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有各种严厉的防范举措限制人们走私,可仍旧会有一些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铤而走险——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各国渗透过去的内线,在其中推波助澜甚至监守自盗的因素。

  而且周边暹罗等国,在得到大明军火武器援助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利用己国和大明签署的协议优势,低价从大明军方手中购买落后淘汰的制式武器,然后高价转卖出去赚取差价。

  对此,内阁那边在了解到了之后,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淘汰流通出去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已经要淘汰掉的三八大盖这样的武器,高精尖的轻机枪还没有对外流通。否则的话,内阁是绝对不会放任暹罗等国在那里搞小动作的。

  但总之,让人无比眼馋的大明军方制式武器,在马来群岛这里的黑市里,那是非常火爆的,一直都是有价无市的。

  大明的枪械,如今已经成了整个世界上堪比金子的硬通货,无论哪个市场都有人要。

  西欧诸国相当眼馋大明的武器,又因为和大明连番开战的缘故,没有办法去大明做生意。在出现了中东奥斯曼帝国屠戮大明商人,北欧瑞狮克里斯蒂娜女王上位之后也相继效仿这些事情之后,大明如今的商人,已经基本上不去欧洲一带做生意了。甚至对欧洲白人都非常的抵触。蜀南文学

  在这样的因素影响之下,马来群岛一带成了整个世界海上贸易的中心地带,造就了马来一带的空前繁荣。

  每天每天,都有无数的船只从四面八方来到马来群岛一带做生意,这其中不乏欧洲诸国,奥斯曼帝国,甚至就连北毛国的商人,都能见到一二。

  李有德他们将木材倾销选择在这一代,也算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只是,这样的行为,最终还是为日后无数殖民者奔赴澳洲,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当马来群岛上的人,一次又一次的见到大明的船只在此处卸在贩卖木材之后,好奇心驱使着他们顺着船只航行的方向逆向追寻了过去,最终导致澳洲先于原本历史近五十年被人们所发现。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现阶段的李有德等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这一行为导致的后果。而早早已经出发往回赶的秦牧,也没有心思去考虑澳洲大陆上那些手下们的小九九。

  他沉浸在得知宋应星去世的悲伤之中。以至于在船上大病了一场,虚弱混沌的状态,一直保持了好多天,才终于在船只驶进大明领海的时候,稳定了下来。

  当船从天津港码头停靠的时候,秦牧的状态,也已经恢复了。

  他一靠岸,就立刻坐上了去京城的火车,第一时间去往宋应星埋葬之所。

  虽然古人讲究落叶归根尘归尘土归土。但在大明进行了多次的改革之后,对于宋应星国葬的规格和待遇,已经截然不同了。

  老人被安葬在京城一片坐北朝南的山林之中,山名八宝。

  这里被秦牧划定为国葬区域,里面埋葬着的,都是一些对大明有突出重大贡献的国士。

  山腰,宋应星墓前。

  秦牧面容平静的站在那里,身后站着闻讯赶来的庄子固等人。

  “宋院长是在来京的火车上去的。按照随行士兵的说法,他走的很安详,没有痛苦。”

  许久之后,庄子固沉声开口。

  秦牧没有说话,只是上前抚摸着墓碑,轻轻的笑了起来:“老人家劳累了一辈子,也是时候让他歇息了。至少他有生之年,是看到大明重振雄风,强大起来的。比原本的要好多了。”

  自己不曾到来的那段历史之中,宋应星虽然一生都在为大明发光发热,后半生甚至一直在反清复明,可到死都没能看到大明朱家驱逐鞑虏重振山河,反而看着那些满人占据大明江山,还蒸蒸日上起来。

  两相比较之下,秦牧觉得宋应星的死,反倒不是什么不可以接受的事情了。

  他只是有些遗憾,自己没能见到老人最后一面。

  “走吧。”

  天空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雨,秦牧抬起头,感受着雨水带来的微微凉意,裹了裹身上的衣服,转身朝山下走去。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转到1667年的秋天了。

  也许是为了响应宋应星的离开,

  这一年,天下少雨,北方旱灾。大明粮食欠收,以至于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罕见的饥荒。

  亏得大明国防军训练有素,地方官府方面反应及时,再加上铁路早早打通的缘故,饥荒才刚出现没多久,就被内阁这边迅速用雷霆手段赈灾给止住了,除了有一二十老弱因为等不到粮食饿死之外,其余的人,都没有遭受到什么损失。

  这结果放在往年,那是足以名载史册的大功绩。历朝历代,哪有闹饥荒才死这么点人手的。这要不是确有其事,有人甚至会怀疑是有心人造谣,故意捏造出来的。

  而负责去饥荒当地调查的人员,则在多方走访之下,得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回答:

  “嘿嘿,说是闹饥荒,可实际上啊,那地里粮食产量也和早二十年前差不多。除非是特别懒散的懒汉闲汉,懒得打理田地的,不然这土地的收成,混个不死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这多亏了宋应星院长啊。他培育的那些新品种水稻和麦子,亩产比原本提高了足足三成还多啊。一亩地能产八百斤!就今年这光景,也有三百斤的产出呢!”

  “是啊。这是宋院长保佑我们躲过今年饥荒的啊。要是没有宋院长,今年指不定死多少人呢。”

  “也多亏了秦帅和内阁的老大人们开恩啊。我大明赋税连年下降,今年旱灾的时候,还可以有补贴,赈灾的粮食也是免费发放的。朝廷对我们实在是太好了!”

  “多亏了秦帅和宋院长啊,他们才是我们老百姓的青天啊。”

  于是,人们越发怀念刚刚离去的那位老人了。宋应星在民间的声望,因此被推至顶点。

  当灾荒过去之后,缓过神的人们,自发性的前往京城,再度祭拜那位为大明鞠躬尽瘁了一辈子的老先生。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开局一个军火库,天下全靠打更新,第1684章 回国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