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权神授。
换了皇帝,必须得及时告诉老天爷一声,要不然名不正言不顺。
这是大事,马虎不得。
天刚蒙蒙亮,李承乾就起床收拾,穿戴整齐之后,便乘步辇前往圜丘。
暗红色的太阳从天边钻出,时值深秋,空气中带着几丝凉意。
李承乾到的时候,一众官员已经恭候多时。
今天来的人,没有昨天那么多,但全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地位不够的,是没资格跟皇帝一同祭天的。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叩拜,朴二郎口呼免礼,李承乾脚踩红毯,登上圜丘后,亲自颂读起了祭天昭文。
此文晦涩难懂,犹如天书,读起来很是拗口。
李承乾一字一句,读的很慢。
差不多两三刻钟之后,他才合上了诏书。
随后,祭天仪式正式开始,一直折腾到了晌午,才算是结束。
李承乾早已饿的前胸贴后背,回到后宫之后,连着干了三大碗饭才作罢。
酒足饭饱过后,他抓紧时间小酣了会。
下午,还得去太庙。
祭祖跟祭天不同,这是李氏家事,所以陪同的只有皇室宗亲。
如今在长安的皇族宗亲只有五人。
汉王李元昌,靖王李孝恭,江夏王李道宗,淮安王李元杰,陈留王李元芳。
这五人都是叔叔辈,其中,李元杰和李元芳,乃是李渊到灵州之后所生,现在只有六七岁,还是个成天流鼻涕的小屁孩,他们两个看到李承乾,那就跟耗子见到猫一般,吓得大气都不敢喘。
剩下的三人,李道宗因为李世民的关系,对李承乾一直很冷淡,也就只有汉王和靖王跟他还算是亲近一些。
……
太庙内烟雾枭枭,空气中夹带着浓浓的香味。
檀香,味道清香有安神宁心之效,但当太过浓厚时,令人难免会有几丝眩晕之感。
这股味道,令人不舒服,李承乾眉头轻拧,举手指向了窗户。
朴二郎秒懂其意,匆忙上前推开了玻璃窗。
凉风倒灌,在新鲜空气的冲击之下,这才感觉舒服了些。
太庙有左右两殿。
左殿,供奉的乃是李氏宗亲。
只要族谱上有名字的人,在这都有一席之地。
比如息王建成,巢王李元吉…
李承乾独自在前,余下五人落后几步,站在他的身后。
朴二郎递来三炷香,点燃插进香炉中后,李承乾后退两步,跪在蒲团上行礼。
祭祖磕四不磕三,连着磕了四个响头之后,李承乾起身,沉吟道:“传旨,追封庶人泰为憨王,补入宗籍,供享太庙。”
这谥号不算好,但依李泰的所作所为,能让他入太庙,李承乾也算很是大度了。
左殿,供奉的是祖宗,右殿,供奉的乃是大唐帝王。
太祖李虎,世祖李昞,高祖李渊…
三个牌位上的字,都是用金粉描摹,最上方还挂着画像。
画中的李渊英姿勃发眼含笑意。
李承乾心情复杂,恭恭敬敬的行完礼后,暗自道:“祖父放心,孙儿一定让大唐成为千百年来不二之王朝,让我华夏威服四海,让后人提到我李氏祖孙,都得说声牛逼!”
缓缓上升的烟雾将画像遮蔽,李渊逐渐看不真切。
后面的李元昌双眼通红,看着朦胧的父亲,跪在地上失声痛哭。蜀南文学
李承乾退后两步,亲自扶起他道:“王叔莫要失态,免得扰了祖父。”
“臣失仪,陛下恕罪。”李元昌收住眼泪请罪道。
李承乾叹口气,转身看着李渊道:“朕准备召回各地亲王,在长安修建百王院,以后宗亲,就居长安,几位王叔觉得如何?”
李道宗低头沉默不言,李孝恭眼皮一跳,李元昌则直接傻了眼。
虽说新皇登基,往往都会对藩王出手。
但李承乾这也太急躁了吧。
将天下亲王召聚长安,修建什么百王院,听这话中的意思,以后怕是都不能擅自出长安了。
这么搞的话,岂不是把人当猪养?
拜托,这是在太庙好不好。
列祖列宗都在天上看着呢?
这下手也太狠了吧…
都是一家人,你是真不怕遭报应啊!
李元昌眼里又涌出了泪水。
李承乾贴心的将手帕递了过去,柔声道:“王叔莫要在哭了,祖父可还看着呢。”
挂在上方的李渊一脸慈祥,李元昌哭不像哭笑不像笑,面色难看的低下了头。
年幼的李元杰李元芳一脸茫然,李承乾给了个眼神,朴二郎将这两位小王爷带了出去。
“三位王叔,朕没其他的意思。”李承乾转身,看着三人解释道:“各地亲王虽有封地,但虚封不算虚封,实封又不算实封,我大唐的封制,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个四不像。”
唐朝分封制度很奇葩。
王爷的封地采取的是虚封,比如李格,他是吴王,统领吴地三十一州,听起来很威风,但其实他这吴王有名无实。
吴地三十一州,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吴王这名头,唯一有用的,就是能分的一部分的税收。
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地方藩王做大,威胁到中央。
这种虚封其实也挺好,不过就是花点钱养闲人罢了,但李渊在分封诸子的时候,又觉得完全虚封不是很妥当。
在他看来,靠得住的只有自家人。
所以分封出去的藩王,往往又顶着刺史都督名头。
比如之前的李泰,他以蜀王之尊兼任蜀中都督,名义上,他就是蜀中最高行政长官。
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实权还是在当地刺史手里。
藩王顶着最高行政长官的帽子,监察当地官员,防止他们行不法不轨之事。
而当地官员也反过来可以监视藩王,防止他们行逆反之事。
明面上看,这种方式可以让他们互相制衡。
但背地里,与当地官员沟壑一气的藩王比比皆是。
历史上,李世民五子,齐王李佑,督齐、青、莱、密等州军事、拜齐州刺史。
李佑其实就是个熊孩子,没什么大本事,但饶是如此,他都能起兵造反,由此可见,这种制度其实就是形同虚设。
这是个弊端,历史上唐玄宗在长安修建十六王宅,将众皇亲圈养在长安,可能也正是有这种顾虑。
李承乾修建百王院,也正是受到了十六王宅的启发。
皇族的繁衍速度,是很迅猛的。
参考后世明朝。
大明传承276年,当亡国的时候,皇族宗亲不计其数,每年开销一团乱账。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皇太子更新,521章:祭天告祖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