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粮食也是分种类的,稻子比谷子贵,谷子比麦子贵,麦子又比糜子贵,各地情况不同发的粮食也不一样,这事,委实不太公平,地方上早有怨言。
以往发了粮食,还得回家脱壳或者磨面,既劳累又麻烦。发钱多好,直接去粮店买米买面,省了大力气了。
事情很顺利的就定了下来,以偏高于粮价的四十钱每石,发放俸禄和军饷。
如此一来,朝廷每年要支付军饷四亿钱,官吏俸禄三亿一千万钱,刘襄的私库负责其中的一亿八千万钱,因为禁军、上四军和云帆营是隶属于皇室的私兵部曲,需要他自己支付军饷。
今年的田税是主粮七千万石,其他实物税卖与各地工坊,收益是一亿两千万钱,商税尚有三月未收,已收缴税款两亿九千多万。
也就是说,刨除军饷和俸禄,现有结余九千万钱。
这还没算常平仓赚到的钱。
没错,用来备荒和平抑粮价的常平仓是赚钱的。
每年秋收的时候,常平仓会以三十五钱的价格收购一批粮食,用以稳定粮价,以防跌的太狠,以至于谷贱伤农。hΤTpS://WWω.sndswx.com/
到青黄不接的时节,会以四十钱的价格抛售一批粮食,目的还是稳定粮价。
一出一进,虽然不会动用全部库存,但以常平仓的体量,刨除损耗、人工,至少是几千万钱的收益。
去年全部库存四千八百万石,收益三千五百万钱。
今年的库存是九千万石,预计明年的收益只多不少。
现在的大汉仍然处于钱荒之中,每年还会铸币九亿以上,这样的放钱速度,至少要持续五到六年,如果南海航线顺利开通,所需的铜钱还得多。
流通的钱币增多,交易便会更加方便,自然能进一步的促进商业发展。
刘襄相信,商税会一年比一年高,只用商业就能供养军队和官吏的构想,很快就会实现。
所以,即便算上养军的口粮,军费和官吏俸禄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
大汉的经济还算健康。
他也就能放心的开启各项工程和北伐鲜卑。
“开始转运粮草,向北疆调拨辎重大车,传令幽州和并州的牧场,今年宰杀牲畜的份额消减一部分,少府出钱购买四千头活牛,两万只羊。”
命令很快就执行了下去,太仓预留的两千多万石粮食,开始向北疆的军备库转运,大汉的战争重心向北方倾斜。
虽然南疆的战火再次点燃,可皇帝的意志不容违逆,北伐的各项准备正在按部就班的完成。
刘襄不会在秋季发起攻势,这个季节正是幼畜长大,牛肥马壮的时候,草原民族的战力在秋季达到峰值。
这种时候,要避免针锋相对,而且冬季很快就会到来,严冬可不适合北伐。
最好的时机是寒冬刚过,初春来临。
牲畜熬了一冬,冻饿而死的不在少数,活下来的也会非常虚弱,牧民要在此时,尽快为自己的牛羊马匹寻找一口青草。
如果这个时候受到干扰,畜群会再一次的大批饿死,冬春畜群减员太多,夏秋之季便无法繁衍壮大,恶性循环一旦形成,整个族群就会灭亡。
所以,初春才是北伐最好的时机,对游牧民族造成的伤害最大。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南疆的战报一封一封的传来,四万汉军坐镇交州,九万越人南下敌国,临邑小国的占族人,根本无法抵抗这样的攻势。
首都占城被四面围攻的第二个月,城破,国灭。经过三个月的抓捕,十六万占族人被俘,全部送往两湖。
隆兴三年腊月初八,林邑国除国。
乐进所部返回豫章,右军返回益州,前军继续坐镇交州。
士燮四兄弟上京觐见,参与了正月初一的大朝会。
来自南疆的翡翠、犀角、象牙、明珠、大贝、琉璃、玳冒之类的珍品,被士人追捧,
一些奇物异果,如香蕉、椰子、龙眼之类,令品尝到的朝臣啧啧称奇。
士壹还贡献了好马三百匹,战象十二头。
大象也就看个稀奇,并不适合汉军军阵,军事价值也就那样,刘襄准备在城外建个暖房,让长安的百姓开开眼界,别一惊一乍的喊什么长鼻子妖怪,丢人!
那些马匹倒是让他提起了兴趣,矮粗矮粗的,比驴大不了多少,属于矮脚马,应该是擅走山路的滇马。
出生在凉州,又在幽州待了很多年的崔奕,很是看不上这种卖相不佳的“好马”,但他是个厚道人,给士燮留了面子,只在事后鄙夷道:“交州那地方,想是缺马缺狠了,拿着一群驴子当宝贝,真可怜。”
“你这个嘴,太损了。”刘襄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应该就是滇池驹,擅走险路,以稳健耐劳闻名于世,产自南中、交趾。”
“故老相传,滇池有神马,说的就是这玩意?”崔奕的眼睛瞪得跟牛蛋似的,满脸嫌弃的围着几匹滇马转了好几圈,上上下下看了个遍。
越看越嫌弃!
他感觉自己被骗了。
在他的印象中,好马是那种身高体壮,筋骨强健,毛色油亮,神采奕奕的大家伙。
这种蔫头巴脑,比驴大不了多少的矮矬子,能叫神马?
神马玩意!
他拒绝称呼这玩意为滇池驹。
刘襄懒得理他,命人拉走试马,如果真的耐负重且擅走山路险途,那就要在益州和交州大量繁育,不但打南中的时候有大用,对以后南部山区的交通货运也是非常有利的。
其实滇马只是意外之喜,士燮贡献的那些珍奇异物,他也不是很感兴趣,珍珠玛瑙什么的,确实值钱,但并不能提升国力。
他真正在意的还是三季稻和甘蔗,这两样才是国家级别的经济支柱。
荀攸南下,荀谌北返,这两样早就带到了长安,士燮没有资格把它们纳入贡献名单,这是荀氏第一次对交州士家的打压,直接剥夺了士家参与稻米和蔗糖的利益分配。
所有人都默认了,包括士燮。
占城稻正在暖房中育苗,甘蔗被榨汁做成了红糖。
这是砂糖第一次独立的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不是糖水、不是糖浆,而是枣红色的固体形态。
尝过的朝臣大声称赞,可听说能像种庄稼一样种出这种堪比蜜糖的甜中上品。
所有人都疯了,种!必须种!赶紧种!马上就得种!
谁不种谁是傻子。
这哪是种庄稼?这是种黄金!
“去交州开荒吧,开荒就能种黄金。”留下这句蛊惑人心的话语,刘襄就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北伐的准备之中。
他要在祭祀太一以后,出兵北伐。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更新,第五百七十一章 除国与北伐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