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若非他将周延儒重新召回京城,或许君臣间还能保留几分美好的回忆,也不会闹得今天这个下场。
“周延儒固然有罪,可如今他已经自裁,就不要为难他的家人了,也不要流放了。”
崇祯微微叹了一口气,虽然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可是沉重的事物太多,使得他终究有些坐立难安,便打算前往奉先殿内向大明的列祖列宗焚香祷告。
就在他走出殿外时,却听到了外面传来了一声咔嚓巨响,将他吓了一大跳。
崇祯冷冷望着门外,道:“发生何事?”
王承恩连忙一路小跑过去,紧接着似乎探问了几句后,又一路小跑回来,跪下低声道:“皇爷,外面风大,将树吹断了。”
听闻此言,崇祯这才恍然已经快到了十月,不知为何他又担心起了陕西和徐州的战况,尤其是陕西苦寒,也不知孙传庭这一仗能不能打赢........
皇帝思虑万千,总觉得心中有些担忧,竟然直接走到了殿外的断树前,那是一棵不知多少岁月的古槐,内里已经空空,只剩下了残壳这才被狂风给拦腰吹断了。
崇祯看了一眼断树,不由得微微叹了一口气。
次日,崇祯竟然当着大臣们的面将断树的事情说了出来,并轻声感叹道:“只怕这是祖宗对朕的警醒,如今大明便如这断树一般,被人拦腰截断,淮水以南几乎不保,恐怕是朕未能体贴天心,如此方才铸此大错。”
大臣们一听这番话,不少人还真以为崇祯皇帝真心悔悟,可是像那些真正的老狐狸们却很清楚,这些只不过是皇帝以退为进的招数,真正的目的恐怕还是两淮。
果然,皇帝说完这番话,又很快询问群臣一个问题,“大明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听到这里的时候,一名从金陵逃回来的官员直接跪了下来,脸上涕泪纵横。
“皇上,臣从江南来,可知流寇于金陵大肆杀戮,沿途村庄皆成废墟,还裹挟着百姓们加入到流寇之中,百姓们只盼着皇上赶紧发朝廷大军,解救百姓于倒悬!”
说完这番话,这名官员哭得更加大声,连带着其他的朝廷大臣们也跟着嚎哭起来,一时间殿内哭声震天,不知道的还以为崇祯驾崩了呢!
崇祯也似乎意识到有些不吉利,他冷哼了一声,望向兵部侍郎吴甡,道:“眼下若是收复南直隶,需要多少军队多少军饷?”
吴甡微微叹息,道:“若是攻下南直隶,需得二十万军队,八百五十万两白银。”
听到这一天文数字,崇祯断然摇头道:“这太多了,可否少些?”
吴甡给出了另一个答案,“倘若再少,也必须要十万人,四百万两。”
崇祯眼下哪里有这么多钱,他先前找京中的勋贵宗亲捐过军饷,可是到头来所筹得的银子只是一个零头,剩下的无论如何也是凑不齐了。
对于这一点,崇祯也深刻认识到大明朝的这帮子硕鼠到底有多么难对付,他甚至还不能去处置,只能放弃向他们要钱的打算。
思来想去,皇帝最终只能将筹集军饷的打算放在百姓身上。
再加征一次练饷。
大臣们得知了皇帝的想法,也只能沉默以对。
崇祯正打算退朝之时,却从文臣当中走出来了一名五十出头的老臣,到御案前的朱红栏杆外跪下,众人一看,却是侍读学士黄道周。
黄道周,天启二年进士,与名臣倪元璐、王铎同科,也是名臣袁可立的学生,如今担任朝廷中的侍讲学士。
当初袁崇焕一案中,大学士钱龙锡也被牵连论死,朝廷中没有任何一个大臣敢为其直言,唯独只有黄道周激于义愤,连夜写下了奏疏,叩阍拜见皇帝,为钱龙锡辩解,甚至在奏折中直言崇祯倘若杀了钱龙锡,那损害的是整个大明。
崇祯皇帝大怒,于是让黄道周重新回话,而黄也没有改口,为此被降三级使用,但也正因为他的出头,使得钱龙锡保住了一条性命。
崇祯五年,黄道周因病归乡,后来回到福建漳州讲学。
崇祯九年,黄道周被崇祯召还朝廷,但是因为黄道周不满杨嗣昌的议和言论,使得二人形同水火,最终让黄道周再次被连贬六级,调任江西按察司照磨。
直到杨嗣昌离世以后,崇祯这才又想起了这位敢于直言的臣子,便再次将其召回朝廷,却没想到在这个当口,黄道周再一次站了出来。
“微臣请陛下罢征练饷,布宽仁之政,收万民之心。”
崇祯望着这位老臣,心中一阵不快,他沉声道:“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四起,虏寇猖獗,朕若非万不得已,何以加征于万民?朕何尝不爱民如子?又何尝不知百姓疾苦?可如今形式如此,朕若是不加征练饷,便无银钱训练新军,也不能剿灭流寇,只能坐等待亡。你身为朝廷大臣,不思为君父分忧解难,岂能不务实效,徒事攻汗,深负朕意。”
不得不说,崇祯这一番解释不管说不说得通,算是给黄道周一番面子,倘若换成一般为了邀取直名的大臣,这个时候也该老老实实退下去了。
可是黄道周却不一样,他的性格极为执拗,不仅没有被皇帝所说服,更没有使得被压服,他将‘文死谏,武死战’的理论彻底贯穿于人生之中,甚至不以名利为要,只希望自己的一片丹心能够被皇帝所理解。
“陛下,臣之所以请陛下罢征练饷,正是为了大明江山,为了陛下着想。臣之所有直言,不为其他,亦非徒事攻计,实在是臣深受皇恩,不得不直言于陛下,未能报皇恩于万一。倘若遇事不言,朝廷要臣又有何用?”
黄道周深深叹息了一口气,他继续道:“臣之所以请陛下罢征,实在不愿陛下将人心尽数推给乱匪啊。”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明末:重造大顺天更新,第348章 四百万两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