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碗兄弟,这叫建盏。”
“建盏……这简直是件艺术品啊,好想要一个,哪里可以买到?”
只是稍微展示了一下,现场便有人产生了购买的欲望。
这些话传到了孙大鹏的耳朵里,他的心情越发激动起来。
建盏,是古人使用的茶具。
在宋朝的时候,斗茶风靡朝野上下,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
而建盏便借着这股势,地位水涨船高,备受追捧。
就连当时的皇帝宋徽宗也不例外。
宋徽宗是个爱茶之人,也特别喜欢斗茶。
建盏因为各种各样的先天优势,入了这位皇帝的眼。
据说,在北宋政和二年三月,帝都汴梁城,春和景明,皇宫后苑太清楼锤拱殿,宋徽宗设宴招待权相。
酒后,徽宗亲自点茶:山泉、建盏、几饼茶团,简单清雅。
这都是有证可查的。
当时的建盏可以说要多风光就有多风光了。
但可惜,万物盛极必衰。
宋朝灭亡之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觉得斗茶之风有些过了,人们沉迷于斗茶娱乐之中无法自拔,其性质不亚于赌博。
于是乎,他便下令“罢龙团凤饼,改散形茶,禁止使用大盏饮茶”。
这么一道圣旨下去,延续上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从此不见踪迹。
再后来,制茶法和饮茶法一再简化,团茶被散茶取代,泡茶法为主的方法开始盛行,并一直沿用至今。
自此,建盏跌下神坛。
看明白了吗?
现如今喝茶的主流依然不是宋代的【斗茶】而是【泡茶】。
在泡茶领域,相比起精美的汝瓷、青瓷、白瓷又或者透明玻璃杯,建盏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曾有学者分析,这大概是导致建盏失传的最根本原因。
那为什么后来又复苏它呢?
原因很简单,建盏有着它独特的美和艺术、历史研究价值。
任意拿起一枚建盏,仔细端详,器型简朴、线条宽广,泰然自若而又神秘莫测。
碗中釉色如宇宙星辰般深邃,火中自然天成的花纹绚丽夺目。
兔毫银针巧夺天工,油滴斑点灵动大气,曜变色彩幽玄深邃,一器之中仿若容纳了整个星河宇宙,似是仙品。
然而,复苏是复苏了,相关部门也尽可能做了宣传,但建盏还是只能在一小部分人群中流行。
如此宝物不能被大众所喜爱,实在是让人心痛。
眼下,徐来主动帮忙宣传,以他的人气,或许能让这件传承千年的茶具,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
“希望他们买的时候,不要因为价格而悲伤。”
看到张和平比了一个OK的手势后,徐来调侃道。
“也不是都这么贵,也有便宜的。”
孙大鹏憨憨地笑了。
两人再次回到台上,比赛继续。
经过了炙茶、碾茶、罗茶等操作后,茶粉已经准备完毕。
接下来,便要开始动“水”了。
炉灶上的茶壶已经冒气了白雾,这是水开了的征兆。
取少量开水,沿着建盏边缘倒入碗中。
在水的滋润下,建盏的釉面越发明亮了,像是清洗过后的玻璃一样,多了一份通透。
开水滑过,密密麻麻的黄色的鹧鸪斑越发灵动,有一种大气与浑然天成。
“这个操作有什么说法吗?”
不少人看向了蔡老。
蔡老刚玉说话,却是看到一个七八岁的男孩举起了手:“我知道我知道,这个叫洗盏对不对?我妈每次给我盛饭之前,都要把我的碗这样洗一下。”
“哈哈!”
小男孩虎头虎脑的模样,顿时引发了不少笑声。
“没错,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不过咱们古人有专门的称呼,这个操作叫【熁盏】”
“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
蔡老心情极好,尤其是看到小男孩爱动脑筋的这一幕。
未来可期。
“哎,这一步又是什么操作?”
“那个是什么?”
“看起来有点像打蛋器,用竹子做得?”
随着比赛的进行,台下有人发出了疑问。
徐来和孙大鹏都取了一点茶粉,倒入碗里。
很多人下意识以为这就要开始“冲”茶了,却不曾想两人都只倒了非常少量的水。
而且,他们都拿着一个“打蛋器”一样的东西,在盏里搅拌。
“这一步叫【调膏】。”
“量茶受汤,调如融胶。”
“言下之意就是调膏。用沸水冲点,调成胶状、粘稠状,使茶粉和水之间充分融合在一起。”
蔡老做讲解,但说完又再次开口:“因为有了注汤的操作,所以有些古籍中也称这一步为【一汤】。”
“另外,那不叫打蛋器,它叫茶筅(cháxiǎn)。”
“将粉末茶盛入建盏,冲入沸水,再用茶筅快速击拂,使之产生沫浡(bó)。”
“后续还要二次、三次注汤,各位请看台上”
茶道博大精深,宋代的点茶只是其中一种,但即便是这一种,也足够很多人学了。
可想而知,宋代那帮人到底有多么会玩。
蔡老说完,徐来和孙大鹏还真就这么做了。
两人再次倒入适量开水,原本盏中湿答答如泥巴一般的茶粉,被彻底冲开,汤色变得浑浊起来。
茶筅在两人的手中摆动,发出“塔塔塔”的声响,频率很快。
“哎,这个动作怎么感觉好熟悉。”
“我也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不是打蛋器。”
“手动刮胡刀!!!”
一语惊醒梦中人,在场不少留有胡子的男性反应过来。
这个画面,还真跟手动刮胡子的时候,打那个泡沫一模一样。
就连声音也是如此。
“这一步叫【注汤】,也有【二汤】的叫法。”
“击拂既力、珠玑磊落。”
“速度与力度是关键要素,打出大泡泡和小泡泡,那就是珠玑磊落了。”
蔡老娓娓道来。
“哈哈,这么说咱也有当茶艺师的天赋啊,回头我也买个建盏回去这么玩。”
一名胡子拉碴的汉子哈哈大笑道。
蔡老看向那样,微笑着道:“要是你看完比赛还有这种想法,可以试试。”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美食复苏更新,第726章 茶百戏(上)免费阅读。https://www.sndswx.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