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那时数学还不是很发达,但只要上位者重视算学,先把架子搭起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沿袭、发展到今天,中国绝对会成为数学大国。
中华民族绝对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绝对不比任何民族差,中华古代也不乏著名的数学家,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祖冲之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所以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只有上位者重视算学支持算学,算学和算学相关的物理化学就会跟着进步。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到了共·和国,中国绝对会涌现出许许多多诺贝尔数学奖、物理奖、化学奖、生物学奖的得主。
可惜的是,到了晚唐,明算科考试停止了……
本有可能大踏步前行的数学科目,在神州大地戛然而止,此后只靠几个民间数学爱好者支撑,这不得不让重生者李恪感到惋惜。
停考的原因也很简单,应试的人太少了。
为什么呢?还是与上位者的决策有关系。
因为在晚唐时,朝廷做了不利算学的政策,规定国子博士的官阶是正五品上,算学博士的官阶却是从九品下,是官阶中最低的一级。
其间,算学馆停了开,开了停,没有个连续性,学生们也觉得没前途,老师才是从九品的芝麻官,学生还不得憋到没品去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既然算学没前途,大家也不可能死脑筋,在一棵树上吊死,怎么办呢?另谋出路呗,不是还有明经科和进士科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历代帝王都不重视以数学为中心的科学,而只注重玄而又玄的玄学、儒学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数学对于君主专·制的封·建制度毫无用处……
一样的国学典籍,你可以这样理解,我可以那样理解,每个统治者都能随便发挥,拿来为我所用,将其变成封建专·制统治的护身符。
玄学、天文学亦是如此。
“妖道”李淳风同时还是个天文学家,数学学的挺好,还会看天象,他居然可以根据天象推断出武则天在四十年后要篡位……
但星宿的位置跟武则天篡位有关系吗?没有,但李淳风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可以义正言辞的说天象就是这么说……
儒学的功能与此类似。
为什么大臣必须效忠皇帝?没有理由,孔子这么曰的,孟子这么云的,儒家经典就是这么说的,你就得这么做。
相比之下,数学就不行了,因为一加一等于二,所以就应该由我当皇帝?这不像话。
为了名正言顺,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统治者们不约而同纷纷把数学丢掉九霄云外去了……
可以说,我们古代大多数的事情,都坏在统治者身上,特别是君主身上。
君主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实际上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特别是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社会制度和社会性质决定了君主的重要地位,君主是一个时代的推动者,同时他也是一个时代的决定者。
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王朝,朕即国家。
虽说国家的权力并不是都要集中在一个君主身上的,国君虽说是整个国家的主人,但是它并不能够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全部,也就是说并不能够决定这个国家的一切事物…
很多时候国君也是身不由己的,还有很多时候身为君主的无奈,普通人并不能够体会得到,万人之上无人之巅的位置,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美好,更多的情况之下是高处不胜寒的局面,他们迫不得已的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并不能够随心所欲地掌控自己,掌控国家。
即便如此,君主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还是非常的不可或缺的,毕竟这个人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王朝。
所有政策最终的拍案者;每一个政策的决定,每一种措施的实施,都必须要经过这个人的同意,所以在很大的情况之下,如果这个人真的是昏庸无能的话,那么整个国家的政策实施就会出现很大的阻碍,国家的发展也会走上一个并不平坦的道路。
当然不是所以封建帝王都意识不到算学的重要性,那为什么他们又不提高算学的地位呢?
不是这些君主太愚蠢、太短视、太肤浅,相反,正是因为他们太聪明、太有见地、也太自私,只要是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能够“家天下”的一代一代享受着绝对的权力,就会扼杀一切有可能影响统治的隐患。
皇帝不知道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吗?为什么他们不开启民智,而采用愚民政策呢?
汉武帝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难道他不明白儒家学术种不出粮食、织不出布匹吗?
晚朝皇帝不知道火器的威力吗?
他们全都知道,但正是因为知道,所以他们一个个才选择愚民政策,选择支持儒家学术,选择扼杀火器的发展……
为的就是把百姓培育成顺民,为的就是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说,这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李恪不觉得自己真的能改天换地,鼓吹几句口号就能扭转统治阶层的意志。
虽然不至于像布鲁诺鼓吹“日心学”那样被活活烧死,但是想要动摇这个早已根深蒂固的顽疾,不比蜉蝣撼树容易多少……
数学被全社会弃若敝履,这是现实。
所以李恪想要为数学正名,要想提高算学的地位,摆在他科举改革是做好的机会,也是唯一的机会。
现在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初期阶段,各个流程都极不完善,什么制度都是在初期阶段是最好改革的,一旦时间久了,形成了既得利益群体,那时候想改革就千难万难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更新,636 算学的重要性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