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也不过一白丁,如果不过秦孝公破格提拔为相国,哪来后面的商鞅变法,让秦国雄于天下,更不会有后来的秦始皇一扫六合,天下归一。
诸葛亮也不过一村夫,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茅庐,拜为军师,哪来的蜀汉王国,三分天下…”岑文本滔滔不绝道。
岑文本是李恪的心腹大臣,自然知道王玄策是李恪的人,在王玄策的升官问题,自然是支持的态度。
“岑大人此言听起来颇为道理,但实际上是在偷换概念,房相以上举得的这些例子都是发生在乱世,乱世用重典,破格提拔个把人才有情可原,但现在的治世,房相用乱世的用人标准来衡量治世,岂不可笑?”褚遂良沉声道。
“褚大人此言本官同样不敢苟同,本宫以为无论是治世还是乱世,人才都是治理国家的基石,都应该提拔重用!”马周笑道。
马周也是寒门出生,自然支持寒门。
“本官没说人才不重要,也没说人才不能提拔,但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下子就连升几级或者十几级吧,这样下去,朝廷不得乱套吗?”褚遂良冷声道。蜀南文学
两拨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便出现了大唐朝廷上喜闻乐见的一幕——干仗。
唐朝的文官可不是后世宋明时期的文官那样软弱…
好像大家一提到古代的文人书生,总会给人以一种固定而刻板的印象,无论他们是金榜题名的幸运儿还是名落孙山的失意者,都是以“文弱”、“手无缚鸡之力”的形象深入人心,当然更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类的嘲讽。
但实际上,这些印象往往以偏概全,在历史上,更不缺乏既能舞文弄墨,又能驰骋江湖沙场的文人豪杰,尤其是在大唐盛世。
大唐尚武之气盛行,无论是武将还是文人都是剑不离身。
唐朝作为封建时代的盛世,其书生们也彰显了不一样的气质风范。
对于他们来说,持剑和提笔一样都是必备的家常便饭,而宅在家里摇头晃脑“两耳不闻传闻事”的书呆子习气是根本不存在的。
他们或纵横大江南北,游侠仗义;或投笔从戎,驰骋边塞。
李白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字里行间则充满了杀气腾腾;而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则充满了置生死于度外的不凡气度。
就连以“山水田园诗”著称的王维,也能写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充满西域苍茫色彩的诗句。
而唐朝更是出现了高适、王昌龄、岑参等等从军入伍,讴歌描绘边塞军旅风光的“边塞诗派”,这在历朝诗词流派中更是前所未有的。
更有甚者,出于对军旅军功的极力推崇,以致于对自身的文人身份都大胆提出了“否定”。“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就直言不讳的写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诗鬼”李贺更是用“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用这样气势非凡的诗句,充分表现了对军功的向往和对文人的不屑,也许在其作诗之时,都忘记了自己本身也是个著名文人。
所以认为唐朝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就大错特错了,他们下马能治国安邦,上马能提刀砍人。
唐朝文人在政见不和的时候,往往是先和对方讲道理,道理讲不赢就干仗。
今日也不例外,刚开始他们是因为对于人才的看法不同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代表,他们对于人才的意见是,人才可以提拔,但必须循序渐进,一步一个台阶。
一派是以房玄龄、岑文本、马周等人为代表,他们对于人才的意见是,只有是人才,就可以破格提拔,即便是一步登天,出将入相也在所不惜。
刚开始两拨人引经据典,睁得不亦乐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拨人马都有点不耐烦了,也不知是谁先动的手…
此人的出手就如同点燃干柴烈火的那根火柴,一发不可收拾,自然而然便演变成了一场群殴。
长孙无忌这老小子阴险狡诈且眼疾手快,趁房玄龄不注意一脚就把他踹了一个狗吃屎,房玄龄也不是吃素的,爬起来一个长拳就把长孙无忌的左眼打成了一个熊猫眼。
褚遂良见长孙无忌吃亏,立马跑上前帮忙,岑文本左脚一伸,褚遂良立马就被绊倒在地,褚遂良怒不可遏,随手就把手中的笏板扔向岑文本,正中岑文本鼻尖,岑文本立马血泪横飞。
笏板,是古代官员觐见皇帝时手中所持的板子,笏板一般用竹子或象牙做成,最初的作用是记录皇帝的旨意,防止忘记,就像是今天我们所使用的记事本。
纸张普及后,笏板成为礼仪用品。清朝时,笏板被废弃使用,这种历经了千年的大臣专用办公用品退出历史舞台。
笏板的长度大约2尺6寸,中宽3寸,此物件虽然不大,但却很贵重,这是由它的质地决定的。
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
褚遂良现在是黄门侍郎,从三品官,所以手持的是象牙笏板,自然更重,这一下下去,岑文本的鼻子能不出血吗?
武将们见文官们打成一团,不仅不上前阻止,还在一旁幸灾乐祸,评头论足,玩得不亦乐乎,这其中就数程咬金和尉迟恭最为活跃。
看见房玄龄被长孙无忌偷袭,二人便如同评论员开始了点评。
尉迟恭同仇敌忾道:“这长孙无忌不愧有“长孙阴人”称号,这也太不讲武德了吧,怎么能搞偷袭呢?”
程咬金却一本正经道:“大老黑,亏你还带兵打仗这么多年,连兵不厌诈都不知道,偷袭只是手段,最重要的是看结果,只要结果是好的,谁会在乎你使用了什么手段?”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更新,601 干仗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