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文学>穿越小说>人在汉末,从小寨主开始逆袭>第121章 点明弊病,谋思内政
  陆平恍然,道:

  “先生的意思某明白了。先生是要某安顿好周边异族,才能稳定一方、继而积攒实力以图大事?”

  沮授含笑点头:

  “自然。不过即便某不说,主公心中也是有数的。某早知主公非池中之物,将来天下大变,主公是要乘风而起的。”

  “风云可会变么!”hΤTpS://WWω.sndswx.com/

  陆平哈哈大笑,开始夹菜吃饭。

  “哈哈!主公又何必考验某?!”

  沮授哈哈大笑,

  “早在凤栖山,某便知主公之志,若主公没看到这即将升起的风云,主公怎会以区区司马之身招揽某家?!呵呵,这并州的金阳县,可一直没有离了主公之手!”

  陆平含笑点头举杯邀酒。

  “大汉立国四百年,桓帝之时,天下已然疲惫,至当今天子继位,更是民不聊生。

  即便没有这黄巾之乱,那也会有其他的百姓揭竿而起。

  ——事实上,这些年来,各地百姓造反之事,又何曾断绝?!”

  沮授喝了一口酒,幽然而叹,

  “只要天下还有十常侍,祸乱便止不住。只要天子还是当今天子,十常侍便不会无。

  这一点,相信有识之士也能看清了。

  如今天子未老,十常侍不息,这一场战争又荼靡不菲,以天子性情,未来几年里,必定更加搜刮百姓。

  百姓没了活路,又岂能不反?!

  昔日陈隐王聚众而反,虽然未能推翻秦二世的天下,但高祖因此才能建国。

  如今张氏三兄弟虽然身死,但黄巾已然遍布天下,无数人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将来汉失其鹿,天下又怎会不逐?!”

  沮授侃侃而谈道,言辞间对当朝天子,并无多少尊敬。

  沮授作为最先提出“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而讨不臣”之人,对大汉天子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了。

  即便是历史上的曹操,执行的乃是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与沮授之计比起来,一个“挟”一个“奉”,差别显而易见。

  “秦失其鹿,罪在其暴。汉若有失,罪在其贪。无论是“暴”还是“贪”,最受苦的,都是百姓。

  而天下终归是天下人之天下,社稷也不只是朝堂上的芸芸诸公,说到底,百姓安则社稷安,百姓苦则社稷动……

  主公的君民舟水之论,一语道破至理,呵呵,由此亦可知,主公早就看透其中道理了,那天下会不会动乱,主公肯定早就了熟于心了。”

  沮授呵呵一笑,拱手敬道。

  陆平哈哈大笑:

  “瞒不过先生……”

  笑了几声,陆平忽然意兴阑珊,双目间光华闪烁,似乎在想着什么。

  良久,陆平幽幽的道:

  “先生啊,纵观大汉四百年,尤其是最近数十年,百姓为何越过越苦?除了税赋逐渐增多外,还有什么是关键原因?”

  沮授微微皱眉,半晌回道:

  “主公,某家自诩才智,却终究见识浅薄,别无所得。”

  陆平微微摇头,道:

  “不是先生浅薄,只是先生未曾注意罢了——或者先生只看到了朝廷的税赋繁多,却忽略了另一方面……

  先生可曾注意到了,如今的流民越来越多了?!如果说流民增多,乃是税赋繁重,不得不背井离乡,那为何那些世家,却不必离乡流窜呢?”

  “……世家底蕴深厚,有钱有粮,自然不必逃亡……”

  “是啊,世家有钱有粮……他为何有钱有粮?”

  “……”

  沮授一时不好回答起来,但陆平也未等他回答,自问自答道:

  “无他,田地多、佃户多尔。

  世家大族,高息借贷、低价购地,慢慢的,家族中的土地也就多了起来。

  无地的百姓只能沦落为佃户,亦或者远走他乡成为流民。

  而这些世家大族、豪绅富户,瞒报土地减少纳税,隐匿佃户造成在册人口越来越少,如此一来,朝廷的税收就越来越少了。

  为了支应话费,就不得不再增加税赋。

  朝廷税赋增加,就有更多百姓不得不卖地求生,最终便造成了,上好的耕地流转到地主豪绅手中,但纳税的人、地却越来越少……

  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越来越多的百姓生活无着,流民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了。

  世家大族呢?!

  地越来越多,税却少纳许多,如此就越来越富有、越来越有势力……

  长此以往,自然就有遍地起义了。”

  沮授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

  陆平所说就是地主豪强兼并土地的过程。

  沮授久居乡里,对这一点自然知之甚深。

  “但土地兼并,却根本无法可治……”

  陆平语气悲哀地道。

  在封建社会,土地几乎是唯一生产资料,地主豪强只要有机会,就会兼并土地,这一点乃是人性,根本制止不了。

  王莽倒是搞过井田制,禁止土地买卖,但一下搞的天下民怨四起,还不如不搞呢……

  这个时代,土地产出纯粹靠天,天时好,还能有余粮,一旦有个天灾人祸的,颗粒无收都是正常。

  农民手里有什么?!只有土地。

  一旦绝收,家中无粮,为了活下去就只能卖地求生。

  朝廷禁止卖地了,一家人怎么活?!

  只能造反了。

  历朝历代都有抑制兼并而出台的政策,最终结果呢?无一不是以失败而告终。

  所以,在古代搞土改,基本行不通。

  也就是说,土地兼并根本抑制不住。

  要想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后世那个脱离了封建社会之后的社会制度才可以,在封建主义时期,基本就不可能完成彻底的改革。

  但要想缓和一下,也不是没有办法。

  如果土地产出量大增,让百姓手中有粮,多到能应对两年三年颗粒无收的程度,土地兼并必然大大减少。

  毕竟不到万不得已,谁还会卖地……

  这一条能够实现吗?

  如果陆平兑换了土豆、红薯之类的高产作物出来,这一条也未必不能实现。

  但这肯定是个长远的政策了,不是当下就要立即上马的事。

  还有一条,也能辅助实现抑制土地兼并。

  那就是发展工业。

  无论是采矿、冶炼这等重工业,还是纺织、缫丝这等轻工业,无论是造船、造纸这类大型工业,还是纺线、成衣这类手工业,都能吸收大量的人手。

  用“做工”补贴土地产出的不足,也能一定程度上减缓土地兼并。

  宋朝连半壁江山都没了,不也养活了那么多人嘛?!

  “先生,我这里有个方法,或者可以减缓一下土地兼并,也能让百姓有口饭吃,不至于背井离乡孤苦而亡,还请先生参详一番……”

  陆平定了定神,开口说道。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人在汉末,从小寨主开始逆袭更新,第121章 点明弊病,谋思内政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