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鄢陵侯曹彰是曹操最为勇猛的儿子,论战斗力曹魏的大部分将领已经不如他了,当年追随曹操南征北战的老将们不是病死就是已经老迈,与正值壮年的曹彰相比,并不占优势。
而且,曹彰打着去给先王曹操吊孝的名义带着大军穿过了潼关、洛阳,已经直逼虎牢关,虎牢关再一破,他就可以直逼许昌。
而曹丕这边也尽显捉襟见肘,这种权力更迭的时候只要是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现在张辽、李典都已经病死了,乐进在合肥镇守,于禁投降了蜀汉,在荆州一线,曹仁和徐晃在防卫着刚刚得到了荆州的东吴,张郃在西线防御蜀汉图谋雍凉二州,曹丕短时间之内还真有点无兵可调。
他只能调大将军夏侯惇带领虎骑都督曹真和豹骑都督曹休率领曹魏精锐部队虎豹骑敢往虎牢关支援战局,但是如果曹彰先一步攻下了虎牢关,他们两个也难以阻挡曹彰了。
但是,虎牢关的守将给了曹丕一个大大的惊喜,硬生生的是把曹彰给拦在了虎牢关外。
而这位目前还是名不见经传,寂寂无名的虎牢关守将,则是三国后期一个比较有名的人物——郝昭。
郝昭,生卒年不详,字伯道,太原人,中国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武将。郝昭少年从军,担任部曲督,后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后受曹真推荐镇守陈仓,防御蜀汉。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为郝昭所阻,劝降不成,昼夜相攻二十余日后被迫退军。魏明帝因此封其为关内侯。不久病逝。
郝昭在遗书中告诫儿子不要厚葬自己,因为自己守城的时候就经常因为木材短缺挖坟取木建工事所以厚葬并没有什么卵用。hΤTpS://WWω.sndswx.com/
毛宗岗评价:“孔明不减公输,郝昭不减墨翟。”
太和二年(228年)年初,张郃在街亭之战中获胜与此同时曹真与郭淮率军在箕谷打败赵云、邓芝的偏师,诸葛亮撤军后,曹真认为诸葛亮不久必进攻陈仓,于是派郝昭和王生守陈仓,并修筑陈仓城。
十二月(即229年年初),诸葛亮率领大军从散关出发,包围陈仓。诸葛亮本来就听说陈仓坚固,等到了之后,看陈仓早已有准备,又听说郝昭就在城中,大为吃惊。诸葛亮素闻郝昭在河西时的威名,考虑到难以攻下,便让郝昭同乡人靳详在城外远远地劝降,郝昭在城楼上对靳详说:“你不必多说,只有一死而已。你回去告诉诸葛亮,就来攻打吧。”靳详只好返回。
诸葛亮自以为几万兵马,而郝昭才有一千多兵众,又估计东来的救兵未必就能赶到,于是进军攻打郝昭。昼夜攻守相持了几天,诸葛亮仍无法攻下,此时曹真派遣费曜领援军到来,诸葛亮唯有退军。
诸葛亮不是统领几万人“打不过”郝昭的几千人,而是攻不下郝昭率几千人坚守的陈仓城。野战打不过和坚城攻不下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古人来说,攻击一座上下齐心防御森严粮械充足的坚城,本来就十分困难。所以古人才有“天时不如地利”“十则围之”“其下攻城”等说法。
古代名将以优势兵力攻城却铩羽而归的战例不少,譬如说周瑜攻南郡、孙权率东吴众多名将多次攻合肥、钟会攻剑阁、粘罕攻太原等等。再举一座小城吧:“上帝鞭折钓鱼城”题主知道吗?蒙古大军横扫欧亚,所向披靡,却在小小的钓鱼城这里吃了大亏!战力强悍且兵多将广的蒙古军队不但没攻下钓鱼城,连蒙古大汗蒙哥都在这里受伤而死,蒙古大军也由此灰溜溜的退回草原争夺大汗之位。
蒙古攻襄阳也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最后动用了终极武器“回回炮”才攻克了襄阳。由此可见攻城之难!所以不能因为诸葛亮没攻下郝昭坚守的陈仓,就认为诸葛亮不会打仗!
但是,我们无可否认的是,郝昭在防守上的天赋和实力确实是厉害,在诸葛武侯这样的人物手下,还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
而现在他在虎牢关面对曹彰,虽然虎牢关的守军只有堪堪万人的部队,但是一连三天的攻城,曹彰丝毫没有占什么便宜。
攻城战和守城战这样的作战方式可是和野战不一样,根本就不是个人武勇所能够左右的了。
曹彰在虎牢关城墙下数次亲自率军攻城,然而有没有转变他的败局,其实对他来说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带着兵马迅速割据关中地区和雍凉两地,以与曹丕抗衡,但是他就是凭着一己之力,血气之勇妄图长驱直入,逼迫曹丕退位,结果被拦在了虎牢关之下,倘若曹魏救援兵到,他只怕是会被包了饺子。
曹丕已经拿出了他短时间内所能拿出来的最强阵容来对付曹彰,直接派出了虎豹骑。
在曹纯死后,虎豹骑就是由曹真和曹休两兄弟执掌的了,他们两个可是曹丕的死忠粉。
曹真(?~231年),字子丹,曹操族子,一说原姓秦,其父战死后,曹操收为养子。沛国谯县,及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曹真幼年丧父,被曹操收养,力大勇猛,授虎豹骑。因讨伐灵丘的贼寇,封为灵寿亭侯。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参与汉中之战。曹丕继位后,拜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进封东乡侯。迁使持节、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地区。率军包围江陵,击破吴国将领孙盛,迁中军大将军、给事中。曹丕病重时,接受遗诏,成为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大将军,进封邵陵侯。后率军抵御蜀国诸葛亮进攻,迁大司马。
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因病去世,谥号为元,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为了强调司马懿与诸葛亮两名英杰对垒的激烈,而将曹真成功击退诸葛亮两次北伐的功绩转记予司马懿,曹真的实力被大大弱化,面对诸葛亮屡战屡败,最后更在征蜀失败后因为诸葛亮的信活活气死。不过,曹真在演义中也有当诸葛亮以离间计制造司马懿谋叛消息时加以识破,以及卧病时主动将都督印让与司马懿的描述,仍表现出相当的才智与气量。在蜀将魏延的评价中,曹真也是个“颇识兵法”的人物
前期的曹真因为自身的武勇被曹操看中,随而成为了虎豹骑的统领。这段期间,曹真军阶不高,但却同属曹操直系部队,也可以看出曹操对他的信任。“太祖壮其鸷勇,使将虎豹骑。”并且介于虎豹骑部队的特性,一般用来执行突袭比如在长板追击刘备,强攻,比如攻打渤海南皮,或者侧翼攻击比如赶赴潼关的任务,所以曹真作为统领之一肯定是要赶赴前线或者激战的地方战斗的。
这一时期的曹真可以说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那类型的将领,当然,曹真也不负众望,立下诸多战功特别是在汉中之战表现良好,之后他被曹操拜为中领军。中领军位高权重,掌握禁军,监督众将,可以说是要职,从此曹真开始跻身军界高层。
之后曹丕继位,曹真成为地方都督。“文帝即王位,以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
这时候曹真的打仗方式发生变化,从以前的自己冲锋陷阵,变成派兵遣将。诸如“张进等反於酒泉,真遣费曜讨破之,斩进等。”“十一月辛未,镇西将军曹真命众将及州郡兵讨破叛胡治元多、卢水、封赏等,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河西遂平。”同时也因为曹真此次大胜,打通了曹魏与西域的联系,可以说这个家伙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这一期间曹丕大举南征,曹真作为三路军的其中一路统帅,没有完成预期目标攻下江陵。这倒不能说曹真水平不行,主要还是朱然守城太厉害,毕竟人家也是后来的东吴大都督啊。就好比高欢受挫于玉璧,也是韦孝宽厉害,不是高欢水平差。
然后就是面对诸葛亮的北伐了,曹真依旧用习惯性的作战方式,调兵遣将。这里要说下,张郃是独立作战的,他和曹真是曹睿分别派遣的。
诸葛亮传记载“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会给人一种是曹真亲自率军的错觉,其实并非如此。
实际参战的赵云,在他的本传又更详细的记载“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换言之曹真依然是派兵遣将击败赵云的。当然,此时的赵云已经岁数太大了,要是当年当阳长坂的赵子龙,曹真借他八个胆子也不敢和赵云对阵。
继而二伐,曹真认为诸葛亮不会就此善罢甘休,预料到诸葛亮会进攻陈仓,于是继续派兵遣将。陈仓之战,诸葛亮传的记载依然容易使人误会“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然而实际上曹真本人并没有赶赴前线。诸葛亮被郝昭拦在了陈仓城外。
“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十二月,诸葛亮围陈仓,曹真遣将军费曜等拒之。”最后因为曹真早有准备,诸葛亮无法攻克陈仓,于是选择撤退。
接着曹真认为不能一直被蜀汉打,我们也该打回去,于是带着大军走子午谷开始伐蜀。然而子午道实在是太难走了,再加上又遇到大雨,道路泥泞不堪。如此恶劣的天气和地形,这仗自然是打不下去了,于是曹睿下诏让曹真撤军。虽然这次伐蜀无功而返,但是却表现出一个态度,那就是曹魏敢于进攻蜀汉的。
另外曹真这次出征也是遇到了难得一见的特大暴雨,持续了一个月,甚至中原地区都爆发了洪灾。所以曹真别说取得战果了,能保护主力撤退就实属不易。“九月,大雨,伊、洛、河、汉水溢,诏真等班师。”
曹真撤退后,诸葛亮趁着曹魏主力休整之时派魏延出征,击败了郭淮,取得了一定战果。
同时“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由此可见曹真是深得军心的,将士们乐意听从他的调遣。
作为和曹丕同一辈分的曹氏宗族,曹真和曹休必然会在曹丕今后的大业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曹休作为豹骑都督,也是不遑多让。
曹休,字文烈,沛国谯县及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曹魏将领,曹操族子,其父是曹操从弟。生卒年不详,根据曹休墓发掘的男性人骨鉴定,曹休活到50岁左右。
曹休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被称为“千里驹”。曹操对他如同亲子,并使他领虎豹骑宿卫。汉中之战时,曹休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曹魏建立后,镇守曹魏东线,都督扬州,多次击破吴军,诱降吴将。曹丕驾崩,曹休受遗诏成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曹叡即位后,官至大司马,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封长平侯。
太和二年(228年),曹休在魏吴石亭之战中大败,不久因背上毒疮发作而去世,谥号为壮。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休于“曹操大宴铜雀台”之时率先登场,射箭夺袍。曹休随曹操四处征伐,在攻蜀汉中之战,伐吴濡须口之战均有登场,曾放冷箭射倒吴将凌统的马匹,后又协助夏侯惇平息洛阳纵火叛乱,总管御林兵马,协助曹丕代汉。魏文帝时期,曹休参与三路伐吴,被吴将吕范击败,无功而返,此处与正史相反。魏明帝继位后,曹休官至大司马,被吴将周鲂断发所骗,伐吴时被陆逊杀得大败,气忧成病,回到洛阳,疽发背而死。
这两个人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能够匹敌曹彰的了,但是曹丕还是把自己的老叔叔,曹魏目前地位最高的将领夏侯惇一并派去了。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县也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所以夏侯氏和曹氏是沾亲带故的。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夏侯惇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史记·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青龙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夏侯惇一生多在军旅,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明代罗贯中所撰之《三国演义》第18回写道夏侯惇在徐州攻防战时迎战吕布部将高顺,高顺败逃,夏侯惇从后追赶,不料遭另一名敌将曹性射箭偷袭。夏侯惇左眼被射中,痛得怒吼一声便匆忙用手拔箭,却不慎连着眼珠子拔了出来。夏侯惇立即大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便把眼睛塞进嘴巴吞咽下去;然后又挺枪纵马,上前杀了曹性报回一箭之仇。
虽然《三国演义》书内多有杜撰创作成分,故此“夏侯吞眼”一事理应纯属虚构。但是由于这段情节精密紧凑,不单止直接描绘出夏侯惇的勇猛无惧,更侧面映衬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的传统孔儒观念,因此一直深受说书人或普遍读者的喜爱,久而久之即成为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由是更加强了民间认为夏侯惇刚烈强悍的印象。
中国传统戏曲中夏侯惇的角色,以蓝色为主,做成三块瓦脸,反映其粗莽而勇猛的性格,而左眼有一红条,代表其左目受伤。
在演义中,夏侯惇是一个猛人,因为他曾经单挑吕布、死磕关羽;夏侯惇是一个狠人,因为他拔矢啖睛惊世骇俗;夏侯惇是一个狂人,因为他扬言生擒刘备、活捉诸葛亮;但夏侯惇似乎还是一个常败将军,因为他被一把火烧了个灰头土脸焦头烂额。
夏侯惇的综合能力似乎并不突出,论武力不如典韦、许褚,论统帅不如曹仁、夏侯渊,论名声和战绩又不如五子中的张辽、徐晃、张郃等人。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夏侯惇都是曹营头号战将当然,这是在典韦和许褚加入曹操麾下之前,尤其是他单挑吕布所表现出来的生猛和血性,似乎比典韦还要出彩。
荥阳之战,酣战吕布之后,搜救曹操,一枪刺死徐荣;讨伐袁术,出阵单挑,一合刺死了大将桥蕤;拔矢啖睛之后,一枪刺死了曹性;单挑高顺,四十回合之后把高顺打到“绕阵而逃”,而高顺的武力恐怕不比张辽差多少。
从酣战吕布、关羽以及暴虐高顺的表现来看,巅峰期的夏侯惇,应该比张辽、徐晃等人都要强,似乎不亚于后期的庞德了。
论资历、论功劳、论地位,夏侯惇几乎都是最高的!
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他虽然少了一只眼睛,但冲锋陷阵的次数却是最多的,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毫不含糊,荥阳刺徐荣,濮阳斗吕布,许都平乱党,三次救了曹操,而且重情义、任贤能,围着曹操转,还为曹操背锅了刽子手的罪名。
曹操深入北方作战,曹仁负责留守许都,而夏侯惇则镇守汝南,战略目的就是防范孙策、刘表等人;曹操从赤壁惨败后,曹仁守南郡,而夏侯惇则镇守襄阳;这些位置都是曹操的根本所在!
相比于曹仁,夏侯惇承担了更多更重要的任务。
洛阳救驾,鄄城留守,许都平乱,这都是曹操的命根子!只有最信任最依赖的人,你才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把整条命都交给他!
甚至是在曹操病危之际,气冲上焦、目不见物,他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夏侯惇,“急召夏侯惇入宫商议”!
曹营第一武将、曹魏二号人物,非夏侯惇莫属!
曹操对于夏侯惇的无比信任,放在曹丕身上也是一样的,这次能不能挡住这个黄须儿,应该说是决定了他曹丕生死存亡的大事,这样的大事,曹丕这个多少继承了曹操多疑性格的曹子桓自然只能信任这一位老叔叔了!
而实际上,作为长辈和曹魏的军界第一人,夏侯惇出战的震慑力也是要比其他人强很多的,曹彰自幼就受过夏侯惇和夏侯渊兄弟调教,可以说他对于曹彰的本事和性情十分的清楚,而且曹彰对于夏侯惇这个老叔叔多少还是有所畏惧的,而且夏侯惇在曹魏军中的威望也实在是太高了,他如果出现在虎牢关,曹彰军中的士气必然会出现动摇,没准士卒部下都会出现倒戈相向的状态。
所以说夏侯惇被曹丕派去对付曹彰,还真的是一招厉害的棋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开局重生,我是汉寿亭侯第三子更新,第103章 进退两难黄须儿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