  这一世的朱由校并未像原时空历史那样,让这位被称赞“刚直而疏”的老太监充净军,而是仍让他继续担任秉笔太监:万历朝的老人,朱由校也大多都续用了下来。而魏忠贤倒是像原历史上一样受重用,被他提拔进了司礼监,并兼任东厂提督,毕竟有些事皇帝是不好亲自做的,这种阴险狠毒的腌臜小人是但有用处的。并且在大明,太监还能反了吗?这又不是晚唐。至于客氏,谁知道这女人在哪只野狗的肚子里。

  “无事。把李子贞(李如柏)给我带过来吧。”朱由校抬头望了王安一眼。说实话,他确实厌恶养寇自重的李成梁,但那老东西早就死了;而现在正是用人之时,不如给可用之人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因此自从李如柏回京后,朱由校就一直对其宽慰,所以李如柏倒未像前世一般在家中自裁。(事实上,李如柏九月才自杀,但朱由校并不知道。)

  看着王安退出房间,朱由校又叹了口气:红丸案在他的强行干预下提前结束了,他趁机将不少后来历史上的奸佞、汉奸软骨头贬谪、罢免,又提拔了一批青史留名的大臣,也通过此举,在朝野上初步确立了威信,让人知晓这位新君虽然年龄不大,却是雷霆手段。

  而移官案则在本时空根本没有发生,因为他的强势与早熟,还有幼时经常讨好万历爷,以此掌握一些权力,西李现在很安分,她只是一个没什么权利的老妇人罢了,每日吃斋念佛。而原先移官案的两位主角也没有被忘记。,杨涟被升任兵科给事中,刘一燝加少傅,太子大傅。方从哲倒还在内阁首辅的位子上,而现在朝堂的观注点终于回到了正事一一辽东问题上。

  熊廷弼在他的支持下改任为辽东巡抚,安心地继续修筑防线,筹划战事;袁应泰被提升为辽东经略,配合熊廷弼行动;王化贞则继续驻守河西,虽然他军事才能低于其医学才能,但驻守二线,应该也够用了,况且他所提出的联合蒙古的战略也并非毫无可行性。

  现在,对熊廷弼来说,碍事的没了,但他应该还少个副手一一李如柏正或合适;无论如何,绝不能让后金坐大,辽东不容有失,朱由校心想,随后又陷入了无限的愁苦之中:辽东真的能守住吗?

  朱由校不敢确定。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更新,第一章 多事之秋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