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在跟皇帝谈完之后,返回家中就把朱厚照的论点,华夏文明历史上三次大解构摘出来。
进行了系统性的增补和论述。
最后拿出了王炸。
《论三级文明大解构疏》,他根据华夏历代的文书传承,将文明体系进行了整合。
一级文明,即部落时代的血祭文化,包括萨满、泛灵等等崇拜,也就是彻头彻尾的鬼神崇拜。
典型的就是周礼定制以前的文明。
二级文明,即邦国联谊,血统论调,典型就是贵族就是好,外边一切都是垃圾,并且形成对于周围文明进行压制。
三级文明,即中央官制,不再以血统论调而是道德言论,道德言论只能约束上层,而不能约束下边的人。
在王守仁的眼中,大明还是处在第三级。
然后他推出了第四级的畅想,也就是人人都知礼,同时也人人都不会逾越法律的社会。
为此,他说:“观花有花,观花有物,知行当合一,不可分,不可易。
心贼如何破之?
知知谓法,行知谓术,知行谓道。”
杨廷和看着王守仁写的文章,也忍不住鼓掌。
朱厚照教出来的徒弟,神了!
王守仁之前的言论之中,对于思辨阐述太多了,而且偏于模糊。
毕竟文言通病,一般都不会将话说太死,需要人去思考。
但这一次,王守仁受到了朱厚照的影响,直接告诉世人,知行合一该怎么拆。
知知谓法,就是告诉你,你所知道的知识,是总结出来的经验,只是方法论。
那么你要践行这一条路,也就是行知,这是术,术就是办法,是手段,也就是办法。
那么你只是知道去做还不够,要把方法论结合手段一起去执行,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手段和方法论,要做到有机结合,也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就是大道。
杨廷和回忆结束,不由得感慨:“王君斐然成就矣。”
“这是他的天资。”朱厚照点了点头,“理学的根基,有一部分歪了,而造成扭曲的,就是朱熹。他给的方法论,格物致知,对也不对。
王守仁能悟出知行合一,就是说明他本就有能力拨乱反正。
只是,他的徒弟,尤其是王艮,那小子出身太低,所以为人太过自负,所结交的徒弟,都是最近一段时间依靠军功和商事崛起的平民。
这群人需要话语权,所以他们会想办法搞出噱头来吸引人关注。
那么,怎么关注?无外乎用孟子言论,套用法家,再加一点心学,变成狂悖之徒,彻底引导社会风气从森严等级,朝着轻松开明迈进。
这会系统动摇国家统治根基。
毕竟国策累慢世俗,一次慢还能接受,但次次慢,则国必然思想混乱,最后崩溃。
既然如此,不如朕亲自来开这一条路,反正朕的威望足够,知识体系自成一派。
提前定一个大目标,一个新的方法论,让所有人都在这一条大道上狂奔。
虽然算不上融汇贯通,但朕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朱厚照说这话,也不脸红。
杨廷和却没有吐槽。
因为身边的一切,都在昭示,朱厚照的阐天释道是对的。
只要将技术剥离出传统儒学范畴,给足时间和待遇,大明能还你一个惊喜。
有朱厚照的阐天释道作为托底,你看看这一年内,大明的工部读书人到底给大明带来了什么?
技术官僚啊!
集约体系之下一起发力,一年手搓发电机、电报机、照相机、甚至关于留声机其实也已经搞定了。
因为厚玻璃朱厚照也能造出来,那么只要稳定旋转刻纹的速度,就能将声波留在玻璃上。
播放的时候,重新旋转起来,声音也就能发出来了。
一切你看起来好像很高大上的玩意儿,清代以前的老祖宗们,其实都在玩了。
但这也只是一小戳人的狂欢罢了。
清代之后,愚民成为国策,你指望满族发出去让下边人用?
不怕造反了?
只有汉人为主体民族的时候,才有那种我强,所以我无惧一切的气度。
虽然,有些时候这种气度,在不合时宜的时候,总是让看不明白的人觉得可笑。
总之,今日的一切,都让杨廷和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以及彻底留名的机会。
“陛下,新文化战争,主战场,应该是在报纸吧?”
杨廷和有点紧张的问。
他也是希望能给杨慎铺路。
朱厚照闻言点了点头:“报纸是一环,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环。如今需要给压抑的关内文人,一个抒发自己的会,同时也要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下里巴人也能玩阳春白雪。蜀南文学
朕一直记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的言论,太祖时厌之,整篇删掉。
后来太祖一去,就被补了回来。
但现在,朕打算将这条往下推行下去,做到君民一体,天下华族。
唯我华夏之民,当引世界华章。
所以,不管是《宪法·三民律》,还是未来的文化战争,都不会是几个《大儒》左右的了。
朕当亲自缔造最大,最多的读书人。
有唐世家纵横,区区万人。
有宋士大夫贯穿,亦不过三四十万。
我大明,当万万华夏人一起读书,未来十万万,二十万万,三十万万,乃至踏出太空,远赴星海,三十万万,四十万万……一百万万!”
朱厚照看着屋顶,讲着不怎实际的话继续说:“与卿家透个底,内燃机已经在研制路上了。如果内燃机研制完成,我大明将获得一种飞机,能替代热气球,做到真正的飞行。”
当然,这个技术,一百年内能不能解决,都是个问题。
毕竟需要各方系统性的配合,以及一个伟大的国家。
“陛下……臣当一家,力当效死。”杨廷和归心,“太祖高皇帝庇佑陛下,只怕也让陛下知悉仙境。”
面对这句猜测,朱厚照沉默了一下后感慨道:“倘若仙人也是人呢?他们能做到,难道我们人做不到?记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朕从始至终都信奉荀子所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但在此之上,朕的观点是。
制衡之道,无外乎可与不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是以,天人相分,人循自然,必是生产力低下,无力回天。
天人相合,人与自然,必是生产力勉强,只能顺时应势。
天人相制,人定自然,必是生产力强悍,制天地而变天势。
所以,发展生产力,便是君子自强不息的术。
眼下,大明处在天人相合阶段,能勉强改造,但更多时候只能顺时应势,吾辈仍需努力啊。”
杨廷和点了点头。
朱厚照对于世界的开发,总是喜欢分开来看,但不得不承认,分开之后,很多东西,就能一下子有了撬动。
但对于后续的总纲领,朱厚照偏偏喜欢走“和”的方向看。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美美与共。
这或许才是真正的之“大儒中庸”吧。
也难怪研究朱厚照文章的人,总是不免受到朱厚照的影响。
中庸是真的好用。
取长补短,去芜存菁。
不极端,不偏颇,兼收并蓄。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更新,第572章 微服私访去滁州(七)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