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文学>穿越小说>陈望曹文诏>第二百五十二章:大阵
  辰时五刻(8:15)。

  大清河南岸,清军大营此时一片喧腾,已是沸反盈天。

  清军大营之中,大量身披着重甲的清军甲兵,正顺着营地内部军帐留出的过道,向着前方快步行进而去。

  杂乱的脚步声之中,混杂着各级军官声嘶力竭的命令声。

  营外炮声连绵,恍若震雷,裹挟着无与伦比的气势滚滚席卷而来。

  清军大营正白旗营地,营地之中,甲士林立,旌旗如羽。

  在层层的军帐、片片的戟戈之间一座巨大的望台伫立在营地的中央地带。

  这座望台正是清军的指挥台,作为清军主将的多尔衮此时正面沉如水的扫视着整个战局。

  北地的天在冬季亮的很晚,要到辰时才会开始亮起。

  多尔衮本来计划的是等到辰时四刻,风清天明之后下令军队发起进攻。

  但是在辰时一刻,天刚微明的时候,大队的明军便已是踏出了军营,率先向着他们发起了进攻。

  明军突然的出击出乎了多尔衮的预料,彻底打乱了他原本安排好的计划。

  而且明军的人数比起此前斥候探报的更多,总兵力差不多达到了三万人左右。

  多出来的上万军队是原本山东省内,驻防在德州城内的军队,他们之前落在了后方,没有被斥候所发现。

  不过眼下,明军三万大军已经是抵达

  明军大军尽出,在大清河干枯的河道之上派兵列阵,两翼是作为护卫的骑军,约有六七千骑。

  排列在中间的是一万五千余名步兵,共分五阵,每阵约有三千余人,其中有三阵为车营,外围有战车作为防护,其余的军卒则留守后方的大营,作为后阵策应。

  明军的车营战术存在时间很久,现在明军所使用的车营战术。

  基本都是万历年间,俞大猷和戚继光对于车营战术进行的改革后的定制。

  俞大猷认为:“车必籍火器以败贼,火器必籍车以拒马。”

  简单来说,就是战车一定和火器结合起来,火器作为活火力的补充,战车则是为了抗拒冲锋而来的战马。

  经过俞大猷和戚继光改制之后,明军的车营的战术彻底趋于完善。

  在戚继光之后,边镇的车营随着时间推移,同时根据战场的形势也一直都在发生了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根本的核心并没有发生多少的改变。

  明军的车营,一般有重车、轻车两种大的车型,根据装载的火器不同又有不同的车型。

  战车两头都设有长辕,两头皆可驾马,可进可退。

  戚继光改革的车营,重车每辆装火炮两门,配备二十名士兵,其中正兵十名,两名管马,炮手六名,车长一名,舵手一名,另外十人则为战兵,负责近战。

  轻车则留射击空位,以供鸟铳,弓弩使用,以三千人为一营,每营设兵车一百二十八辆。

  车营对敌,作战之时根据随地形将战车环列于最外侧,己方的骑兵居于最中央,而后步兵,弓手、火铳手层层递进。

  敌人距离远时使用火炮与火器进攻,离得再近一点便用弓弩还击,等到敌人冲至近前,步兵上前依托战车防御拒马武器器列于阵前,用长枪刺杀,敌人败北后,再派骑兵对其进行追击。

  戚继光领兵镇守北疆十数载,凭借车营战法屡败蒙古,得以名动漠南。

  在浑河血战,浙兵便是依据车营与数倍于己的后金兵鏖战了,一度陷入僵局,迟迟无法击破浙军车阵。

  直到浙兵打光所携带的火药和弹丸之后,后金兵凭借着人数的优势,这才冲开了浙兵的车营,赢下了浑河之战的最终胜利。

  明军的这种车营战术在针对武备不精,缺乏重型火炮的蒙古部落来说收效卓著。

  但是面对着拥有着重型火炮的清军之时,便不可避免的落入了下风。

  因为本来戚继光在改革的初期,为的也只是要应对北方蒙古诸部的威胁。

  在戚继光所处的时代,处于辽东塞外的女真诸部,这个时候还是大明的忠仆。

  那个时候的努尔哈赤,也只不过是辽东李氏门下的爪牙罢了。

  没有任何一人在那个时候能够料到,女真会在随后的数十年间迅速的崛起,一跃成为辽东的霸主……

  如果李成梁在九泉之下得知自己的二儿子李如柏,三儿子李如柏两人会因为女真而死。

  不知道李成梁会不会后悔自己为了仕途风顺而养寇自重。

  随着时代的进步,武器的进步,车营注定是要退出时代的战法。

  只是对于现在的清军来说,明军摆出这样的车营他们却一时间没有多少好应对的办法。

  在辽东,在塞外,他们能够收拢大量的火炮,甚至于排列红衣重炮。

  在重型火炮的轰击之下,连砖石所铸的城墙都无法抵抗,木制的战车又如何能够抵挡?

  但如今这是在关内,这一次的入口之战,他们深入明国的内地,为的是劫掠财物和人口,皆是轻装简行,甚至连粮草都没有带,更不用提重型的火炮。

  诸如红衣大炮那般的重型火炮,得需要数匹驮马拖拽着前行,一日还走不了多少里,会极大的拖延行军的速度,这一次入口他们自然是没有携带。

  在贾庄所使用的火炮也都是从明军的手中缴获的,基本都是中小型的火炮,多是各式的佛朗机炮,射程并不远,威力也不大。

  想要依仗这些火炮轰开明军的车营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那么想要击破明军的车营,便只有推行盾车递至近前,短兵相接强行破阵。

  只是这样一来,伤亡也必然直线上升,这又是清军不能接受的。

  明军步兵共分五阵,呈一字排开,第一阵,第三阵、第五阵三阵为车营,二、四阵为普通军阵。

  车营和普通军阵之间交错相布,互为呼应,相互依靠。

  多尔衮紧蹙着眉头,眼神阴骘,扫视着整个明军的大阵,想要找出破绽。

  但是这些出自孙传庭手笔布下的军阵,怎么可能有什么破绽,几乎所有的细节都被孙传庭所注意到。

  多尔衮看了许久也没有看出任何破绽,耳畔的火炮声几乎一刻都不平息。

  让多尔衮心中最为烦闷的是明军在阵前设置的炮兵营地。

  明军拥有一支规模不小的炮队,那些火炮火炮威力相对于一般的红衣炮要小。

  但是比起佛朗机却又要大得多,而且射程也超过他们军中的佛朗机炮。

  这个距离之上,他们只有挨打的份而没有还击的份。

  明军的火炮阵地采取轮射的方式开炮,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各营不断的传来损失的报告。

  各营外围的营墙几乎都有损坏,人员虽然没有多少的损伤,但是士气受到的影响极大。

  多尔衮向着左右两翼看去,左右两翼的他麾下的骑兵接到他的命令此时已经出阵,有数部骑军已经是和明军的骑军短兵相接,混战在了一起。

  但是这一次,明军的骑兵并没有再如同以往一般一触即溃,反而是极度的顽强。

  明军的骑兵依托着有利的地形,借助着己方的车营的火力,使得阵线空前稳固。

  哪怕是他派出了护军营的甲骑出击,最终也没有能够打开僵持的局面。

  就在多尔衮扫视着整个战局的时候,此前领着甲骑开赴前阵的多铎此时终于是返回了营地之中。

  “斥候探报出来了。”

  多铎身穿着镶白水磨甲,头戴着双棱盔,阔步登上了望台,他奉命去前阵是为了探查明军的底细,将近半个时辰的情况,散出去的斥候已经是将明军情报掌握的差不多了。

  “明军的安排如何?”

  多尔衮没有转头,直接发问道。

  “经过再三的确认,明国军队的主帅确认是明国的陕西巡抚孙传庭,出战的军兵也是以他麾下的陕西军为主力,留守大营的部队是原本在德州驻防的山东部队。”

  多铎走上前,和多尔衮站在一起,他抬起手指着远处明军大阵的正中央,详细的回答道。

  “明国军队安排在两翼的部队,右翼是明国副总兵曹变蛟带领的陕西骑兵,左翼是祖宽带领的关宁骑兵。”

  多尔衮的目光从右至左缓缓扫过远处明军排布的大阵,祖宽和曹变蛟两人的名字他都听过,祖宽算的上是老对手了,中规中矩。

  曹变蛟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天聪四年的四城之战期间,因骁勇而扬名。

  对于明国国内的事情多尔衮也有所了解,明军之中敢战的将校他们也都会收集一些相关的情报。

  在山林之间,想要压服一个部落,就必须要先杀掉他们部落之中最勇敢的人。

  只要杀掉了那些部落之中最有勇气的人之后,剩下的人无论有多少都不过只是待宰的羔羊罢了。

  部落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所以每逢作战,只要发现有敢战的明军,就算是财富近在眼前,他们也会放弃那些即将到手财富聚拢起来,势要将敢战的明军的击败。

  明国军队之中有勇气的人有三成战死在了萨尔浒。

  另外三成战死在了沈阳城外的浑河,还有三成倒在了数十年之间的血战之中。

  只剩下了最后一成在关内。

  只要杀了这最后一成有勇气的人,那么明国的军队将会在此后的十数年内一蹶不振。

  在贾庄之时,多尔衮想的便是一锤定音,以震明国各路勤王之师。

  但是可惜的是,贾庄一战最终不了了之,他所有的筹谋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损兵折将却是未能如愿。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

  那个人,如今更是奔驰千里之遥,领麾下兵马与他再次相临。

  多尔衮抬起头举目向着远方看去,连营以北明军大阵兵马移动,扬起无数的尘土。

  越过重重连绵的军阵,穿过层层的枪矛,透过如麻的旌旗,最终多尔衮的视野定格在了明军大阵的正中央,那面火红色的大纛之上。

  大纛之下,无数身穿着赤甲,头戴赤盔,罩袍束带的甲兵,恍若众星捧月一般环绕着那面火红色的大纛。

  凛冽狂暴的寒风卷着尘土,呼啸着掠过干枯冰冻的大清河,而后又掠过了南岸列阵的明军军阵。

  无数恍若火焰的赤旗在狂风之中翻腾滚动,犹若燎原之火!

  明军大阵之前,炮声如雷,恍若山崩。

  无数团白色硝烟升腾而起,橘红色的火光在多尔衮的眼眸之中绽放,最终收获的一声一声凄厉的哀嚎,伴随着的是各营不断崩塌的营墙。

  多尔衮握紧了腰间的顺刀,冰冷的寒意自他的眼眸之中缓缓溢出,眼前的景象让他的心中的杀意也已经到达了临界。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在他的心中,生出了一股原本不应该存在的情绪——恐惧。

  数十年来,明国的国势江河日下,日薄西山,一日比一日更为衰弱,一日比一日更为衰败。

  而他们的势力却是如日中天,越发的强盛,就在四年之前,在他领大军渡过黄河,趁着大雾包围了额哲营帐,派苏泰之弟南楚劝降。苏泰、额哲母子奉蒙元传国玉玺出降。

  至此,漠南蒙古诸部尽皆慑服,一路之上,诸长低首,王侯跪迎。んΤτΡS://Wωω.sndswx.com/

  此消彼长,如何不会滋生野心?

  数百年前,蒙古人崛起于漠北,一路南下灭金平夏覆灭宋室,最终问鼎天下入主中原,继华夏皇帝之位。

  而在今时,关外北国万里之地已成他们女真诸部牧马之所,为何不能效仿昔日蒙元入主中原?!

  从前,多尔衮一直都是信心百倍,因为明军的孱弱,因为明庭的腐败,因为明国的衰弱。

  但是眼下如今就在大清河南岸严阵以待,士气如虹的明军,却是让多尔衮的心中生出了那本不应该有的恐惧。

  明国的内部似乎正在发生着一些让人不明就里的变化,这些变化并非是坏的变化,而是好的变化。

  那只垂垂老矣的赤虎胸腔之中的心脏仍然用力的跳动着。

  眼前的景象还有心中那生出的些许恐惧,让多尔衮回想起了过往许多不好的回忆。

  原本存在于他心中保全实力的想法在他的心中已是荡然无存。

  无论是为了今后的大计,还是为了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他都必须要击败眼前这支明军,绝不能放任明军重振旗鼓。

  低沉的号角声在多尔衮的耳畔缓缓响起,也将多尔衮随风飘荡的心神重新拉回了望台。

  多尔衮收回了目光,转而想着号角声响起的地方看去。

  各营的大部分的军兵此时已是奉命出战,列阵于野,那号角声正是向他汇报应旗结束的信号。

  他麾下的兵马,已经做好了准备。

  多尔衮紧握着腰间的顺刀,令人心悸的杀意在他的眼眸之中流转,他的心中已是发了狠心。

  “擂进军鼓,吹长号,死兵在前,护军压阵,传令诸旗,倾力进攻!”

  “鼓声不停,攻势不缓,无令后退者,连坐诛杀,无论满蒙!!!”

  (本章完)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陈望曹文诏更新,第二百五十二章:大阵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