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李岩的这个意见非常有道理,闯军不能总是处在流动当中,若是吃光了这一地就打下另外一地继续吃,那么大明总归会有被吃空的一天,到时候又该怎么办,这样做就是竭泽而渔,反而对闯军不利,正确的做法就是应该打下一地就巩固一地,缓缓推进,步步蚕食。大明如此广袤,想要一口气吞下一个胖子是不可能的。但是李岩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自成的想法,李自成现在是闯军的一号人物,笼络人心有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给他们好处,只有给麾下兵将好处,他们才会跟着自己打仗。给好处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去抢去夺,然后将抢来的东西分给手下人,要是像李岩说的还要解散饥兵,让他们去军屯,开垦荒地从事农业生产,等到粮食生产出来黄花菜都凉了,自己能等,自己麾下这些骄兵悍将能等吗?他们参加义军不就是为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要是还在土里刨食,还他娘的参加义军做什么?
其实这也正是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李自成起义跟朱元璋的红巾军起义完全不是一个性质,朱元璋是冲着赶走元廷,建立新国度去的,所到之处都是约束军纪,严禁扰民,甚至还去帮助农民从事生产。朱元璋为了笼络民心,还在南京城上演了一出斩杀义子的好戏,且不说朱元璋是出于真心还是做给百姓看,至少他做了,红巾军这才能瞬间笼络住人心,为日后定鼎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反观李自成,一路抢掠,一路裹挟民众,虽然闯军规模不断壮大,可那并不是因为李自成得了民心,而是因为跟他们比起来,朝廷更烂,双方比烂的话,可能李自成提出的口号更能迷惑民众,但是到了他杀进京师,逼死崇祯的时候,农民军的劣根性就暴露了,追赃助饷等一系列反人类操作让李自成跌下神坛,上到士大夫,下到平民百姓,各个对闯军恨之入骨,这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原理,指望着闯军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的贫民发现闯军比明军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更坏,抢掠更加严重,这让他们口中的好日子成为了一句空话,民众再次被送入虎口。归根结底就是他们不事生产,只知道以战养战,以抢掠为生,目光短浅。蜀南文学
而李岩的悲剧就在于他觉得李自成是个明主,但是实际上李自成的战术素养很不错,但是战略眼光非常短浅,看不到后面的事情,本质上跟他手下的军将没什么区别,李自成也想过上九五至尊、醉生梦死的日子,李岩一直以为李自成能成为第二个朱元璋,实际上李自成的能力水平也就跟张献忠差不多,两者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哈哈哈,先生说的有道理,只不过本王信了,你也要让下面这么多军将和兵丁信才行,他们跟着我李自成若是饭都吃不上,会是什么结果?爱民可以,等闯军夺了天下吧。”说罢,李自成一撩披风,头也不回的下城去了,只留下了李岩一人站在城头,李岩心中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恐怕从今天开始,自己说的任何话李自成都不会再听进去了,自己在闯军中的路应该是走到头了,可是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李岩望着关城城门洞中不断通过的军队,他丝毫不怀疑这一次攻川闯军能取得胜利,牛金星虽然人品不行,但是阴谋诡计还是有一手的,李自成更是战术大家,这一点李岩甚为佩服,在战场的时机把握和细节观察上,李自成可谓是非常强悍。此次五万大军绕路入川,秦良玉怕是做梦都想不到。
“大帅!大帅!不好了,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大明湖广布政使司襄阳城中的襄王府内,一阵阵丝竹之声从府中传出。看样子是府中正在举办宴会,只见大堂正中坐着一个穿四爪龙服的老人,两边坐满了宾客,为首的一人不是别人,正是湖广副总兵左良玉。而那个穿着龙服的老人就是历史上的末代襄王朱翊铭,朱翊铭今年已经六十有二,过了花甲之年在大明就算是非常长寿了,不过这在藩王当中倒不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藩王生活优渥,又不掌兵权,不管政务,朱元璋当年分封藩王之后基本上就是把这些朱家的子子孙孙当猪养,将这些人一个个养的白白胖胖,可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是把他们豢养起来不让他们造反生事也不为过。所以这些分散在各地的藩王其实就是大号的富家翁,生活条件很好,又没有什么烦恼,平日里就是玩玩乐乐,有些有追求的就找寻找寻养生之法,自然长寿。
今日襄王府内大摆宴席,主要是请左良玉吃饭,说来也是好笑,左良玉在陕西屡战屡败,或者说屡战屡败这个词也不适合他,而是不战自溃,他麾下的军队见到闯军大部队都不敢上前,见到清军就更是夹着尾巴逃跑。可是他偏偏运气不错,每次都能逃出生天,这一次得到杨嗣昌等人的庇护,跟贺人龙一起联名上奏,欺上瞒下,虽然朝廷知道左良玉有败绩,但是根本不知道他在战场上的所作所为。所以这一次杨嗣昌被调回京师,左良玉和贺人龙便也提前退往别处,左良玉率领残兵辗转来到了湖广,依靠着他原先在河南积累下的一些财富,加上对湖广当地大小流寇的拉拢,短时间内竟然拉起了一支三万多人的队伍,至少在荆州襄阳一带,他的势力最大。左良玉更是不断运作,凭借手中的几万人马,又有杨嗣昌在朝中坐镇,讨了个湖广副总兵的位置。
如今李自成在西北势大,消息早就传到了湖广一带,襄阳又是湖广布政使司靠北的位置,襄王朱翊铭更是担心襄阳的安全,作为藩王,朱翊铭不求别的,最起码能让自己在乱世之中保得一条性命,自己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人们常说人到七十古来稀,自己最起码要有个善终的结局吧。听闻流贼烧杀抢掠,特别是他们这些藩王大户,更是流贼打劫的对象。在襄阳这么多年,襄王府财产巨万,朱翊铭可舍不得让这些财产落入流贼的手中。如今左良玉大军驻扎襄阳府,襄王少不得要拉拢一番,只要左良玉愿意保护自己的安全,襄阳城应该是高枕无忧了。所以今天,朱翊铭特地将左良玉约来,大家一起共饮。
左良玉欣然前往,朱翊铭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藩王而已,如今他算是明白了,手里有兵就是土皇帝,什么他娘的藩王,就算是皇帝来了也要让他三分。自己手上的兵越多,自己就越安全,真等到哪天自己成了光杆总兵了,也就离死期不远了。在这样的思维下,左良玉疯狂的招兵买马,也不管军中的士兵是什么成分,流民他要,良家子他要,贼寇来投奔的他也要,他要的就是人数上的增长,哪管其他的方面。短短一个月扩充到三万余人的规模,着实让朱翊铭吃惊,这不,上赶着来请他吃饭,疏通关系了。
众人正在推杯换盏之际,忽然一名报信兵闯入堂中,说是有贼兵打过来了,众人一阵喧哗,朱翊铭更是有些失态的将面前的酒杯打翻。左良玉顿感失了面子,用力一拍桌子道:“混账!不经通禀安能闯入,来人,给我拉出去军棍伺候。”报信兵一脸委屈,大喊道:“冤枉!大帅,冤枉!大帅定的规矩,红色急报可不经通禀,立刻上呈!”“慢着!”左良玉一摆手道。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逆天明末三十年更新,第六卷 天下归心_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五路攻川下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