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呢,有了京汉线,这从湖广过来的东西可是便宜了不少,也多了不少。尤其是这到了夏季,晚上喝上一碗清茶,可是比喝那些花茶和冰片舒坦多了。
“大人,赵道台来了!”关宝珊一溜小跑过来了,噔噔的就上了二楼。
“噢!好啊!我去迎迎!咱们得礼敬人家才好。”
皇甫淳站了起来,作为现任官,他刚刚列入可以被叫大人的范畴。
在清朝,官员之间相互的称谓也是有讲究的。你在下面作威作福无所谓,比如一个七品的县令,八九品的县丞什么的,老百姓见了都得叫“大人”。
可是在京城里不行,七八品的官员几乎遍地都是,见着就叫大人?不可能。
在雍正年间的时候,文职六部,大小九卿、翰林院侍讲以上、詹事府赞善以上,外而督、抚、藩、泉、运、道,武职都统、副都统、口外大臣及绿营提督、总兵等,皆可称大人。到了乾隆年后,基本上就把称呼大人的级别定在了正六品。
大人”和“老爷”本来都是用来称呼官员的,由于有那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它们就有了不同层次的含义。
“大人”,在地方上是官衔知府以上的称谓,而“老爷”是官衔在知县以下官员的称谓。当上级碰到下级,直呼其官位,加上一个姓氏即可,比如,某县令。下级碰上上级,就要在职位后面加上“大人”二字,比如,某知府大人。
可是在地方上也不全都是行政官啊,不是还有什么盐茶丝绸之类的衙门吗?与行政官见面的时候,只要是六品官以上的就相互称“大人”了。
不过,到了光绪这会,整个官场阿谀成风,尤其是朝廷给一些地方官乱加品阶,弄得一些知府都有“加三品”等等,于是,所有官场见面都乱称“大人”了。
“邮传部京张铁路衙门协理帮办,晚辈末学皇甫淳恭候赵前辈大驾。”皇甫淳也是很讲究的站在了二楼的楼梯口,并没有到下面去接。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赵道台不是现任官,也不是候补官,不过是一个致仕的道台,而且,他这个致仕还是一种特殊的,在江南的某个贪腐案子中受到牵连,如果不是红带子,怕是没这么好的下场。
其次,皇甫淳是在位官员,虽然仅仅是个六品,可那也是实缺啊。官场上讲究的是烧冷灶,他今年还不到二十岁,谁知道后面是啥前程?别人看不起,自己不能低贱喽。所以,皇甫也是要端着架子的。
“不敢,不敢!在下乃一致仕村夫,请皇甫大人先!”赵道台倒是识趣,努力的谦让着。
一个被参致仕的道台,在京城这块地上算个啥啊?要不是银子打点到位,这赵道台保不齐还在打牢里呆着呢。
清廷的官场是很有意思的,三品以上的官员基本上是没有候补官了,可以说还不够用,不是在这里当巡抚,就要去另一个地方当藩台了,最不济也得去一个省里当臬台,这都是什么官呢?
巡抚相当于省长,藩台则是相当于管理一省财税的副省长,而臬台则是相当于主管当地治安、刑罚的副省长。而道台这是衔接具体业务与地方行政的一个官阶,比如盐茶道、织造局等等,尤其是到了晚清,全国都在搞洋务,许多近代工业开始,都是官派的,也大多数是道员,
如此一个前任道台,怎么就敢跑到詹眷诚那里去扎刺了呢?
说起来,也是奕劻御下无方,放任手下人胡来。与上一次搞延误拨款的性质差不多,还是手下有人想从詹眷诚这个铁路项目里揩油,大的搞不了,那搞点小的行不行?要说,这四九城里的旗人可真是眼界太小,格局太小了。
赵道台几乎每个节,甭管是什么龙抬头啊什么三月三的,都要去四九城里给关系户去“请安”,这种请安其实就是去送点“节敬”,一般也不算多,少则百十两,多则也不过千把两银子,去了,连个正主都见不着。
这种节敬,你送了,保平安,不送?等着倒霉吧,跟那保护费差不多。问题是,你还必须得自己个亲自去。说起来是混个脸熟,可实际上就是一群师爷、管家、幕僚等人要敲他一顿。这也是一个阶层,他们有他们的玩法。
清末晚年,四九城里有几十万旗人,全都是琢磨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赵道台到哪儿都是哭穷,说自己在任上清廉如水,没有捞到好处。
他这样说,无非是给自己送节敬省点,不说,保不齐明年就渐长了。
结果,那边的师爷就给他出了这个点子,让他想法子敲詹眷诚这铁路衙门一笔,“那可是个七百多万两的工程,哪儿抠不出来个万儿八千的?”
赵道台也是满口答应,“只要弄来了银子,您几位的孝敬一定少不了。”
“成,我们等你的好消息!那个南蛮子要是不服气,你来找我们,保证给你把事情捅上去!姥姥!真以为咱们旗人是好糊弄的?”师爷的大话也没少吹。
说,这清朝不是流行绍兴师爷吗?怎么这绍兴师爷也如此扯吗?
各位,此一地彼一地啊。在这四九城里,混不起来的官就是个蚂蚁,随便谁就碾死你,还请绍兴师爷?要是绍兴师爷前来应聘,那得傻成啥样啊?
绍兴师爷有名,绍兴师爷精明,等闲不会到这“伴君如伴虎”的地方来应聘。著名书画家吴昌硕,一生替人做幕,就是师爷,可到了后来名气大了,有人荐他北上,他是宁可卖画也不去。
清末朝廷里掌权的王公贵胄,家里都有幕宾,可是,他们都无绍兴师爷。不是说他们请不起,而是绍兴师爷看不上他们。因此,这四九城里的一大怪就是“师爷都是关外来”,这些人的水平如何?看看清朝是如何垮台的就清楚了。hτTΡδ://WωW.sndswx.com/
光绪的老师翁同龢,位高权重,算起来,他实际上也是光绪的师爷,可他自认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自己身边并无参谋班子,结果,一场戊戌变法,输的一塌糊涂。如果他身边有绍兴师爷,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来,赵道台请坐!这是刚下来的信阳毛尖,味道不错,我这是刚刚沏完第二遍,正是茶香味纯的时节!请喝茶!”皇甫淳亲自给赵道台斟茶。
“皇甫大人无须客气,本人今次前来,还是想听一个实信。我们北方人喜欢直来直去,您受累,给我交一个实底,我们到底能从你们那里拿到多少?”
皇甫淳顿时愣住了,“拿什么啊?你想从我们衙门拿东西?”
“难道说皇甫大人不清楚鄙人的要求吗?”赵道台顿时板起了脸,“你们的铁路经过吾先祖的坟茔,难道不需要给个说法吗?”
“哦!是这个事情啊!”皇甫装傻充愣的一凝神,“我纠正一下您刚才说的话,那铁路不是我们的,是大清国的。你听清楚了吗?”
赵道台没想到上来第一个回合就被对方给抓了小辫子,一时半会还答对不上。
“我不知道前辈是否正途出身,不过有句古语想必也是听过的。”皇甫又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难道说你这姓了汉姓的红带子就想不在其列吗?还是我刚才听错了话?”
“皇甫大人,肯定是您听错了,我刚才的意思就是说的你们铁路衙门啊。”
“我们哪里有衙门,衙门是朝廷的,是皇上和太后的。”皇甫说完低头品茶。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国粹更新,第55章 杂务(4)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