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文学>穿越小说>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第338章 汉中
  翌日,淮西营受命攻打黄金戍围中位于山下的铁城。

  陈勤和宋谦让将士们备好钩爪,试图强行蚁附登城。

  自从甘宁用钩爪袭破宛城后,刘基就开始在军中普及钩爪这件装备,用钩爪练习攀登已经成为了各军的操练项目之一。

  也许寻常的士卒因为身体素质的缘故,即便有钩爪也不太容易爬上城池。但对于淮西营的精锐来说,用钩爪蚁附登城并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前提是在没有敌兵干扰的情况下。

  其实铁城并不大,只能容纳百余守军,但铁城地势险要,通往铁城的道路狭窄逼仄,连十人并行都难以做到。

  所以铁城内即便只有百余守军,依旧能挡下数千甚至上万大军的进攻。

  狭窄的山道上,淮西营的士卒们举着盾牌迅速前行,铁城内的守军早已做好准备,纷纷张弓搭箭开始射击。

  箭矢钉在盾牌上,砰砰作响。

  盾牌后的士兵继续前进,先登小队很快就穿过这一段狭长的通道,来到铁城脚下。

  铁城的名字里虽然有个铁字,但它的城墙却是用夯土制作的,高两丈有余。

  因为黄金峡地势险要,要想在这里用石头、或是木头筑城,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聪明的古人就地取材,用黏土夯出一座小城,易守难攻,牢如铁石。这才是铁城为何被称作“铁”的原因。

  铁城的守军眼见淮西营的士卒贴近城墙,他们立刻搬起囤积在城中的落石、滚木、金汁等物招呼淮西营。

  城下的士卒撑起盾牌,冒着头顶不断落下的落石,艰难地掏出腰带上挂着的钩爪。

  然而正当他们准备将钩爪扔上城墙时,一盆“金汤”劈头盖脸浇下,将城下这支先登小队屠杀殆尽……

  “啊啊啊————!”

  将士们惨叫着跌落山崖,摔得粉身碎骨,倒也落得个痛快,不用忍受那散发着屎臭味的滚烫金汁……

  后面参与攻城的淮西营将士咽了口唾沫,然后纷纷怒吼着冲向城墙,填补战死的友军留出的空隙。

  他们抓紧时间将钩爪扔上墙,但还没来得及扣紧钩爪,块块巨石落下,将他们砸得头破血流,悉数栽落山涧……

  战场后方,刘基站在悬崖上观望铁城的战斗,每当有淮西营的士卒跌落山涧时,刘基的手都会不自觉地捏紧一下。

  在他身旁,素知刘基心思的刘晔开口道:“主公,慈不掌兵。黄金戍围虽然难攻,但却是通往汉中的必经之路,主公将来只需要善待将士们的家眷就好。”

  刘晔的话开导了刘基,他叹息一声道:“哎,也只能如此了!去告诉将士们,此战战死者,我给他们发双倍抚恤!”

  “主公仁慈至此,将士们安能不效死?我这就去传达主公的军令!”

  刘基微微顿首,沉默着不再说话。

  他望向铁城的上方,在黄金峡的山巅,还有一座黄金戍在等着被攻取。

  黄金戍上飘扬着的“张”字旗,仿佛在宣告此地乃是五斗米道的南天门,任何欲图进入汉中的敌人,都将被阻隔在黄金戍围之外……

  ……

  就在刘基督兵进取汉中时,并州河内的战场上,邺侯袁绍也在猛攻汲县!

  去岁冬季,袁绍包围汲县,河内太守曹仁坚守不出,袁绍只好选择强攻。

  然而曹仁十分善于防守,袁绍的军队一直打到现在也没有打下汲县。但在经受了袁军长达三四个月的猛攻后,城中的守军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

  汲县守军还在坚持的原因,乃是因为曹丞相颁布的军令中,但凡将军无恙而士卒擅自逃跑、投降的,都会被连坐三族!

  其实各家诸侯都有颁布类似的法令,可是其余诸侯在执行力上,就没有曹丞相那么严格了。んΤτΡS://Wωω.sndswx.com/

  自建安元年起,曹丞相就广泛地进行民屯和军屯,这变相地加强了曹操政权的户籍管理制度。

  士卒们的家人,其名字基本都在官府的籍册上。官府很轻松就能找到逃兵降卒的家人,然后对他们的家人采取严厉的惩罚。

  这些惩罚中最轻的,那也是男子作奴,女子充妓,杀头更是常有之事。在这般严苛的律令下,曹军士卒鲜有敢于在将军之前投降和逃跑的。

  汲县的守军倒霉就倒霉在,他们的顶头上司是曹操的死忠曹仁。作为曹操的从弟,曹仁是决计不会投降的。

  深谙兵法的曹仁也很清楚,他守住汲县会对曹操产生多么大的帮助,所以他千方百计地鼓舞士气,号令将士们死战不降。

  现如今汲县城中的守军仅剩下了三千人,而且这些存活下来的士卒基本个个带伤。

  没办法,袁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士气也同样旺盛,双方围绕汲县城墙的攻防战打得十分惨烈,每天都有至少上百人战死沙场,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既然曹仁在汲县守得如此辛苦,那么我们的曹丞相又在干什么呢?

  他在,徙民!

  没错,曹操正在抓紧时间迁徙河内的百姓!

  准确地说,他是在迁徙居住在清水至沁水之间的百姓。他要把居住在这两条河流间的百姓迁到人口不丰的雒阳去。

  曹操选择徙民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要保住有生力量。

  所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曹操虽然没听过教员的这段至理名言,但作为兵法大家的曹丞相早就悟出了这则道理。

  况且河内郡与邺城之间除了几条最终汇入河水的、不算湍急的河流外,几乎可算是一片坦途。

  面对河北袁绍的三万精兵,曹操觉得自己很难做到寸土不失。

  所以与其等将来战事打到河内腹地破坏生产,那还不如趁着秋收后的农闲时间提前徙民,以求保证来年的生产。

  雒阳如今还空得很,百姓搬过去也不用担心没地种。

  不过徙民的过程还是挺残酷的,在徙民途中与妻子儿女走散的大有人在。

  即便曹操派了兵士看护,在汉末这个盗贼、人牙子、豪强、**横行的年代,要想保证百姓在徙民途中万无一失根本就不可能。

  但曹操做得已经足够好了,至少大部分百姓最终得以安然无恙地渡过孟津,进入伊洛盆地。

  等到曹操把沁水至清水中间的广大区域搬空后,雒阳竟然一次性多出了数万户百姓,总计十余万口人。

  不过官员们都怀疑曹丞相是不是徙民上瘾了,几年前入关中时,他们就曾从兖州搬了很多百姓到雒阳,之后收复凉州,他们又将羌胡人搬到内地,现在河内又搬一次……

  朝廷的官员们现在对于徙民可谓是驾轻就熟,如果曹操肯给他们机会的话,他们甚至敢保证可以在半年之内搬空冀州!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更新,第338章 汉中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