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四月底,天色逐渐从昼短夜长缓缓过渡向昼长夜短。七点半的晚上还不算太暗,林嘉禾追出门外,婴幼院的同志没走多远。

  “同志,我刚刚听说院里现在的条件不怎么好,我这儿有五十块钱,就拿给孩子们多买点吃的吧!”

  终究做不到无动于衷,嘉禾追出来后问了两人婴幼院的情况,掂量着拿出了差不多两个月的工资。

  至于更多的,当然不能大张旗鼓的暴露自家底细。于是,之后几年S市各个福利院每月都会收到一份匿名捐款,每月初随信件寄来一笔现金。不多,整整两百元,以她每月玩游戏兑换金币挣的刚刚填的上。

  这些后话不用多提,现场收到五十元捐款的中年男人却先是一愣,继而高兴非常,握着她的手再三感谢。

  “真是太谢谢林秘书了,我也不说啥客套话,有这些钱,孩子们也能多吃几顿饱饭了。我替全院的孩子们感谢你的捐助,今天这笔捐款我们会据实记录到院里的捐赠名录上,也欢迎你随时到我们婴幼院看看……”

  没想到收到通知过来协商弃婴接收手续也能遇上这样的好心人,在这个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年月,五十块钱是真不少了。

  灵机一动,他立刻邀请对方到自家婴幼院参观,看什么不重要,能动动恻隐之心给院里捐点钱就好啊!

  这几年他们婴幼院能撑下来,多亏了一个个好心人捐助。一百不嫌多,一块不嫌少,多买两斤苞米粒,孩子们吃饭也能多添一勺稠的。

  等林嘉禾应下邀请,答应下周休息日去婴幼院看望孩子们。目送她背影离开,男人还不时感慨:“这世道,还是好人多呀!”

  这时候,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年轻女人却不解的招呼道:“李师傅,今天咱们不是来接孩子入院的吗?这些个手续什么的,迟几天也不耽搁事儿呀?我瞧着……,你怎么好像故意给使绊子不像让孩子来咱们院似的……”

  后面的话,她越嘟囔声音越小,毕竟这位李师傅也是院里的老人了,比她这个刚调过来半年的新人资历深,所以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儿,这半天她也没给人拆台。

  现在也没外人了,实在忍不住,她才单独问一声。

  姓李的中年男人刚刚收好钱,听了同伴的发问,一怔,随后笑着摇摇头。

  “按规定咱们是可以先把孩子接进院,但实际办事儿的时候,不能干什么都这么轴,事事儿按规定办。”

  他清了清嗓子问道:“你想想啊!这孩子明摆着被爹妈给扔了,派出所查到最后能查出什么,最后还不是要塞给咱们?”

  实际上也没什么好查的,没那个技术、也没那个心思和人力,顶天问问周围有没有丢了孩子的,记录一下档案开个孩子被遗弃的证明罢了。

  不等女人回答,他自顾自的接着问:“可塞给咱们又能怎么办?你来院里也快半年了,孩子们吃的什么样,住的什么样你不清楚?这么小的奶娃娃谁来管?之后还不是想办法找合适的人家来领养!”

  说着,他边走边环顾四周。

  “这地方,可是纺织厂附近,多的是厂里的工人家属,在咱们南城区也是有名的富裕地方。想找人领养,干嘛舍近求远呢?要是能就地解决得省了多少麻烦……”

  两人渐渐走远,隐约还能听到女人的追问。

  “所以,李师傅你是故意提出来让人家帮忙多养两天?”

  四月的夜风已经带着暖意,飒飒吹动,也让人的声音渐渐消减。男人的回答隐隐约约,逐渐变得细不可闻。

  “对啊!孩子嘛,养几天就亲了,养亲了还舍得送走吗?都是为了孩子啊……”

  ……

  李师傅的这番心思槐树胡同的街坊们并不清楚,得知孩子暂时还要留在这儿几天,附近离得近的时不时提点东西来看望。

  一把小米半包糖的,家里富余的带点东西,不富余的也来帮帮忙。拾掇拾掇尿布戒子,轮换着哄哄孩子,多少能让胡奶奶清闲清闲。

  在这件事儿上,妹妹嘉妙表现的极为冷静,虽然看着对这小女娃很上心,平时下了班没少过去帮忙,还自掏腰包给买了小米和奶粉,但多余的话一句也没提过。

  有次吃饭的时候林嘉禾不经意的问到,她才叹了口气解释。

  “姐,我不是以前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下乡这小半年也看了不少,比起村里不要就偷偷摸摸扔山上喂狼的,这孩子有人能管就已经不错了!有咱们帮衬着,街道办也给找领养的人家,以后吃饭穿衣估计没问题……”

  话没多说,噗噜噜噜噜的把稀饭倒进嘴里,筷子一放,手背一抹就急急忙忙要去学习。

  “我吃好了,赶着去学习,姐你碗筷放桌上等我一会儿收拾吧!”

  学什么呢?

  学的是纺织厂里机器的操作技术。

  也没有什么书本和可供操作的东西,眼睛一闭,靠着想象回忆白天老师傅教导的顺序,嘴里时不时的还念念有声嘀咕着什么。ΗtτPS://Www.sndswx.com/

  嘉禾看着有点像她当初学驾照时的操作,都是闭着眼睛假装有操作台,一脚刹车一脚离合的,自己学还挺有意思,外人看就傻逼了,不知情的还以为在跳大神呢!

  现在想来这几个月的下乡也不是没好处,至少瞧着人上进多了,这股子闷头学习的劲儿还真不是吹的,就差头悬梁锥刺股了。

  看到这儿,林嘉禾好笑的摇摇头,自己把桌子捡了碗筷收拾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诗里写的挺美,但到了北方这边儿,四月也才刚刚冒绿芽的时候。先是柳条嫩绿,接着桃花梨花便纷纷酿出花骨来。

  不知不觉中,周围一看,天地已经焕然一新。

  只是融融春色并没有给这弃婴带来好消息,街道办帮忙找领养家庭的事儿已经小半个月了,却一直没能定下来人家。

  起先有个老光棍儿想领养,说是年纪大了想养个孩子将来养老。街道办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上门考察,发现对方是个五十多的老鳏夫,没工作也没稳定收入,连养活自己都费劲儿,更何况带个孩子呢?

  “这又是个奶娃娃,没个女人照顾可不行!”街道办主任给否了,心里顾忌的还有另一个层面,把这女娃交给个老光棍她也不放心啊!

  之后又寻摸,找了个家庭富裕有工作的小夫妻俩。开始说的好好的,来看了孩子两回都挺喜欢,等到准备办收养手续的时候女人又后悔了。说想要个男孩儿,福利院里的嫌年纪大,这档口收到下乡亲戚的消息,那边儿有个合适的要去看看。

  这给主任气的呀!你想要男娃你不早说,和着白折腾他们好几天。现在突然反口,大伙儿不都白忙活了!

  但没辙,小夫妻俩一个劲儿的赔罪,街道办的人也只能接着再打听。不是没人选,只是来看过一眼后,很多人家不乐意接着谈。

  “不行!不行!这么打听下去动作太慢。我看呐,不如咱们开个大会讨论讨论,看看有没有家庭愿意领养。再不行,发动大家伙儿的力量一起打听,也比咱们几个腿跑细喽强……”

  开大会属于这时候的特色文化了,公平民主嘛!都是国家的主人,有事儿大家坐一块儿谈谈,所有人都能发表发表意见。

  当然,主任提这个意见主要还是想逼一逼胡奶奶,要她说,最合适的领养人选非胡家莫属了,家里孩子少、经济条件宽裕、胡家人也心善。只不过胡家的儿媳妇有点别着劲儿,始终有点不乐意接手这孩子。

  “我得找她做做工作,再劝劝我就不信还说不通了!”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在街道主任看来能解决问题个人该奉献也要奉献。

  “大不了,我想想办法给这孩子申请点补助,钱是不行了,每个月多加五斤的口粮吧!”说罢,又匆匆走向胡家。

  这五斤口粮说是给孩子的,但一个奶娃娃又能吃多少呢,说白了还是谁养这好处就落到谁家碗里。

  这阵子,街道办的人上胡家的次数也不少了,一开始带着领养家庭上门看孩子,张罗的还挺热闹,后来传出来的没有一个好消息,人们议论的味道渐渐就变了。

  上门送东西帮忙的好心人不少,一次、两次、三次……,但再多也不可能不管家里可劲儿送吧?

  就如同一场慈善的好戏表演,开锣时最热闹,高潮剧情一过,围观的人们也开始逐渐散场。

  落到现实里,人们对这个弃婴的感情最初是心疼怜悯,还有对她未来的担忧。可时间一长,自家也要过日子,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这担忧和怜悯也就不多了。

  等收到开大会商讨女婴领养问题的消息时,很多没想要领养孩子的人家就比较抗拒了。

  而像苏家二儿媳这样早先说过风凉话的人,这时候就更加幸灾乐祸,洋洋得意于自己有先见之明了。

  “我早就说过别瞎兜揽这种麻烦,你看看,要么说好心当成驴肝肺呢?我说的话这不就应验了,等着瞧吧!胡老太这下不得给儿媳妇埋怨死喽,招家里这么大个麻烦精,以后掏钱割肉的时候还多着呢!”

  这种开大会的事儿一般只有家里男人去,这次情况不同,说的是领养娃娃的事儿,于是很多或是好心或是八卦的妇女媳妇儿也跟了过去。

  有离得近的还随身带了小板凳,刚刚晚上七点就挤满了街道办的院子。

  没办法,有工作的要上班嘛,只能挑这个时候开会了。

  “咱们槐树胡同该来的都派人来了吧?”主任也不啰嗦,站在院子台阶上人群的最前面,扫了一眼,见人到的差不多后点点头。

  “嗯,人来的差不多,有事儿我就说事儿了,也省的耽误大伙儿回家煮饭。”

  “之前找人家领养孩子的事儿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街道办受派出所和婴幼院的嘱托这些日子也没少忙活。可惜,没有遇上特别合适的。

  今天找大家来就是商量商量怎么办,有人愿意领养最好,没有的也帮忙问问亲戚朋友,看谁家有想要的意愿。群策群力嘛!团结一致力量大,肯定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这不光是领养孩子的事儿,也是帮助国家减轻负担给政府出力的好事,多光荣啊!思想觉悟要提高,不能只考虑自家的得失,要学习奉献精神、以雷锋同志做榜样……”

  主任一通教育工作说的唾沫横飞口干舌燥,下面听着的人有些动摇,很多人交头接耳小声的议论。

  可惜,收养个孩子不是件小事儿,很多心头一激荡就想做决定的年轻男人被媳妇儿狠狠一掐就清醒了,想充大头也要有这个实力啊!收养孩子?自己家都没吃饱呢!

  仗着人多看不清,人群里更是有人小声嘲讽:“要发扬风格,主任你怎么不自己来,光撺掇我们这些苦哈哈干什么……”

  主任无奈解释:“我也想帮忙,可家里确实没有照看孩子的人手。当然,我也不是空口白牙唱高调。这样,我个人出三十块钱,如果有人愿意领养,就当孩子的营养费了!”

  说着,她又把自己给孩子争取来的福利说了一下,企图以此引起大家的兴趣。

  “这孩子收养和户口的问题我们都能帮忙解决,有了城里户口自己就带口粮,咱们街道每个月还会给五斤粮食的定量补贴,谁家愿意养就能每个月多出十五斤的粮食定量,大伙儿可以想想,我说出口的话绝对有保障……”

  此话一出,人群中立刻掀起叽叽喳喳的声浪。

  “奶娃娃按标准一个月十斤口粮,再加上五斤补贴,确实合算不少,哎!要不,咱们家养养……”

  有人掰着指头一算,立刻来了兴致,每个月多出不少,不就落到自家孩子嘴里了嘛!

  “什么呀?看着不赖,可她有吃有喝见风就长,以后大一点儿还不是得往里头贴……”

  也有人不赞同,掰扯着养个孩子长大的吃喝用度,只能说不亏不赚吧。

  林嘉禾发现,这会儿养个孩子的成本确实低的难以想象。衣服不用花钱,可以捡旧的;吃喝有定量,大不了喝稀的,多出的粮票还可以偷偷卖;上不上学就更没有人强了,这么一算,主任拿出的收养条件确实有点吸引力了。

  比如她旁边的一位大妈就跟自家人嘀咕。

  “咱家不合适,你小姨妈家倒可以试试,他们家大人多孩子也多,月月口粮都不够吃。养个小的,不费什么劲儿,还能多加点定量呢!”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穿成七零厂妹,一脚把继妹踹下乡更新,第106章 开大会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