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生上前敲门,那半大老者抬头,略微一看,暗自心惊,语气生硬地说道:“你有何事?”
云生笑道:“游山玩水,偶路此处,口中甚渴,借老伯茶水一杯。”
那半大老者又细细看了看云生,说道:“公子额台宽敞,气宇轩昂,乃大福大贵之人。我这里粗茶污水,实在是招待不起。”
云生笑道:“能解渴便行,清水总有一杯吧。”
那半大老者略作思考,便打开篱笆院门,将云生迎接入内,云生拱手称谢。
二人来到茅檐下,檐下有木桌一张,茶具一套。半大老者端壶倒茶,云生一口而尽。
云生笑道:“老伯人称神断,自兽人走后,云成府百废待兴,急需人才。老伯却隐居于此,真是埋没了才学。”
半大老者见云生称他为“神断”,也不惊讶,淡淡地说道:“天地循环,万理同道。走了兽人,又来强盗,又有何区别?”
云生问:“何为强盗?”
半大老者叹道:“纵观洪莽十三朝,无一不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兽人烧杀抢掠,朝廷剥削欺榨,不是强盗又是什么?”
云生道:“难道朝廷就没有好人?”
半大老者摇头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污泥浊气,君子不从。”
云生听后,笑道:“莲出污泥而不染,何以解释?”
半大老者“哼”了一声,扔给云生一个杀瓜的小刀。
云生不懂老者何意,问道:“此为何意?”
半大老者道:“莲蓬初露,若用刀砍之,何以开放?”
云生又道:“那名门如何?”
半大老者道:“名门如莲,奸邪不容,被朝廷视为叛逆,收回匾牌,现如今名门何在?”
云生思考片刻,问道:“那何以扭转此局?”
半大老者抬头,对天长叹:“唯有推翻旧制,另立新朝。”
云生疑惑地道:“何以解释?”
半大老者抬头仰天,侃侃而道:
“纵观大秦、大汉、大信、大越、大德王朝,凡立国之主,莫不是文韬武略,文治武功之人,心系天下,关怀苍生。
建国之初百年,朝廷清明,百官廉洁,法律严明,百姓平安。
随之长治久安,皇室奢糜,不思进取;百官结党,官官相护。贪图享乐之风盛行,为官利民之心渐衰。
想大德王朝,坐享洪莽繁华之地,却被草原金鹰王国所灭,何也?
非将不广、兵不精、物不丰、粮不足。实乃朝廷腐败,人心不齐,贤良者处下,献媚者高升。排挤名门,自毁长城。”蜀南文学
云生听后,不禁对复启华佩服起来,一番谈论,时事针砭,一针见血。
他原以为大德灭国,实乃战之不利。今复启华一番教诲,到如今才知,大德灭国,乃天道自然,因果相承。
云生道:“老伯可知我是何人?”
复启华笑道:“三关军统帅云生。”
云生心中一惊,遂笑道:“何以见得?”
复启华喝了一口茶,说道:
“我居此处,来访者不少,有官府之人请我出谋划策的,有百姓人家请我断案料理家事的,唯独没有谈论政事的。
今兽人刚走,云成已定,有人便来找我,非云成掌事,再无他人。
公子神俊气朗,与我借水,却谈论政事,言语之中带有上位之气,非三关军统帅又是何人?”
云生不禁为复启华的一番推理所折服,于是笑道:“老伯确实不亏为神断。”
云生又道:“我等初入昆郎,昆郎百姓被兽人压迫,衣不蔽体,食不饱腹。
我三关军赶走兽人,用军粮安顿百姓,后又到番粤府购买稻种万担,赠于百姓,并派出军队平整田地,修整水渠,赋税仅十中取一。
后又自力更生,自耕自收,免去昆郎百姓赋税,三关军实现丰衣足食。
七年过后,昆郎连年丰收,百姓稻谷满仓,生活衣食无忧。
目前云成已定,只是云成地广人多,民族繁杂,武将可以冲锋陷阵,但却不懂治世之道。
如今三关军人才稀少,这才是令我头疼之事。今日特来,请教老伯治理之策。”
复启华笑道:“三关军爱民如子,昆郎盆地繁荣昌盛,我已早有听闻。云成如何治理我且不懂,我只知道,得云成者得天下。”
云生心中略惊,问道:“这是如何说法?”
复启华稍微捋了捋自已的短须,慢慢地说道:
“今金鹰南下,大德败逃,大越复国,数年之间,相互征伐,死伤严重,皆已是强弩之末,疲态尽显。
今统帅拥有昆郎、云成两地,兵多将广,粮草充足,百姓千万,后方无患。
云成三面环山,一江阻隔,进退可守,稻熟两季,物产丰富。
统帅占据云成,只需韬光养晦,好生经营,善待百姓,广招兵员,必奠王者大业。
待到金越对决,一方败退之时,统帅只需振臂一呼,天下英豪来聚。
战舰沿江而下,截断莽江,大军东出兰芽古道,扫平莽南,而后莽南、云成两地进发,左右夹击,直击堾丽。
挥师北戈,驱逐金鹰,即可成就帝王之业。”
云生越听越是心惊,这复启华虽然身居山林之中,却对天下大势如此清楚。且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谋略得当,确实是难得的治国人才。
此时,云生突然想起了刘备三请诸葛亮的“隆中对”,这复启华机智如诸葛孔明,实有“卧龙”之才。若得此人,必成就我驱逐鞑虏、复我河山之愿望。
云生笑道:“老伯确实不虚神断之名!将来天下大事如何,我也不甚清楚。现在只想请老伯出山,为我分忧,治理好云成。”
复启华道:“我也并非神断,天下大事,清楚者甚多。不知大人治理好云成,下步又该如何?”
云生疑惑地问道:“老伯何意?”
复启华看向云生,说道:“若金越之战结束,一方败退。大德来人,封你官衔,要你出兵洪莽,又当如何?”
云生听后,一时弄不清楚复启华言语之意。
复启华笑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若统帅为大德王朝出兵复国,那便请回吧!”
云生心惊,问道:“为何?”
复启华道:“大德犹如朽木,早已腐败至极。为官者不清,为富者不仁。官场已坏,人心不在。
你观这云成平原,地肥水美,物产丰富,但百姓却贫苦困顿,为何?
只因官府盘苛剥削,赋税太重。既使丰年,也丰收成灾。如果大德复国,与兽人统治有何一般?”
云生点头,心中想起当年老君湖农民起义之事。
莽南之地,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理应百姓富裕。但朝廷却买官卖官,层层剥削,赋税三中取一,名目杂税多如牛毛,百姓穷苦潦倒,这才不得已起兵造反。
云生沉思良久,复启华见云生不语,遂道:“自古开国将帅,战功赫赫,但有几人却能富贵聚身,安然入土?
像统帅这种叛逆之徒,非党之人,嘿嘿!只能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我若随了统帅,岂不是枉送了自家性命?”
云生心中一怔:叛逆之徒,非党之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一时之间,当年西击兽人,平定十万大山和老君湖之叛乱,东灭倭寇,四起四落,历历往事,一一过目。
云生看向复启华,肯定地说道:“我必不复大德。”
复启华也看向云生,说道:“朝廷更替,乃是天道循环之事。若是统帅能以天下百姓安康、洪莽福祉为重,而以大德名分、个人名利为轻的话,我必追随于统帅。”
云生此时突然想起《三国演义》的开篇之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看来朝廷更迭,确实是天下大势,非一人一力所能阻挡。”
云生看向复启华,坚定地说道:
“我云生在此发誓,此生以天下黎民百姓福祉为重,决不恢复大德。”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关军更新,第642章 神断复启华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