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文学>穿越小说>穿越原始部落当首领>第548章 姜榆罔的两京制
  “这么说来,刘季还是不肯松口?”

  姜刑天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姜榆罔揉了揉眉心,刚刚见完了炎帝克,被好一顿唠叨。

  毕竟姜榆罔为了改革,不知道逼反了帝克多少亲朋旧友。

  若不是刘季从中帮忙阻拦帝克北还,不然姜榆罔的改革,也不可能这么顺遂。

  说到底,姜榆罔还要谢谢刘季一下。

  不过国与国,私人感情放到一边,还是要先知道,首先要看中的是自己国家的利益。

  姜刑天带来的消息,还是让姜榆罔沉默:“他就一定要挖这么大的运河河道吗?就不能等等吗?他就等不及要跟我打一场吗?”

  姜榆罔觉得刘季是准备跟他抢夺天下的控制权了。

  毕竟汉国有这个资格。

  而且汉国最近内部矛盾频发,冲突不断,刘季已经将可以带来最划算收益的地方,全部给打了一遍。

  除了北方。汉国的平民百姓,已经快要绷不住了。

  了无战事之下,平民的升迁速度将会前所未有的低。

  这样一来,就会让已经上岸的家伙们,开始巩固自己的社会阶层,固化的社会阶层,将会导致汉国快速进入停滞阶段。

  矛盾得不到输出,最终只能陷入内卷。

  汉国从华夏已经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总共拓展出了两千八万亩的各色粮田、牧场、经济作物田、林场、鱼塘。

  其中粮田占比六成,计一千六百八十万亩。

  刀耕田一千万亩,粗耕田计五百万亩,精耕田上升至一百八十万亩。

  而刀耕田均产在一百斤、粗耕均产一百四十斤,精耕田抵达了两百五十斤。

  所以刀耕田年亩产在十亿斤,粗耕田在七亿斤、精耕田在四亿五千万斤。

  加一块,单单粮食,就有二十一亿五千万。

  这还不算三百二十万亩左右的牧场,两百多万亩的湖泊鱼塘、三百多万亩的桑林、果林、柴林,还有三百多万亩的各家菜田、麻田、葛田、药田、茶田。

  总之这一套数据,是刘季最新整理出来的内容,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人均粮食达三千零七十一斤的恐怖数据。

  当然,这背后的代价就是,汉国的洪涝灾害,比往年多了两成,各地的开垦事业并不算顺遂。

  毕竟现在的汉国人均土地,只有四十亩,也就是堪堪抵达了户均一丁一牛,所能达到的生产力极限。

  刘季也没有继续逼迫开垦了,而是转而进入基础建设的投资。

  因为再开垦,就算有牛帮忙犁地,也吃不消。

  而且人均年粮食达到三千斤,还不算果蔬肉类这种食物的补充,汉国人的第一代孩子的平均身高,已经猛地窜到了一米七二。

  牛养了不少,每年报销了不少老牛,牛肉供给也就增多。

  还有养羊、鸡鸭、鱼类的补充,以及刘季普及了烹饪做法的情况下,汉国的人的食物来源,基本上占据了荆州、梁州、扬州三洲七成以上的全部产出了。

  说白了,以三州之力养出汉国七十万口人,基本上榨干了各地道路、城市、自然环境所能承担的极限。

  就算是想要对外开垦,面对的也是森林、沼泽、湖泊这种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

  凡此种种,刘季除了向北方扩张较为容易开发的土地外,就只能对内增加基建,然后来卷自己了。

  没办法,毕竟北方现在总人口也不少,自己就算想要打,也得等北方各家消化完自己手里的,不够了,产生矛盾和冲突了,才能出手。

  而最北方的燕代,反而是天下各大势力最关注的焦点。

  因为两国是农牧结合发展的国家,社会形态是半农半牧,并且因为所在的地理位置暂时不佳,以及气候相对寒冷,一年只能出一季谷子的缘故,只要有一场雪灾下来,压倒了他们北方的游牧经济,就会导致燕代两国的北方贵族南下从而跟南方贵族产生系统性的生产矛盾。

  然后就是爆发。

  游牧和农耕经济,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很难调和。

  天冷的时候,北方无路可退,只能南下,南方又因为减产了粮食,因而养不活这么多人,于是双方就只能在四百毫米降水线拉锯。

  最终结果无非两个。

  北方南下成功,南方挨到天暖期,依靠稳定的后方和韧性,以及装备代差,碾压北方。

  所以,在姜榆罔看来,刘季这个贪婪的家伙,一定是等不及了。

  他想要输出矛盾。

  而现阶段最好动手的地方,无异于东夷人的地盘。

  他们失去了母国,没有足够强劲的社会形态,刘季带去了物资和文化,开始同化他们。

  对于拒不接受的家伙,基本都往大别山去驱逐。

  徐州大半已经成了刘季的模样了。

  只要大运河修完,刘季就能上青州。

  不管是打东夷,还是跟自己抢地盘,都是接下来刘季的重点之一。

  “穷桑的都城,回去之后必须加速营建。”

  姜榆罔下定决心。

  穷桑的都城一拖再拖,核心还是因为改革导致了南北问题。

  等大运河修完,穷桑就能作为一个节点,死死卡在黄河之间,战争时可以截断大运河,和平时还能享受商贸利益。

  远比洛阳地理位置要好。

  毕竟南阳和洛阳,只有伊洛河谷和一座伊阙关。

  而这个关名,以及营建的法式,都是刘季给的。

  虽然刘季给的位置和建议都没有错。

  可是刘季说,洛阳最好修建八座关隘。

  一口气八座,他有这个人力修洛阳的八座关隘吗?

  与其如此,不如换个合适的地方建都。

  穷桑一直都是控扼东夷的前线,接下来大运河修通,那就能成为水陆枢纽,更是遏制汉国北扩的要地。

  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土地了。

  至于洛阳这边,姜榆罔也想好了,雪前抵穷桑,夏日到洛阳,东西两京,行京制度提前出现世界。

  当然了,一切都是为了政治服务。

  夏日在洛阳盯死刘季,省得他趁着夏收之后出兵北上打中原,而雪前抵穷桑,或者干脆秋后就发兵打东夷,先把最后几万躲在湖沼、海岛之间的东夷人劫掠为奴。

  冬天,黄海都会冷到结冰,可以行走,完全省去了自己的发兵的困难行。

  完美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至于刘季秋收之后北伐?

  别逗了,秋后诸姜子弟都有了收成,粮仓充盈,只要守城数月,自己收拾完东夷,就能在开汛之后,直接从大运河南下,捅刘季腰子。

  战略换家,反正我两个京城,你刘季有几个京城可以玩?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穿越原始部落当首领更新,第548章 姜榆罔的两京制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