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兵分多路,按照计划,开始施行摊丁入亩。
宋公文作为主要负责人。
首先要做的。
就是召集龙阳府各级官员,将此事通告下去。
土地兼并。
不仅是大魏现在的问题。
也是历朝历代以来,都难以解决的顽疾。
如今,大魏王朝延续前朝制度,收的都是田亩税和人头税。
人头税也叫做丁税,意为只要在官府登记在册的。
但凡男子,无论老幼,都需要交税。
除了考取功名之外。
几乎避无可避。
不过相比于人头税,田亩税就好操作多了。
所谓田亩税。
就是按照各家各户田地的多少,进行交税,也是如今朝廷税收的大头。
可天下的田亩是有限的,而朝廷的开支是不断加码的。
因此到了魏云弈这一超。
收到的田亩税,反而比先帝时期还要少。
原因呢,也非常简单。
富人个官吏,虽说田亩广大,但都有免税的法子。
再不济,也会想尽一切手段,避开朝廷税收。
如果是上头追查下来,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也不算什么,无非是象征性的交一点罢了。
至于没有地的穷人,那就更不用说了,基本收不到税。
所以这朝廷每年收的田亩税,几乎都压到了那些地本就不多的农民身上,而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不仅要给地主交租,还需要向朝廷交税。
致使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愈发的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百姓没有办法,为了不交税。
从而会选择将自己的田地,转到有免税资格的秀才会举人老爷名下。
如此,就是大户不交税,穷人也不交税。
使得能够交税的田亩越来越少。
这种事情,不仅是在龙阳府,是整个江南,乃至于全国都常有的事情,而此举,又被称之为:投献。
可税收,是每个地方官员的重要政绩,收不到田亩税,就意味着通不过户部的考核。
连带着吏部上面的评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有些官员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既然收不到田亩税。
那就加大对于人头税的征收。
为了完成考核,加大政绩,甚至连那些没有土地的人,也被拉着征税。
如此一来,税倒是收上来了,但穷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穷。
而没有受到影响的富人,反观越来越富。
宋公文就是因为知道这种情况。
才选择实施摊丁入亩。
直接免除人头税。
将税下放到田地里去,田越多的,就交对的越多,为的,就是将富人和地主的钱给拿出来。
至于地不多的农民,免除了人头税不说,连田亩税也会相应减少。
尤其是宋公文还想到了一个办法。
为了防止有些人阳奉阴违。
他命令各级官员。
派出手下衙役开始重新丈量土地。
还让那些读过一些书的师爷,除了张贴告示之外,审查登记在册的田地。
毫无疑问,这一举动,完全打了个龙阳府各级官员们措手不及。
本以为这位国丈只是走走过场,没想到居然来真的。
当然,他们并不敢在明面上进行反对。
只是一直再找借口。
说什么这事很难,需要好好计划。
宋公文呢,也完全猜到了这些人会这么说。
然后搬出李芳兼并田地,已被东厂查获,人证物证俱全,全族流放。
而且还直接放出话来,此乃陛下定下的国策,任何人都不得违逆。
龙阳府各级官员们没有办法。
只能硬着头皮进行。
谁让宋公文是内阁次辅,又是国丈呢?
且还有李芳这个前车之鉴,意识到此事怕是糊弄不下去了。
不过,摊丁入亩,终究侵犯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尤其是龙阳府境内的士族。
他们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弄来的田地,如今却要被朝廷强征税收,第一时间联合起来反对。
尤其是官府贴出的告示,本意是告诉百姓摊丁入亩的好处。
却在这些人的歪曲下,变成了朝廷要强加税收。
百姓们虽然并不信任士族的话。
可这终究不是天子脚下。
因此很大一部分人被完全迷惑,觉得朝廷不公。
尤其某些龙阳府官员,也悄然为士族站台,这就更让百姓们深信不疑了。
也由于多了士族操纵民意。
一些官员们,就有了正当理由,开始提出建议,摊丁入亩还是暂缓施行,毕竟民意不可违啊。
一开始,宋公文对此并没有理会,依旧自顾自的下命令。
见此,龙阳府官员们就从背地里的对抗。
慢慢的转为了表面上的。
即便对方是当朝国丈,是内阁首辅,但这又如何?
百姓不同意,弄得民怨沸腾,到时候告到朝廷那里,他们也有话要说。
由此,摊丁入亩的施行,就陷入了停滞阶段。
而在这个过程中。
士族们也开始拿出一些蝇头小利,交于百姓。
同时也开始串联官员,准备让那位国丈,完全推到整个龙阳府的对立面。
事情,也犹如他们计划的那样,各种议论越来越多。
转眼间。
因为摊丁入亩之事,整个龙阳府闹的沸沸扬扬。
可也就在这个时候,宋公文终于出手了。
之前李芳所列出的名单。
也派上了用场。
当即就下令,再一次准备杀鸡儆猴。
不过,他知道当地衙役靠不住,可王瑾的东厂还没有撤出去啊。
虽然人不多,可都是从御前营出来的精英啊。
所以几乎在一夜之间。
宋公文开始大肆抓数一批士族派系的人,连在后面捣乱的当地官员都不放过,没有经过审讯,直接下了大牢,简直可以说雷厉风行。
让当地士族和一些官员们噤若寒蝉,一个个都开始慌乱了。
无奈之下,他们开始寻找能够解决此事的人。
那便是龙阳府主官,王守元!
由于整整五年的苦心经营。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
他是士族派系的,绝对可靠,纷纷过去求助。
王守元自然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
直接站出来正面对抗摊丁入亩。
顿时博得了很多人的好感。
而且,王守元还宣称,要联合各级官员,上书陛下,参奏宋公文!
士族地主们一时间欣喜若狂,知道事情有转机了。
所有人都只看到,王守元为士族鸣不平。
将一份份参本,递上了京师。
一时间,龙阳士族们对这位新任知府无比感激,言称他有王氏遗风,大加赞赏。
可事实上。
没有人知道,这一切,其实都在宋公文和王守元的计划当中。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魏云弈更新,第七十七章:摊丁入亩,开始施行!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