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文学>穿越小说>国粹>第95章 淞沪游历(3)
  “吴老先生的诗词字画还有治印可都是官场人喜爱的好东西啊!小子尚未亲眼目睹真迹,真是遗憾。不过小子在最后一次会试之前,曾经在一个地摊上发现了一副新兴海派画,署名昌硕,想必是老先生的手笔,那幅画让小子得了20两的收入,没有这个收入,小子当时就没饭钱了。”

  “噢?你是读书人,还参加了会试?那定然是举人老爷了!”吴俊卿羡慕了,随即又问道,“那个时候你才多大啊?少年得志哟!”

  “在老先生面前哪里敢自称举人?不过是一次侥幸而已,眼下是回乡省亲的,趁机到上海来逛逛。”皇甫淳谦恭的说道,“既然老先生也是去书画善会的,小子沾个便宜,跟着老先生可否?就当我是个小厮好了。”

  吴俊卿被皇甫淳恭维的乐了,他从皇甫淳的话里也听出来了,眼前这个年轻人还是个现任官,官位不一定高,可却是有实缺的。

  “如果小友也有此好,你我不妨相互交流,做个忘年交也是好的。”

  吴俊卿一生交友无数,他本身也喜欢结交,这也是他到了晚年名声鹊起的一个基础。自打辞去了那个县令后,他就死了去官场折腾的心,一门心思靠手艺吃饭了,如果没有众多的好友帮衬,他就是想“鬻艺”也不是那么容易。

  而有了这些朋友,事情就好办了,当时,两江地区官场变动频繁,能够实授官爵的人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在两江一带混迹官场最紧要的一条就是要附庸风雅,尤其是那些正途出身的文人,候补多年好不容易上位了,第一件事不是去刮地皮,而是想法子结交当地的名仕和商贾。

  自打明朝以来,两江地区就文风鼎盛,哪怕就是一个盐商,也会变着法子的去搞文雅的事情,那些江南园林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逐步成熟的。

  要想附庸风雅,就得加入这个诗会那个书会,到一起唱和,到一起联书。

  读书人,打小练字,尤其是科考时要求公整小楷,所以,参加过科考的士大夫都有一笔不错的书法,就是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清末内阁里的正途文官,随便拉出来一个,那字写的都叫后世人仰慕。

  所以,写字在当时并不算难,只要官位够了,自然有人给你抬轿子,画画也不难,当时流行画花鸟山水,甭管像不像,自己琢磨阵子也能画,实在不行,不是还能胡乱的画竹子嘛!竹子是最难画也是最好画的,初学者画竹,高手也画。

  至于说作诗,那更是流于媚俗了,要不怎么会有打油诗出来?随便凑上几个字,押韵,寓典,同行还要吹捧你。大家都差不多,谁也别笑话谁,人太人高嘛。

  最难的其实是治印,那可是一个工匠活计,手指头上没把子力气,你能治印?更别说当时最流行的治印字体用的可都是古篆体。

  所以,吴俊卿最早出名的其实是他的治印,到后来,在两江一带为官的都以有一方吴俊卿给的私印为最牛气,五品一下的官员压根没可能去求,除非你在书画一道有能让吴俊卿看上的,能与吴俊卿相互交流。

  后世研究的治印往往都是以抒发胸中情感的“闲章”,可在当年官场上,在文人相互交往中,最看重的却是互赠私章,题跋章和落款印章。

  一般为官的,都有大印啊,正章啊啥的,那都是官方的,谁也不在意,在其位,用其章。而在进行朋友之间的交往时,就要用到私章了。比如,大家在某个诗会里吟诗作画,最后总要留个款吧?划拉两笔就行了吗?要盖上自己的私章,讲究的还要盖上自己的专用落款章。如果不是一个人作画,或者又其他人题跋,那也要在上面盖印的,而这个印就是每个人的门面。

  有没有人自己雕刻呢?有,如果你雕的不入流,你怎么拿出来跟人家“争奇斗艳”?最好的法子就是请名家帮自己雕刻一个,自己送上昂贵的礼金。而吴俊卿从中年时代起,就是这治印界里的翘楚,等闲人是求不到的。

  吴俊卿就那么牛气?人家给钱都不干?其实也不是,这就如同后世里明星出席各种宴会或者活动的时候,最忌讳“撞衫”的道理是一样的。

  每一个官员的印章都要有特色,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其实很不容易,也就是说,给每个人雕刻一枚印章都要挖空心思的去创作,必须是独一无二的,这容易吗?所以,后世见到吴俊卿留下来的闲章很多,私章却是极少。

  “小子才疏学浅,哪里敢与老先生同台论唱,还是以晚辈奉之。”

  皇甫淳可不是那种世家子,也不是那种春风得意就张狂的人,他学的儒学教导他要谦卑,道家师父让他含蓄,四两拨千斤,西学师父更是让他脚踏实地谦虚本分,面对成名的吴俊卿,皇甫淳可是不敢乱攀关系的。

  “无妨无妨,老夫向来喜欢交友,你我一起前去书画善会。”

  吴俊卿这就算是答应了,实话说,就皇甫淳眼前这个打扮,就是到了,也未必就能随便进入书画善会的,看上去也就是个出来找生活的年轻人,不是商贾不是官员,你到了里面能干啥?好点的劝你去逛街,不好点的就直接赶你出门了。

  有了吴俊卿走在前面,皇甫淳就很顺利的进了那幢三层小楼,一到了二楼,这走廊里两边挂的都是各种字画,琳琅满目的。皇甫淳是边走边看,并无异色。hτTΡδ://WωW.sndswx.com/

  吴俊卿心里暗暗的吃惊,这年轻人深不可测啊。别人来,要么心花怒放,要么欣喜万分,就是一窍不通的暴发户来了,也会满脸喜色的说这个好,那个像的。可这年轻人居然心如止水,整个一副云淡风轻的神态,难道他也是个中高手?

  吴俊卿并不是这个书画善会的创始会员,他是在今年才加入的,第一次来的时候,他也是对挂在两侧的字画没啥感觉,只不过他习性谦和,面带微笑的装作欣赏,其实,在他心里对两旁的字画也是没有感觉的。

  “吴大师!晚辈给您请安了!”一个三十许的中年人迎了上来,此人是善会里的会办,“画室里来了几位高手,还有您的学生一亭先生,都等着您哪!”

  “哦!好好,前面带路。”吴俊卿兴致来了。

  说起海派书画高手来,他们的形成也是在晚清,只不过到了现在,好几位高手都已经不在了,而剩下的吴俊卿可谓是老一辈画家里硕果仅存的。

  皇甫淳不动声色的跟在吴俊卿的身后,两人走进了画室。

  王一亭,号白龙山人,其名为“震”,可就是这个有着霸气名字的人却是一个一生笃信佛教的大善人,他出身卑微,当过跑街的推销员,当过买办,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商人。可是他却喜欢绘画,到后来,竟然是与吴俊卿比肩的海派画家。

  “吴老,等你多时,今日这幅荷莲怎么画都觉得少了点味道,请老师你来点睛吧!”王一亭一看到吴俊卿就说道。

  吴俊卿之所以愿意与皇甫淳做忘年交,其实也是有先例的,他与小他整整23岁的王一亭就属于半师半友的忘年之交。民国后,吴俊卿名声如日中天,与王一亭的大力推崇不无关系,当然,得到吴俊卿的指点,王一亭的画作水平也是很高。

  王一亭给自己起的那个号“白龙山人”,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是个有钱的商人,不知道的从他的画作里是看不出来的。有些人知道他的身份,去求画的时候是分文不给的,你不是正途文人,哪里会有润笔啊?

  可那个润笔并不完全代表钱啊,也是身份和水准的标志啊,王一亭不会在乎多少,可在乎这待遇啊,于是,他戏言,自己是“白弄”了,而上海话“白弄”与“白龙”谐音,他就给这样的画署名“白龙山人”,知道的就明白画是白要的。

  “色彩不够力,与池水里的颜色不和气。”皇甫淳小声在吴俊卿耳边说道。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国粹更新,第95章 淞沪游历(3)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