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文学>穿越小说>种出一个强宋>第139章 良策
  “防止商人偷奸耍滑,从中谋利,朝廷自然得有一定针对措施,比如让有司规范青苗法专用票据,该票据有专门的格式,统一编号,一式两联,主联归农户所有,副联钱庄存留入账······”

  后世见惯了这种专用票据,洛寒自然能轻松说出来,这在别人听来就是妙计。

  “······票据由朝廷统一印刷,并派发到各个钱庄,这样派发到每个钱庄的青苗票据都是连号,便于管理和查账······”

  “倘若操作失误,某张票据若墨污或损坏,也不得随意废弃,应以废票形式入账······”

  “而且账本票据必须按票据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此便于监督查账······”

  “专用票据可以有效防止商人在票据上做文章,但商人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偷奸耍滑,比如他们不用专用票据给百姓借贷,而偷偷用其他票据······这个也好对付,朝廷可以让地方官府宣传,若不用青苗法专用票据,农民借了青苗钱直接不用还钱,朝廷替他们撑腰······”

  “如此以来,地方官府不用参与青苗法的征收执行,但宣传少不了,地方政府要把朝廷改良的青苗法宣传到位,让农户吃透青苗法改制的核心,同时明白官家和朝廷的良苦用心······”

  洛寒零零落落说了一大堆,众人听后都称好策略,纷纷称赞他为“天下奇才”。

  邹浩一改往日和革新派不死不休的态度,出班奏道:“官家,旧青苗法着实不便百姓,洛真人改良之后,变得利国利民,其法甚善,臣赞同······”

  “臣附议!”

  “臣亦附议!”

  “······”

  一刹那,好些旧党都赞同,似乎改良了青苗法,就算他们斗倒了革新派。

  “此法可行,但不可操之过急,等宰执议过之后,先在几个路司试行,三年有成,推行全国······”

  章惇一直在思考,听诸官都赞同,便将心中想法说出,“而且朝廷应该做补救措施,在新青苗法实行之前,下令禁止地方官府强行抑配青苗款,贷钱与否,皆由百姓自愿······青苗种种弊病已经罗列出来,若是继续让百姓受害,我等岂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所以,臣请官家下旨,违者不但无功,反而有过······”

  “臣附议!”

  “臣亦附议!”

  “······”

  在一片赞叹声中,洛寒又道:“商人重利,那些极其贫苦的百姓,因为没有财产抵押,钱庄必然不会借青苗钱给他们,免得他们还不起钱,让钱庄会亏损······问题来了,这些百姓怎么办?”

  “按惯例是五户联保,到时候该农户若不能还钱,担保人共同分担偿还债务······”

  “以前官府强征,强迫联保,现在官府不参与青苗法,谁会傻到给这些小民担保······”

  “那他们岂不是越来越穷······”

  “哪有什么办法,钱庄又不是慈善机构,他们也要赚钱,总不能做赔本买卖······”

  “······”

  等议论声小下来,洛寒又道:“小道就来自于农村,其实这样的农民在村子里很多,朝廷应当想办法帮助这些无助的百姓,让他们的日子好起来······”

  赵佶听后喟然道:“唐太宗说过,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意民心,实在不可轻视,这些百姓朝廷必须得拉他们一把······”

  “官家英明,民心即是国本,失去民心,就是动摇国本······”

  洛寒适时拍了一下龙屁道,“大宋应当以人为本,若是能让最底层百姓日子好起来,能解决百姓的温饱,天下谁不感恩戴德,感谢官家······”

  “是啊,民心不可失,朕和诸卿家努力解决百姓温饱······”

  赵佶有些兴奋。

  在他心里百姓早解决了温饱,只不过吃穿都是低档的。

  洛寒本想说好多底层的百姓吃不上饭,想了下又觉得不合适,便道:“小道有一得之愚,曰农业生产互助组,或可有所助益···”

  对于洛寒这个历史系教授来说,自然清楚农业生产互助组,就是农业合作社的初级形式。

  这些前世出现过的政策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在大宋底层出现应该合适。

  现在步子不能迈得大,用互助组来做实验,真实可行再推广。

  洛寒不知道这些建议一旦被采纳,会对大宋产生多大影响,这他真算不到。

  但利大于弊是肯定的。

  “何谓农业生产互助组?”

  赵佶对此大感兴趣。

  “简单说就是以一村一乡一里为单位,由农民自愿加入,互相帮助生产的办法。”

  “例如某村,有三十户加入互助组,他们做完自己家的事后,可以相互帮助,共同得利。”

  “凡于大家都有利的公益事业,如修路、挖渠等等,皆当一起去做,这样以来,平时一家一户难以做到的事,现在就很容易做成,同组的人一齐得利。”

  “又,各家各户,有农户有耕牛,有农户无牛,有牛者助无牛者耕田,无牛者则以相应劳力补偿有牛者,这样也不误农时。”

  “又,凡贫苦之家,无法贷到青苗钱,则互助组其他组员一齐出资帮助他,待到他家境好转,再还清这笔钱。”

  “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助组本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目的,自然能把大伙的生活质量都提高······”

  “真良法也······”

  众人正在赞叹,洛寒又道,“乡有乡老,族有族长,可为互助组头领。此事共济乡里,却属于民间组织,地方官吏不要参与进去,否则好心办坏事······”

  洛寒也清楚,这事说起来容易,互惠互利,但实行起来不会如想象中那么容易。蜀南文学

  但只要官府不要参与进来,纵使无利,也不至于有害。

  雁过拔毛。

  只要官吏参与进来,就会挖空心思从中牟利。

  “善······”

  赵佶和众臣十分振奋,这个洛寒,的确不是凡品。

  ······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种出一个强宋更新,第139章 良策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