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文学>穿越小说>蜀臣>第536章、惊变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周易·丰》

  有时候,事情太过于顺遂了,就会催生乐极生悲的隐患。

  郑璞如今就是在担忧着战事十分顺遂的汉军,如果没有尽快出营与魏军决战的话,是否也会迎来月满则亏的局面。

  缘由,倒不是如丞相那般担心尸首委积的战场爆发大疫。

  而是另外两个原因。

  一者,乃是先前得悉离唐芒在上郡桥门县后,郑璞让他作为扰乱魏国后方的一步险棋。

  且在北上杜水源头谷地之时,郑璞还同时遣人往上郡让离唐芒开始进军了。

  倒不是此举有什么不对。

  那时陈仓外城尚未被汉军攻陷,战事的胜负仍扑朔迷离,让离唐芒扰魏军后方,乃是增添汉军胜算之举。

  然而,谁能预料到魏军竟是如此不堪?

  彼司马懿空有兵力优势,且曹叡亲自赶来前线激励将士锐气,但进攻了月余时间,竟是连摧毁汉军在平原之上的营寨、逼迫丞相出来鏖战都不能做到!

  落在平原之上的营寨啊!

  并不是城池啊!

  这种战果,委实令人侧目。

  亦令郑璞让离唐芒的出击绕后之举,变成了败笔。

  盖因以如今魏军所彰显出来的战力与士气,丞相与魏延部一战而败之的几率十分大!

  不能说胜券在握,但八九不离十就对了。

  亦能趁着此将魏军的主力彻底击溃,挟大胜之锐将整个关中席卷,圆了还于旧都的夙愿、向天下昭示汉室将复兴!

  但若是离唐芒在丞相与魏延部出营决战之前,便将魏国后方扰乱、令司马懿迫于后方压力而退兵了,让汉军无法寻到决战的机会了,那还于旧都的夙愿又要延后数年了。

  毕竟,一战击溃魏国主力,才能形成席卷之势。

  而若是让实力犹存的魏军罢兵归去、分兵在各城池固守,那么,汉军唯有一城一县的攻伐,凭空耗费无数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了。

  或是说,被迫罢兵而归的魏军同样是战败,同样会令将士们陷入士气低迷、人心惶惶;汉军追击在后,依次攻城掠地应不会太难。

  两者之间,似是没有什么区别。

  但其实不然。

  汉军在春三月就开始攻坚与鏖战了!

  已然算是师老兵疲了!

  况且,此番汉军乃是动用了十万余大军,粮秣辎重消耗十分巨大。

  若真的要一县一城的进攻,以朝廷的底蕴与库存,是无法将战事支撑到将整个关中纳入囊中那天的。

  而若停下来休整,势必也会给予了魏国重整旗鼓的时间。

  此便是郑璞觉得自己走错了一步的缘由。

  亦是战场形势万变的体现。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成都庙堂传来了一个关乎江东的军情。

  在寿春城下死伤惨重、被廖式叛乱诱发荆南与交州震荡了一年有余的江东,在没有恢复底蕴、毫无出征北伐的基础下,竟然做国书来,声称要出兵与大汉共力伐逆魏了!

  国力未恢复、士庶未安,竟要出兵北伐?

  简直就是旷古奇闻!

  如此消息,令整个大汉上下皆匪夷所思。

  但事情就是如此神奇。

  江东真的出兵了!

  乃是尽起镇守江陵城的朱然部兵马为前锋,浩浩荡荡往襄阳城进军;以刚刚讨平叛乱归来的吕岱部为后续,将步骘调回来荆南坐镇西陵峡,声称是为了督运大军粮秣;而孙权则是亲自引军从武昌渡江,北进魏属江夏郡。

  至于一直留在吴地的陆逊,仍继续安抚惨败的江东世家豪族,并没有赶来参战。

  但江东此番动用的兵马约莫六万有余,几乎是吴国大败之后的倾囊而出了。

  对此,成都庙堂的反应,是第一时间增兵永安。

  为了有备无患嘛。

  江东已然与魏国媾和了,且行事如此反常,结合先前彼反复无常的秉性........

  成都庙堂觉得孙权此番出兵,想趁着魏国被大汉牵制在关中时进攻荆北、想火中取栗分杯羹的可能性不大。

  相反,大汉觉得孙权想重演昔襄樊之战的可能性更大。

  故而不敢掉以轻心。

  消息传到关中后,那时心思全扑在攻打陈仓城上的丞相,乃是让镇守永安的陈到、镇守南中之地的马忠皆严加戒备,便静观其变了。蜀南文学

  反正以巴蜀的闭塞与南中之地的道路难行,孙权想有什么歹念也无法成事。

  但如今战罢归来,在阳城无所事事的郑璞得悉消息后便倏然一惊。

  他嗅出了一缕不寻常。

  同样认为江东不可能伐魏的他,对孙权突然遣兵北上荆襄的举动有所猜测。

  比如东三郡。

  从秭归县是有路入东三郡的!

  如昔汉中之战后,日先帝刘备为了收复汉中东部三县(东三郡),就曾遣孟达从秭归进军攻破房陵,与刘封会军于上庸。

  而如今魏国在势穷之下,说不定就将东三郡以及襄阳城划分给江东作为代价,让孙权背盟从东三郡来攻大汉。毕竟,对于此时的魏国而言,放弃没有什么百姓襄阳以南与东三郡,换取吴国的同盟并肩作战,并不是什么难以取舍之事。

  两权相害取其轻嘛~

  在大汉即将还于旧都的压力下、魏代汉室承天命之说动摇之下,雒阳曹叡自会做出选择来渡过时艰。

  而江东是否会接受嘛.......

  曹叡又不是让孙权再度成为大魏吴王,有什么好犹豫的!

  说不定,他还自认是得到了汉魏相争的渔翁之利,与江东诸臣大设酒宴尽开颜呢!

  于此,郑璞对汉魏决战的时间汲汲于心亦很好理解了。

  因为算算时间,他已然无法阻止离唐芒进军了;将兵力尽聚拢在关中的大汉,更无法威慑江东不与逆魏同流合污。

  但愿一切顺遂,我心中所忧者皆不灵验罢。

  每每日暮时分,扈从乞牙厝前来禀报汉魏决战尚未开启时,郑璞皆是如此宽慰自己的。

  但有时候,上苍尤其喜欢作弄人。

  当你越怕什么的时候,就越喜欢给你安排什么。

  仅仅三日后,乞牙厝便带来了魏军悉数退兵的消息;且丞相与魏延部才刚督兵出营衔尾在后追击了半日,便皆转兵归来。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蜀臣更新,第536章、惊变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