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当然不是市面上出现的东西,这本书,是李泰自家印刷厂新印出来的,这世间独此一本。
“你不用现在给我答复,一切可以等你看完这本书再说!”
肖连平不解其意,一脸疑惑的接过那本书,随手翻开第一页,随后便眉头一皱,再然后便开始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这茶摊身处闹市,但周围的杂乱丝毫不能影响肖连平,他只是一心扑在了李泰给出的这本书上,仿佛这本书有着什么摄人心魄的魔力一般。
李泰也不急,脸带笑意的自顾自的喝着并不算高档的茶水,只等着肖连平看书。
这本书也不厚,只有薄薄的一册,差不多等了半个时辰的时间,肖连平便抬起了头,一脸震惊的看着李泰,言道:“先生果然是天纵之才,不但精通算经,竟然还能想出这般方法,远比现在户部所用的龙门记账法还要精妙!”
没错,李泰给出的这本书,其实相当于一个精简的会计培养手册。
其实会计这东西,自古就有之,早在西周时代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名叫司会。
并对财物收支采取了“月计岁会”发方法,所谓月计岁会,便是平常的账目称之为计,而账目的总和便称之为会。
在西汉时,还出现了名为“计簿”或“簿书”的账册,用以登记会计事项。以后各朝代都设有官吏管理钱粮、赋税和财物的收支。宋代官厅中,办理钱粮报销或移交,要编造“四柱清册”的会计手段清账。
而到了明时,就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帐”,它把全部账目划分成了
“进”、“缴”、“存”、“该”四大类,运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进行核算,设总账进行分类记录。
所谓的进其实就是各项收入,缴自然便是之处,存则代表资产,该就是欠账。
可以说,明时的龙门账,单论合理性已经不知道高出了世界多少年,但是对比李泰给出的这份来自于后世现代时期不知完善了多少年的复式记账法,现在的龙门记账法简直就是漏洞摆出。
如果说现在的记账法,其实就是在事后记账、算账、报账这种简单工作的话,那么复式记账法则已经将会计这个行业提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高度。
集事前的预测与决策、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事后的核算与分析为一体。
后世的那些大公司大企业,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部门,大概率就是会计部门和法律部门……
李泰早就有想要培养一个属于自己的会计人才的想法,而肖连平毫无疑问是最适合的那个角色。
其在户部任职的主簿,所作的工作,其实就是相当于后世的会计。
这也是为何肖连平对物理无感,反倒是对算经情有独钟的原因,而此在此刻肖连平看见李泰给出的这本将会计的重要性提拔到这种高度的书籍时,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
“先生,这……唉,学生任凭先生驱使!”
这本书,加上那五百两银子的年薪,终于击溃了肖连平对于官身的眷恋,但是整个人非但没有可惜的表情,甚至于有些兴奋,一脸干劲十足的模样。
李泰见事情果然如自己所预料的那样,自然是心情大好,而后便开始和肖连平商讨起关于纺织厂的事情。
现在的主要问题,资金和机器都很好解决,但管理人才还是不够。
吕本能将自己的酒和经销商推广的那么好,其原因除了自身能力以外,自然还有他沉浸商场多年,手底下积累了大批的可用之人。
而现在肖连平即便是答应下来李泰去帮忙,但是肖连平还是孤家寡人一个,手下一个可用的人才都没有。
对此李泰有些担心,肖连平却是哈哈大笑,言道:“先生既然能想到来找我这个户部的官员,都把墙角挖到朝廷的身上了,那何不在直接挖的更狠一些呢?”
“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泰表示不解,而肖连平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道:“佐吏!”
两个字一传到李泰的耳朵里,便是瞬间让其眼前一亮。
所谓佐吏,便是在官员手下吏员,相当于后世机关里的临时工,公安局里的辅警……
这年头,经营人才或许麻烦,管理人才则遍地都是。
而这些佐吏,或许还真就是最好的选择。
吏员不是官,且待遇也不算是太好,虽说比起差吏这种贱籍,佐吏绝对属于良籍,但是这种人挖起墙角来可比官员轻松的多。
明朝有大把有能力的佐吏,就如同工部的织染所一般,一开始大明对其的定员是一千人,后来朱元璋发现自己这么节俭,马皇后也不是个铺张浪费之人,所以便开始了裁员之旅,现在大概只剩下一百多人。
至于这剩下来的人,其实全都是人才,毕竟能被朝廷选定,肯定是有其本领的,多半都是被各大染坊给抢夺一空了。
这也是肖连平能想到这一点的原因,而如今,李泰所要做的,无非就是拿着大把的银子,去工部,去吏部,去户部找那些有能力的佐吏挖墙脚……
索性李泰直接将这个事情全然委托给肖连平操作了,毕竟他在基层打拼这么多年,肯定能看出来什么样的佐吏是适合李泰的人才。
而李泰也批了四个人的人员名额,总共给了八百两的底线,也就是说每人二百两的年薪。
这四个人,一个从户部挑选,给肖连平当助手负责财务,这个人肖连平自己便有了人选,就是尝和自己搭档的佐吏,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
两个从工部里挑,就负责管理生产,至于最后一个则是在吏部中选择,负责销售和推广。
之所以不从户部中找销售,是因为户部名义上管财政,但你何时见过户部平日里的工作都是清点和入账以及调拨。
反倒是吏部,那里的人,各个都是人精,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这,正是一名优秀的销售所应该有的良好品质!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教朱元璋当皇帝更新,第二百三十三章挖朝廷的墙角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